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光明日报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条基本经验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5个坚持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马建堂、王作安、毛万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李东生、蒋洁敏、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杨金山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李东生、蒋洁敏、杨金山、王永春、李春城、万庆良开除党籍的处分。

党章知识链接

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如何递补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任期: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要求: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

■名额: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

■递补: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依法治国”的演进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97: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2002: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07: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014: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

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1.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2.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3.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4.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5.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

6.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7.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2.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3.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4.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5.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6.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7.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

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1.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2.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3.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

4.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5.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6.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7.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2.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4.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5.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

6.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7.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

五、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1.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2.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

3.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

4.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

5.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

6.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7.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六、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1.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

2.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4.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5.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6.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THE END
1.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机关干部职工应知应会100问答:(1)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3)被开除公职的;(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5)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30.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什么方式进行? 答:笔试和面试。 31.公务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什么宣誓? http://lyj.cngy.gov.cn/new/show/20220415090120587.html
2.从法律体系迈向法治体系——著名法学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孙国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不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简单地理解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完成了”。 信春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社会发展无止境,法律发展也没有止境。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立法工作的任务更为艰巨。 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9271.htm
3.在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中,()数目最多实用性最强。()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在我国保密法律制度体系中,()数目最多、实用性最强。()A.部门规章B.行政法规C.国家保密标准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https://www.shuashuati.com/ti/e323302184a746839fac085fad558a6aa2.html
4.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这个在标题上就旗帜鲜明地亮出了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的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里要注意,我们这一次用的是法治体系的概念,这是第一次,原来讲的是法律体系,一字之差,内涵更加丰富,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了,但是法治体系是一个更大的体系,包括五大体系(这个后面具体再http://www.fzlmxy.cn/index.php/llxx/item/3889-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