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息技术持续深入塑造全新的网络社会、数字经济和智能产业,在法治建设、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领域带来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问题挑战。为了促进法治化和信息化的双向赋能,清华大学法学院于2017年开始发起“计算法学”学科建设项目,并在2018年成立了跨学科的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点击链接),以此促进法学与计算科学交叉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一、会议主办方和支持方
会议主办方:清华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
会议支持方:《清华法学》《TsinghuaChinaLawReview》等
二、会议主题
第三届计算法学国际论坛以“智能产业发展与法律制度创新”为主题,征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议题:
主论坛
计算法学:法律与计算科学的交叉发展
计算法学的理论基础
计算法学的场景应用
信息技术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建设
法律大数据与量化分析
分论坛(一)
智慧法院:在线司法与普惠法治
1.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基础理论
2.互联网法院的前沿实践与具体规则
3.普惠法治与法律科技的关系
4.法律科技的商业模式分析
5.法律知识图谱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6.法律自动化推理的可计算模型构建
7.基于法律大数据的机器学习
8.法律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
9.算法监管与司法监督
10.判决预测的可行性和实践性分析
11.类案审判智能化的实际效用
12.司法领域中AI的伦理规则与风险防范
分论坛(二)
自动驾驶:技术革新与法律应对
1.自动驾驶的前沿技术革新
2.智能网联车的技术标准与安全规范
3.自动驾驶的伦理、政策及法律研究
4.自动驾驶中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
5.自动驾驶与责任法的现代化趋势
6.自动驾驶与保险法律问题研究
7.自动驾驶与物联网安全
9.自动驾驶的诉讼案例分析
10.自动驾驶的制度掣肘与前景展望
分论坛(三)
精准医疗:技术发展与伦理、法律责任
精准医疗平台的法律治理框架
精准医疗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
基因技术与生物安全法律规范
细胞治疗立法的关键问题探析
抗疫挑战下的公共卫生与大数据挖掘
医疗数据共享与机器学习
医疗健康决策中的人机协作
基于医疗数据的预测性分析示例及法律风险防范
精准医疗的普惠性、公平性、可归责性
精准医疗中AI应用的法律问题
精准医疗中患者或用户的法律救济途径
精准医疗中医务人员的专业责任与职业保护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
四、论文提交
本次会议除了特邀嘉宾,所有参会者均需提交论文。论文仅限于尚未发表的原创作品,语言可使用中文、英文。优秀论文将被推荐给《清华法学》《TsinghuaChinaLawReview》。申请参会者请于2020年7月22日之前提交参会回执,于2020年8月25日之前向会务组提交论文终稿。
为便于论文汇编,参会稿件提交请尽量参照如下规范:
中文论文主标题统一为小二宋体,论文正文统一使用小四号宋体。
全文不区分注释与参考文献;均以word方式每页自动生成脚注,每页重新编号;同一文献多次引用时请均使用全称,无需参引或作任何简称处理。
五、会议费用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以及9月具体情况,本次会议将设置视频专场,届时将予以进一步详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