《法理学》试题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试题打交道,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算得上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理学》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法理学》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解释法的本质问题上,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观点,在世界各国几乎都是(B)

A、正义论

B、神学论

C、权力论

D、社会论

2、从实质上看,正义是一种(B)

A、客观真理

B、观念形态

C、外化的意识

D、固化的客观标准

3、当代美国哪位哲学家论述了社会正义和个人正义之分以及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之分?(A)

A、罗尔斯B、华盛顿C、边沁D、林肯

4、构成法律部门最基本的细胞是(D)

A、法律制度B、法律体系

C、规范性法律文件D、法律规范

5、把法的规范作用划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的划分方法,是按照法的(A)

A、行为的主体不同B、法律调整的范围不同

C、立法意图的不同D、行为方式的不同

6、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以下列哪项为核心?()

A、国家的根本任务B、阶级统治

B、抵御外来侵略D、经济建设

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8、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

A、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B、法的效力和法的地位

C、法的形式和历史传统

D、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

9、对法进行普通法与衡平法划分的是()

A、英国B、日本

C、德国D、中国台湾省

10、资本主义法律与以往私有制社会的法律存在着()

A、沿袭关系B、补充关系C、继承关系D、改造关系

参考答案:6、A7、D8、D9、A10、C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治等于法制

B、法治代表着一种法律精神

C、法治是民主的法制模式

D、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12、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法律跟不上改革需要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

A、改革进程大大快于法律的制定

B、改革的渐进性与法律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

C、我国法制建没速度太慢

D、政策在改革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13、“违法必究”的含义是指()

A、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必须予以追究

B、对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必须追究

C、对任何违法的行为,都必须依法追究

D、对刑事犯罪必须追究

1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A、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主义教义B、轻视法律的作用

C、重视道德教化D、法即是刑

15、当今世界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A、改革B、开放C、科技D、网络

参考答案:11、A12、B13、C14、B15、C

1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

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B、密切联系群众

C、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

17、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法是()

A、制定新法与沿用旧法B、制定和认可

C、制定国内法和缔结国际公约D、制定和解释

18、下列属于不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的是()

A、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B、北京市顺义区人民代表大会

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D、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

19、把法律划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的依据是()

A、法律效力范围不同B、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

C、法律地位不同D、法律规定内容不同

20、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不包括()

A、经济特区法规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B、法律

C、军事法规D、判例与习惯

参考答案:16、D17、B18、B19、B20、D

21、我国法律体系科学性和合法性的保证是()

A、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B、以中国国情和宪法为依据

C、实事求是

D、吸收外国先进立法经验

22、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必须遵守()

A、宪法B、刑事诉讼法

C、民事诉讼法D、行政诉讼法

2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机关是()

C、党的各级机关D、所有国家机关

24、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主体、客体B、权利和义务

C、主体、客体和内容D、主体、权力和责任

25、下列哪项属于公民义务的是?()

A、公民向国家纳税的义务

B、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

C、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义务

D、拾取他人遗失物的人向遗失物所有权人交还该物的义务

参考答案:21、B22、C23、B24、C25、A

26、行政处分适用的对象是()

A、全体公民B、法人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社会组织

27、依法剥夺公民的政治权利属于()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D、政治责任

28、我国司法解释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和()

A、司法行政机关的解释

B、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解释

C、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

D、国务院法制局的解释

29、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对其中“子女”的含义()

A、限制解释B、扩充解释

C、字面解释D、系统解释

30、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内容可以概括为法律上的监督和()

A、纪律上的监督B、政治上的监督

C、工作上的监督D、重大决策事项上的监督

参考答案:26、C27、C28、C29、A30、C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法的消亡条件是()

A、实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

B、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C、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D、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阶级和剥削阶级

E、世界各国达成取消法律的协议

32、社会主义法的制定与实施可能()

A、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B、改变经济规律

C、不适应经济规律,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D、创造经济规律

E、引导经济按照经济规律发展

33、高技术领域立法的显著特点在于()

A、现实性B、时代性

C、前瞻性D、易变性

E、预见性

34、一划分部门法的原则应该包括()

A、合目的性原则B、从实际出发原则

C、适当平衡原则D、相对稳定原则和重点论原则

E、辨证发展原则

35、在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可以概括为()

