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律名言

1、中国古代法律名言1宥过无大,刑故无小。一尚书大禹谟2有治人,无治法。一一荀子3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一一国语晋语七4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一一慎到5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一一沈家本6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一一管子-明法7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8用赏贵信,用刑贵正。一一鬼谷子符言9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10以道为常,以法为本。一一韩非子饰邪11一民之轨,莫如法。一一韩非子有度12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一一董仲舒13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一一韩非子饰邪14言出为箭,执法如山。一一李

2、绿园歧路灯15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一一商君书君臣16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一一欧阳修纵恶论17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一一韩非子有度18宪律制度必法道。一一管子-伍法19先王以明罚敕法。一一易传象传噬瞌20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一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1事断于法。一一邓析2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一一刘禹锡砥石赋3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一一商君书算地4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一一陈亮5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6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一一文子自然7省刑之要在禁文巧。一

3、一管子牧民8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一一尚书大禹谟9诛禁不当,反受其央。一一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10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一一汉书11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一一晏子春秋内篇12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13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一一唐欧阳询艺文类聚14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昌氏春秋慎大览察今15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16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一一尚书17执法如山,守身如玉。一一金缕格言联壁从政18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19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4、一一王符潜夫论考绩20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1五权宪法。一一孙中山2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一一唐吴兢贞观政要3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一一管子君臣上4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一一商君书5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一野叟曝言6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7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一一李悝kui8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白行。一一孟子9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10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1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一一老子12太平之世不立刑。一一康有为13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一诸葛亮论斩马谡14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15私情行而公法毁。一一管子八观16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17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一一羲冠子-度一18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

THE END
1.关于法律的中国古代名言关于法律的中国古代名言一叶知秋 2024-7-22 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https://m.edu.iask.sina.com.cn/jy/gOIGZgDXOp.html
2.中国古代法律名言名言短句网络文章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适合你自己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中国古代法律名言,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https://bbs.openke.cn/thread-417377-1-1.html
3.中国古代法律制度12篇(全文)中国古代法律名言 第2篇 2)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3)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4)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5)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03144rm.html
4.「经典语录」中国古代法学家的法律名言警句①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释义】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如果没有法,国家就将混乱不堪,人们的行为将没有规矩约束,法之所以这么重要其根据在于法本身是公平正义的。 https://www.simaowang.com/m/m_nr.asp?id=32487
5.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精选14篇)篇3: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作为古代世界法系之一种,律令法系自有其发展历史及显著特征。如现将唐视为律令法系发展巅峰的话,则秦汉无疑是其起源、发展之阶段。[2]《说文》正是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记录了一些法律相关词语,佐证了我国法律萌芽发展,折射出我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本文从《说文》法律词语出发,探析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tde9crc.html
6.关于法律的名言警句大全有关尊重法律的名人名言大全一、古代关于法律的名言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春秋]《老子》 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的首部较为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的哲学思想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中国对于哲学的认知。《http://m.xuexili.com/mingyan/falv.html
7.浅析中国古代惩戒邪教的法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特征,如何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法中防范和打击邪教的合理成分,在法治中国的时代条件下,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研究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揭示其特征,知晓其内容,更有利于法治中国建设。https://www.jnnews.tv/special/2016-06/17/cms528099article.shtml
8.中国古代真有“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吗“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是在《秦香莲》等包公戏曲里经常可以听见的台词,听起来耳熟能详,是一条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谚。而且这条俗谚很有一点今天所强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味,直到当代仍然时常被引用。 不过,这句俗谚却和我们从中国法制史上得到的普遍印象相抵触。因为,古代法律里意思相反的条文,真可谓是不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2423
9.古代哲理箴言(一百零一)古代哲理箴言(一百零一)(一百零一)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一一战国时期· 商鞅 译文:圣明的君主不看重仁义而重视法度,制定法律一定要严明,颁布的法令一定要执行,这样就可以了。赏析:强调法治的重要性、法律的普遍性和强制性,重视法度而非仁义,法律必须明确且执行坚决,法治是治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1259401325857111&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