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

本课程由西南政法大学一线“网红教师”讲授,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着重阐述法的一般原理及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通过与司法实践相结合,介绍我国宪法、行政法、民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以及诉讼法等部门法的基本知识,让原本枯燥的法言法语变得生动形象,让学习者能够轻松愉悦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掌握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严格履行公民义务,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及自身的合法权益,抵制违法犯罪现象,以适应越走越近的法治社会。

二、课程背景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法律通过规范社会关系,确定每个人的行为边界;

法律明确了每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上处于平等地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

一个人的迷失可以原谅,但一种法制观念的缺失将会积淀成社会之殇。

三、设计思路

以法理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理性分析为形式,以塑造和提高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讲法律;

以社会热点或典型案例讲解专业知识,化复杂的法律理论知识为简单明了的案例情景。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2.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第一章:法理学

第一章课程目标

1.1法学是什么?

1.2法是什么?

1.3自然法与法自然

1.4古罗马的战争与法律

1.5从身份到契约

1.6法律意识需要法律知识吗?

1.7关系与法律关系

1.8法律责任的边界?

1.9法治是守法之治

1.10自由大宪章与法律至上

1.11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看司法的功能

1.12“人肉搜索”与人的自由

1.13历史与法律

第一次单元作业

第一章单元测验

第二章:宪法学

2.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守护神

2.4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母亲

2.5宪法的前世今生

2.6掀起中国宪法典的盖头

2.7权利都是有边界的

2.8平等是人类共同的理想

2.9我可以去做任何我想做的事

2.10需要国家积极作为的权利

2.11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2.12投出我们神圣的一票

2.13宪法的自我修复

2.14宪法保持青春的秘诀

2.15宪法是有牙齿的

第二章课程目标

2.1宪法就在我们身边

2.2宪法就是要将国家权力关进笼子里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三章:刑法学

第三章课程目标

3.1刑法概念与性质

3.2刑法的基本原则

3.3刑法的效力范围

3.4犯罪的成立条件

3.5犯罪的特殊形态

3.6刑罚体系和种类

3.7刑罚裁量与执行

3.8刑法分论概述

3.9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3.10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

3.1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3.12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

3.13作弊犯罪

3.14毒品犯罪

3.15贪污贿赂罪

第三章单元测验

第二次单元作业

第四章:民法学

第四章课程目标

4.1人的出生及胎儿的保护

4.2自然死亡与宣告死亡

4.3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

4.4结婚与离婚

4.5继承与遗赠

4.6物权法的基本立场

4.7所有权

4.8用益物权

4.9担保物权

4.10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4.11合同的精神

4.12签字盖章的学问

4.13合同的效力

4.14侵权法的精神

4.15过错责任

4.16无过错责任

4.17侵权责任的承担

第四章单元测验

第五章:行政法学

第五章课程目标

5.1什么是行政法

5.2行政法的主要内容

5.3中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5.4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责任

5.5公民在行政法中的权利

5.6抽象行政行为

5.7具体行政行为

5.8社会行政—民生问题的法治化

5.9正当行政程序:人治和法治的分水岭

5.10公正还是效率?—行政程序的追求

5.11监督行政

5.12“民告官”的审判

5.13行政争议进法院

5.14行政官司怎么打?

5.15走出行政诉讼“执行难”的困境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六章:民事诉讼法学

第六章课程目标

6.1民事纠纷及其解决途径

6.2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6.3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6.4当事人

6.5诉讼代理人

6.6管辖制度

6.7诉讼中的证明

6.8第一审程序

6.9二审程序

6.10再审程序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三次单元作业

第七章:刑事诉讼法学

第七章课程目标

7.1刑事诉讼法及其历史发展与模式

7.2公检法司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7.3无罪推定原则及在中国的影响

7.4为什么需要律师给坏人说话

7.5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7.6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规则

7.7疑罪从无与防止冤假错案

7.8沉默权

7.9检察院的起诉与不起诉

7.10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机制

7.11审判公开与媒体审判

7.12死刑复核程序的特殊性

7.13审判监督程序与错案纠正

7.14对贪官追赃与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七章单元测验

第八章:经济法学

第八章课程目标

8.1经济法:需要国家干预之法

8.2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

8.3实质公平与形式公平

8.4诚信经营者的尚方宝剑

8.5以法治破除垄断顽疾

8.6我们都是消费者

8.7无理由退货权

8.8惩罚性赔偿请求权

8.9安全保障义务

8.10企业社会责任

8.11明星代言不能只拿钱不担责

8.12税法的前世今生

8.13你的信用卡安全吗?

8.14金融与法治

8.15互联网金融来了

第八章单元测验

《法理学》,付子堂主编,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宪法学》,《宪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刑法总论》,李永升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刑法分论》,朱建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中国民法学》,谭启平主编,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民事诉讼法》,张卫平,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孙长永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经济法学》,李昌麒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Q: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了,怎么办?

A: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帮助:

1.在课程群聊中发布求助信息,说不定和你一起学习这门课的小伙伴就能够解决你的问题呢;

2.在课程讨论区留言,课程团队看到后将会及时回复。

Q:我是新手,能否给我一些学习建议?

2.学习的过程比较容易,为了检验您的学习成果,我们的课程团队会在课程章节结束后布置测验或作业,希望您尽可能的按时独立完成。如果有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您可以继续回看复习课程;

3.希望您能够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与各位学习者一起煮酒论英雄。在讨论的过程中,不光可以对课程所学内容温习内化,还能互相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相信您一定会有额外的收获。

Q:课程会不会很难、很枯燥?

A:1.我们的课程都是老师经过精心设计拍摄制作而成,并且由于是MOOC的方式,所以课程拆分成了不同的知识点,学习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2.我们的课程多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授课方式,课程中也有许多案例的呈现,相信会给学习者带来诸多方面的启发。我们也将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支持学习者将研究发现转化为实践,改进自身教学。

THE END
1.普法专栏法律是什么?行业资讯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国家社会生活的基本依据,也是该国家其他一切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普通法:是指宪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期法律效力低于宪法,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2.实体法与程序法:实体法是指规定和确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员的职权和职责的法律;http://anlihk.com/detail/id/83/cid/44
2.法律知识内容全面解析法律基础概念 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系统都必须包含一些基本概念,如权利与义务、责任、合意等。这些概念构成了整个社会互动的基石,它们指导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事,以及在面临纠纷或争议时如何处理。掌握这些基础概念,对于深入理解复杂案例以及进行有效沟通都是必要条件。 https://www.gntpr.com/tu-pian-zi-xun/71818.html
3.中国基本法律包括什么?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参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7632652.html
4.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8)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军事法规、中央军事委员会各总部、军兵种、军区制定的军事规章,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经济特区所在地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规及其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也属于当代中国法的渊源。 (二)经国家认可的习惯 最典型的经国家认可的习惯为国家权力机关认可的民族习惯法或地方习惯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5.民法典是一部什么的基础性法律以下是有关“民法典是一部什么的基础性法律”这个问题的详细内容。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https://www.64365.com/tuwen/pnosq/
6.法治基础范文10篇(全文)人性是道德的源泉, 作为人的人性如何基本决定了其道德的高低。而道德亦是法律的重要来源。而法律又是较为基本的道德, 人性则是道德的来源。以什么样的人性观为基础决定着法治的状况。中西方不同的法治历史正是因为了人性观基础的不同。反思中国法治历史, 消除性善论的消极影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0hfw9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