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美国波普艺术先驱安迪·沃霍尔曾经预言:“未来,每个人都可以在15分钟内举世闻名。”如今,任何手机用户都可以通过TikTok(字节跳动的海外短视频产品),在短短十五秒内被数百万人熟知。TikTok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人们也许可以从这本书找到答案。
一、TikTok的发展史
(一)互联网中的“美国梦”
在TikTok出现之前,Musical.ly就已经在创建视频的新大陆,吸引更多的人迁徙至此追寻“美国梦”了。Musical.ly最终转型为TikTok,在世界范围内累计下载量达到26亿次。
(二)企业管理
在中国科技领域,字节跳动以工资高而闻名,此外还提供升值加薪、股票期权、以及不错的伙食等诱人的机会和待遇。
字节跳动的开放性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鼓励所有人参与管理,推崇敢说真话,始终不满于现有模式,不断进行探索与挑战。张一鸣试图在字节跳动建立一种人人平等的制度,不仅可以叫他“一鸣”,而且可以通过内部办公软件直接与他沟通。
在推动生产力上,张一鸣实施了以目标为导向的OKR(目标和关键结果)工作法。字节跳动每两个月就会给员工设定一次目标,使他们无法停下脚步。如此快速的节奏和扁平化的管理,容易促进产品的创新。当然也造成了极高的员工轮转率,所以字节跳动总是定期招聘大量新员工。无论何时,字节跳动官网上都有1200个岗位虚位以待。
(三)短视频
1,人工智能与全球化
张一鸣始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在产品中的作用,今日头条就采用了智能算法为用户推荐新闻。字节跳动不断进行全球收购,特别是借机扩充自身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发展计划中,字节跳动早就出现了国际化的项目,比如打造英文版今日头条。
人工智能与全球化正是形成TikTok的关键因素。
2,视频网站与博主
Vine的教训为TikTok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特别是如何处理视频网站与博主的关系,既不要冷落那些表现得很好的博主,也不要让他们变得过于强大。此外,Vine将视频严格限制在6秒以下,无法表现更加灵活和丰富的内容。TikTok就将之放宽至最长10分钟,平均为15秒,极大增加了视频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3.抖音与TikTok
针对当时短视频应用的缺陷,字节跳动于2016年9月,制作出了全屏、高清的应用程序——抖音。抖音的使用极为方便,且与音乐紧密结合,从抖音的标识和名称即可见一斑。所有的设计都让用户拍摄视频和走红变得尽可能容易,所以抖音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2017年5月,字节跳动又推出了海外版抖音——TikTok。
二、TikTok的成功原因
TikTok打破了顶流博主对资源的垄断,让任何人都有可能在TikTok上出名。而且,这是一个连通博主和品牌的平台,实现双方的共赢,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商业盈利模式。TikTok的成功原因当然不限于此,以下是进一步的分析。
(一)15秒成名
(二)核心优势——算法
字节跳动一直在改善其内容的分发机制,特别注重应用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这样的算法推荐机制更加了解用户,让他们一旦打开了TikTok,就停不下来。有意思的是,为了回应沉迷年轻用户的批评,TikTok专门召集网络名人录制了鼓励人们放下手机的视频。这看似矛盾的做法正是TikTok兼得鱼和熊掌,巧妙公关的一大例证。
(三)典型的发展路径
TikTok在一个新国家的推广模式,也颇值得称道。书中以印度为例,研究了TikTok是如何赢得了全球的主导地位。
就这样,TikTok逐步由下至上,扩大了对社会各个层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终使所有人都想加入这个平台,实现了在一个新国家的成功推广。
三、TikTok的困境
TikTok确实大获成功,却也遭遇到了由各个方面造成的困境,包括竞争者、国家、文化等等。
(一)竞争者
(二)国家
1.违反法律法规
字节跳动发展过快,其内部的监管和规范并没有跟上,不可避免地触犯了国家规定。
2018年,国家广电总局称,字节跳动旗下的内涵段子违反了社会道德,将进行全面整改。2021年5月底,中国网信办筛选出了105个侵犯用户数据权利的应用程序,其中就有抖音。
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显示TikTok也泄露了用户隐私,但是TikTok因为掩盖其用户年龄过低的情况,在9个月内就被罚款两次。TikTok所收购的Musical.ly又违反了美国保护儿童数据的采集规定,被罚款570万美元。
2.政治
尽管TikTok总是宣称自己不干涉政治,但这款应用程序总是陷入政治的漩涡之中,无法置身事外。
2020年5月,乔治·弗洛伊德被警察射杀,社交媒体推动了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抗议活动,其中TikTok的影响力尤其大。
2020年6月29日,印度政府借口“有损印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防、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禁止包括TikTok在内的59款中国应用程序进入印度。当时,印度正陷入与中国的边境冲突,TikTok则被当作针对中国的筹码。
(三)文化
1.审查内容
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审查上传的视频,成为TikTok运营的难题。
由于人手有限,TikTok根本不可能对全部上传的视频实行严格审查。在部分观看,抽查画面,不听声音的情况下,每个审核人员每天只能审查约1000个视频,并在30秒内做出判断。更令TikTok头疼的是,很多国家的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如何在不同国家中做到均衡、公正地对待同一个视频,对于TikTok确实充满着挑战。
2.分部与总部
2021年,字节跳动在全球126座城市设有分部,员工总数达到10万。分部的早期高管都是中国人,之后当地人逐渐加入管理层,此举也是为了有效缓解所在国的政客对中国企业的过分恐惧。
字节跳动一直坚持全球化,但在不同文化下的跨国管理并不容易。字节跳动鼓励海外员工学习北京总部的开放性和进取心。实际上,分部很难具有真正的独立性,因为许多工作都要由总部决定,当地团队必须向中国团队汇报。
3.西方的偏见
长期以来,中国只是西方公司的生产代工厂,如今却崛起为新兴科技的领导者。这令西方难以接受,各种针对对中国科技企业的猜忌,诋毁和禁令在近年中逐渐增多。
TikTok由中国的团队开发,包含了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西方总担心中国通过TikTok收集自己的数据,并输出软实力,改变世界格局。然而,至今没有证据表明中国试图以TikTok为媒介渗透或颠覆西方制度。但作者仍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最终不会找到证据。
TikTok尝试了许多次,依然摆脱不了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恐怕还是等到西方人彻底接受中国崛起的现实,理性看待商业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后,它才可以继续顺利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