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法治生态文明

赵柯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的外部压力。政治宣誓需要用法律来落实,经验总结也需要发扬光大。所以,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在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方面,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丰富立法形式,加快立法步伐,推动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现在有一个基本的评价,这个基本评价是全国人大提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且用了三个词来形容: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密,应该说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赵柯表示,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最重要的方面:

第一,宪法。三天以后就是12.4日,是我们第十个宪法日,我们有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在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对于生态文明来说,在2018年修订的宪法当中,就把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列入其中。宪法为我们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最根本的宪法指引,这是我们生态环境立法工作一个最坚实的基础。

第二,基础性的法律。此前我们有“长了牙齿”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创新的环保理念,强化了政治责任,完善了监管制度,加大了惩处力度等,在2014年修订的时候有重大突破。到今年又开始编纂生态环境法典,这个法典将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最终审议,而不是像环境保护法及其他单一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个层级更高一些。生态环境法典是基础性的法律,效力更强一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最终审议的法律是不多的,除了宪法以外,还有刑法、民法这些基础法律,生态环境法典也是列入了我们国家基础法律之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审定。

第三,单一法。今年我们通过的单一法就是海洋环境保护法,此前还有噪声、固废、土壤、水、大气,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基本上都修订了一遍。这是我们聚焦人民群众感受最深刻、要求最迫切的突出环境问题,来加大修法的力度。通过这一轮制定、修订下来,生态环境领域的各个领域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全力配合全国人大,编纂好生态环境法典,推动解决法律实施当中存在的不适应、不协调、不一致等问题。

二是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三是推动法律法规的协同配套,进一步增强法律体系的整体功效。

THE END
1.法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23-12-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23-10-25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2023-04-27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3-0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2022-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2022-06-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1-12-27 https://www.mee.gov.cn/ywgz/fgbz/
2.中国现行环境法律体系包括中国现行环境法律体系包括 今天 05:17 中国现行环境法律体系包括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环境保护行政监督,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环境保护行政复议等多个方面.这一体系主要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等组成,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环境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617022710630330387.html
3.中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架构与完善期刊摘要:从法益分析的角度,结合环境立法发展的新趋势来判断,中国环境法律体系是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涵盖了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生态保护法、资源循环利用法、能源与节能减排法、防灾减灾法、环境损害责任法等七大亚法律部门,由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体系.环境法在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dfx201401013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导读:生态环境部发言人称,随着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表示,生态环境部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丰富立法形式,加快立法步伐,推动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覆盖全面、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169754.html
5.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一、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1982年《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海洋环境的综合性法律,也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它确立了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为了实施该法,国务院陆续颁布了《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983年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379
6.环境保护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属于()。【判断题】企业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应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原则。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目的和作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469d20652fd048cbb87c7fab6d452abb.html
7.中国海洋环境法治四十年:发展历程实践困境与法律完善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海洋生态及环境问题就已显现,为大力保护海洋环境与海洋生态,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提上日程。改革开放至今四十年来,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治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绩,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逐渐发展完善,不断维护着我国的海洋环境及生态发展。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治建设在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大致经历了以http://aoc.ouc.edu.cn/2019/0725/c9824a254235/pagem.htm
8.可持续发展焦点专题第十三期: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之企业篇德勤认为,随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环境执法司法制度日益健全,企业需要履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未来企业环保违法成本将越来越高,轻则罚款,重则停限产整治甚至关闭,法律责任不断加重。 3、环境道德责任强化 公众参与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不断深化,使环境道德责任更加强化。 https://www2.deloitte.com/cn/zh/pages/risk/articles/modern-environmental-responsibility-system.html
9.环境立法体系(精选五篇)完善的立法体系最基本的特点是其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不同层次立法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虽然中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框架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但仍存在环境法律体系内部结构不协调,每一层次的立法还不完善,与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1、环境立法理念未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82zkyj.html
10.环境法规制论文12篇(全文)近几十年来, 国际环境法研究的成绩卓著, 在理论上形成了诸如生态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代际公平、社会责任等诸多崭新的体系, 制度上也主张相完整的环境法律体制发展。但国际环境法领域的实践却举步维艰。目前, 对跨国投资的国际环境法规制主要通过在各种投资、贸易方面的国际条约中的有关环保条款实现, 例如WTO协定、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f3r8o5r.html
11.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哪些?环境评价师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主要体系的构成 从1973年至今,中国已经制定了为数众多的环境保护法律文件,其表现形式多https://www.bkw.cn/tyks/ask/600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