A、责任法定原则B、公正原则

C、效益原则D、平等原则

E、类推原则()

参考答案:31、ACD32、ACE33、CE34、ABCDE35、ABC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法律后果

37、法律的预测作用

38、法的创制

39、专属权

40、法律制裁

参考答案:

36、法律后果,一般是指法律对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赋予的某种后果,包括肯定性和否定性法律后果。

37、法律的预测作用,即依靠作为社会规范的法律,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他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

38、法的创制,即具有立法权的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作和规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39、专属权,即只能属于特定人所有,不能转让与他人的权利。

40、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答:(1)法并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除了法律之外,还有经济、政治、行政、思想道德、文化、教育、习惯、传统、舆论等手段可以调整社会关系。

(2)“徒善不足以为证,徒法不足以自行”。即使是制定得很好的法律,也需要合适的人正确地去执行和适用;还需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支持;法律的实现必须要有相应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配合。

(3)法律的抽象性、稳定性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不可能制定出永久适用于具体多变社会现实的法律。

(4)法律所要适用的事实无法确定,确定事实是适用法律的前提,如果确定事实在客观上根本不可能,则制定这种法律必然无法适用。因此,法律不是万能的,否认法律具有局限性的观点是错误的。

42、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在经济领域中起着许多新作用、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法律在经济领域中起着许多新的作用,主要有:

(1)以法律手段支持和调节私人企业活动、直接、间接地影响私人资本主义的产生、流通和分配的全过程。

(2)以法律手段调节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的矛盾。

(3)法律规定国家直接经营企事业,实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4)用法律手段加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5)法律规定各种福利和服务事业。

(6)以法律促进教育和职业训练,发展科学、技术等文化事业活动。

43、部门法的特征是什么?

答:首先,一个法律体系的所有部门法是统一的,各个部门法之间是协调的。其次,各个部门法又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的内容是相异的。第三,各个法律部门的结构和内容基本上是确定的,但又是相对的和变动的。第四,部门法既有客观基础,也有主观因素,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第44小题13分,第45小题14分,共27分)

44、为什么说法律关系属于思想社会体系?

45、简述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与联系。

44、答:(1)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所结成的权利一义务关系或权利一义务关系。法律之所以是一种思想关系而非物质关系,就在于它的形成和实现,都要通过人们的意志的意识活动。

(2)任何法律关系都是根据法律的规定,由法律确认和调整某种社会关系而形成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就不能产生某种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法律是国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法律关系,必然体现这种意识,即按照这种意识来规定法律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法律关系和国家意识分不开,它是国家意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3)每一种法律关系,通常总是要通过其参加者的意思表示而发生。例如,购销、借贷、租赁、赠与、遗嘱继承等,都必须有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才能产生某种具体的法律关系。一切法律关系,无论其形成时是否通过其参与者的意思表示,但在实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时,都要求该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做出相应的意思表示。

(4)在具体的法律关系当中,当事人的意志要受到法律的制约。如果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违背法律规定,那么这种法律关系不仅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其结果可能导致因违法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因此,当事人的意志必须符合国家意志,才能构成合法的行为。

45、答: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其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主要是:

(1)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民主,是全体人民的、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统一,其本质和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资本主义民主实质上是少数人即主要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民主。

(2)社会主义民主是具有广泛内容的民主,而资本主义民主一般是不包括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其政治民主的范围也不如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范围广泛。

(3)社会主义民主是有物质保障的民主、实事求是的民主,而资本主义民主主要是掌握社会主要财富的少数资本家的民主,工人所享有的法定权利因为没有物质保障而无法实现。

(4)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形式也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我国民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形式,既体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又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高度民主与高度集中相统一的民主,而资本主义民主则采取分权制、议会制形式。

二者的联系主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是从资本主义民主那里发展来的。资本主义民主反映和维护并适合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种种做法和形式,资本主义民主在几百年间所形成的相当完备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可以提供许多启示,有的还可以为社会主义提供借鉴。社会主义民主较资本主义民主虽有较大进步,但还未尽善尽美,还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法理学》试题2

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小题5分,30分)

1、立法

2、法律的当然解释

3、法的效力

4、第二性法律关系

5、法制监督

6、法的形式价值

二、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如何理解法的阶级性与共同性。

2、简述作为与法律整体相对应的法的要素,具有哪些特征。

3、简述如何理解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

4、简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5、简述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三、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某些国家,法律规定对睡觉打鼾的人可判处拘役,请你通过对该事例的评价,谈谈你对法律行为特征的认识。

2、在中国,亲属、同学、朋友等关系不仅具有情感依托,有时甚至具有资源获取等重要功能,很多人是编织关系的高手,这便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关系型社会。你认为在中国社会的法治化进程中,关系将居于何种地位?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结合党的十六大报告,谈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认识。

《法理学》试题3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法律解释

2、法律规则

3、公法与私法

4、法律监督

5、法的实施

6、法律要素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我国现行立法程序是什么?

2、什么是法律关系?

3、法律责任的归结和免除是什么?

4、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及关系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15分)

1、试述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并予以评析。

2、试述法律与道德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四、分析题(对观点进行法理学分析,言之成理,观点准确,逻辑性强,有创新见解。共50分)

有人说:“民主法制的基础只有首先实现真正的民主,才能有真正的法制”,也有人说:“民主首先需要法制的保障,没有法制保障,民主就会遭到破坏。”

THE END
1.我国的法律体系由哪些构成我国的法律体系主要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等构成。 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e76783bb7bca50000708
2.课程法的概念和特征:法律是什么? 桑轶儒 ● 1.2 法律体系:法律有哪些? 桑轶儒 第二章 宪法学 ● 2.1 宪法的重要地位:宪法是什么? 李琳 ● 2.2 公民基本权利:宪法权利知多少? 李琳 第三章 行政法学 ● 3.1 公务员录用:为啥没有录用我? 李琳 ● 3.2 行政处分:公务员能受处分吗? 李琳 ● https://www.chinaooc.com.cn/course/62354ce39906eace048df11c
3.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当代中国法的渊源有以下几类: (一)制定法 (1)宪法。我国《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2)法律。这里的法律是在狭义上使用的,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4.2016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试大纲(下篇:综合课)考研大纲二、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 宪法及其相关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 第七章法律要素 第一节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的概念 法律规则的定义;法律规则的特点。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 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https://www.kaoyan.com/dagang/569dc95f462f1.html
5.法律是一个系统,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整体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是一个系统,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整体,要素是一个整体内相互作用的部分。以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为基础,在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要素中,具有“神经中枢”地位的是(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5e076b1c5cb43e2972d09746c92648b.html
6.融贯性与法律体系的建构——兼论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融贯化因此,尽管本文的主旨在于阐明融贯性之于法律体系的意义与要求,但是一种裁判者视野的导向同样构成了本文立论的重要部分,甚至是主要的部分。而在此视野下运用这些标准和要求来审视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无疑是有益的。当然,在此之前要对我们所使用的基本概念进行厘清与核定。 一、什么是融贯性? 要弄清楚什么是融贯性,http://www.sass.cn/109000/24631.aspx
7.法理学导论习题解析A.适用法律必须面对规范与事实问题 B.当法律的字面含义不清晰时,可透过法律体系理解其含义 C.法律体系由一国现行法和历史上曾经有效的法构成 D.法律的字面含义有时与法律背后的意义不一致 10、以下说法那个是不正确的() A.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社会关系。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449257
8.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A、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挑战 B、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C、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D、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13、大学生崭新形象的必备要素包括:ABD A、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B、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C、谦虚谨慎虚心好学 D、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14、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ABCD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5/15/79360359_1028236728.shtml
9.2013年内蒙古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专家押题试卷六(附详解A.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B.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完善民主监督、监察和审计机制D.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和司法制度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想运动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认为,世界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http://wap.91exam.org/sydwxg/297-51/51883-2.html
10.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内容和特征法律体系是一国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不同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划分为若干法律门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和内容 我国的法律体系大体由在宪法统领下的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http://www.npc.gov.cn/zgrdw/pc/XWZX_1/6/200702/t20070225_3181.htm
11.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精选十篇)“以宪法为核心, 以法律为主干, 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内的, 由七个法律部门、三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0n8b43.html
12.考研法硕法理学知识点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及立法原则对于报考法硕考研的同学来说,法理学是法硕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考研备考法硕的同学,法理学要好好学习掌握,里面有一些重难点,如果想顺利考研,从这里开始好好学习吧。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将给大家分享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的知识点: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立法概述和原则。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308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