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律文化的形成相比——中华法律文化起源之特征

原标题: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律文化的形成相比——中华法律文化起源之特征

魏琼

中华法律文化源远流长,按照传世文献的记叙,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法律生活。笔者以近100余年考古学之丰硕成果,详尽地梳理和分析了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及其轮廓,阐述了从仰韶、龙山等各大文化以及陶寺、二里头等各个遗址所获得的文献资料(遗存),试图说明在文字诞生之前中国“公法”“私法”“刑法”之萌芽、诞生和起源的进程与路径。通过这一初步的研究,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法律文化的形成相比,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具有鲜明特色。

第一,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具有原创性。从各大文化和各大遗址考古出土的情况来看,华夏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其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从氏族,到部落,到酋邦(方国、古国),到统一的国家时代,都是原发的,独立发展起来的。因此这些氏族、部落、酋邦和国家的法律(习惯法)生活,也是自发的、原创的。从中原大地上发展起来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凌家滩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彼此之间虽有联系,但基本上都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比较系统的法律文化,从氏族习俗,到部落习惯,到酋邦习惯法,到夏商周统一国家时代的“刑”“法”“律”。

第二,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性。这种多元性是由中华文明或者说是由中国古代国家形成时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中华文明的形成不是一个单一的氏族或部落,而是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种族)在各自生活的范围内一起努力,创建起来的。如同苏秉琦所说,中国古代氏族、部落、酋邦(方国)的成长,呈现出一种“满天星斗”状的分散发展起来的形态。而这种形态,决定了中华法律文化的萌芽、诞生和成长也呈现一种分散发展、多元地进步起来的局面。法律发展的多发性和多元性,经历了五帝时代,乃至夏商西周,一直延续至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统一的成文法典《法经》(公元前5世纪初)就是“撰次诸国刑典”而成的。大规模诸文化遗存反映出多种法律文化因素共存的现象,也间接地证明了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性的特色。

第四,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具有连续性。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5000—前3000年)开始的诸多遗址中呈现出来的氏族、部落之原始法律生活的情景,以及自铜石并用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早期复杂社会)的仰韶文化末期到陶寺文化(公元前2500—前1900年)及二里头文化(公元前1900—前1530年)等所呈现出来的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方国、古国以及中国第一个统一国家夏王朝形成过程中,习惯法的成长与变迁从来没有中断过。加之,华夏各民族在空间地域分布上并非泾渭分明,其生活版图也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犬牙交错之势,各族的文化因素也因此呈现出融合乃至“一体化”趋势。这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巴比伦法律文化和古代埃及法律文化形成鲜明的区别,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连续性特征。

总之,从考古学的成果出发探索中华法律文化的起源,可以给予我们诸多认识和感悟,同时也说明了中华民族所保留下来众多传世文献中关于国家与法律之起源的记载基本上是可靠的,经得起考古出土文物、文献的印证和检验,进而也说明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巨大的创造力,中华法律文化是人类法律文化中重要的一极。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详情请参阅《中国法学》2024年第2期《中华法律文化之起源考》一文)

THE END
1.法则之门揭秘法律基本知识的奥秘二、法律基础:理解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在探索法律基本知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起源和发展。法律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演变而不断完善。从古代律法到现代法典,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内涵。 三、立法原理:构建合理的规则体系 https://www.f3kg3td6j.cn/jun-lei-wen-xian/97361.html
2.法律如何进化在人类的漫漫长河里,法律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这种演变其实反映的是法律的一种进化。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法律如何进化?法律进化的路径在哪里?作为日本著名法学家牧野英一的代表作之一,《法律的进化与进步》采用正文和补遗的体例,探讨了不同法学流派的观点,分析了20世纪日本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http://m.legalweekly.cn/whlh/2023-08/31/content_8895094.html
3.国际经济法网信托作为一种管理和处分财产的法律制度,早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接受,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但在我国信托尚属新生事物,正确认识信托法律关系,深刻了解它的起源与演化,对于发展我国的信托业,建立我国的信托法制是必不可少的。信托法律关系的演进,笔者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 https://ielaw.uibe.edu.cn/fxlw/bjmfx1/bjccf/13316.htm
4.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预约法律制度演化探究及现有理论之构建,预约,立法例,历史演变,效力, 预约起源于要物契约之发展,为了缓和要物契约之要物性,预约与特定契约相结合,然该种形式备受争议,有学者认为要物契约不可预约,法https://wap.cnki.net/lunwen-1011016596.html
5.人类简史从进化到文明的人类演进史人类简史人类文明的演化与未来发展人类简史:人类文明的演化与未来发展 人类简史是一本由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所著的畅销书,探讨了人类自从出现以来的历史和演化。从最早的狩猎采集时代到现代信息 时代,人类文明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和发展。本文将对人类的演化起源、文明的诞生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人类的演https://www.360docs.net/doc/b319116755.html
6.法律的起源(豆瓣)本书引领读者踏上一场遥远而深邃的法律起源探索之旅。以信息概念为珠串, 以演化思想为绳线,把上帝、大爆炸、基因、本能、文化、道德、 禁忌、巫术、宗教和国家等与法律现象密切相关但又长期纠缠不清的超验、自然或社会现象纳入统一的信息演化框架。 依序在渐次展开的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动物世界、灵长类世界、晚期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620035/
7.中国“邪教”的由来与演变咸阳反邪教咸阳新闻网佛教中的救世思想,尤其是弥勒救世思想——“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更成为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佛教异端教派及明清邪教泛滥的灵魂。明清之际,弥勒救世思想具体演化为众多秘密教门与邪教的“三佛应劫”救世思想。所以,要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邪教,就必须了解佛教,尤其要了解佛教中的弥勒净土信仰对民众的影响。http://www.sxxynews.com/2017/0918/59450.shtml
8.法的起源(精选三篇)由此可见,东西方不同的伦理道德类型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法律发展模式。如果说法律形式主义体现了西方社会特有的市民伦理道德与制度安排,而法律伦理道德主义则充分反映了东方及中国社会固有的历史逻辑,体现了东方社会儒家伦理道德的法权要求。 参考文献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篇2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u8ai3f.html
9.道德的演化过程:评克里斯托弗·博姆《道德的起源》一书Keywords Moral Origin, Moral Evolution, Cultural Factors, Inheritance Factors 道德的演化过程:评克里斯托弗·博姆 《道德的起源》一书 王新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收稿日期:2018年7月7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23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31日 摘要 克里斯托弗·博姆所著的《道德的起源》一书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Download.aspx?paperID=26176
10.社交媒体简史:社交与媒体的起源社交与媒体的演化与发展 11世纪晚期,大学开始在欧洲兴起,民众的识字率逐渐上升;贸易的增加,使得西欧对书的需求增加。12世纪,随着中国造纸术的传入,产生了一个叫“抄录人”的新职业。不过,抄录工作既费时又费力。为了寻找更高效的方法,15世纪时,古登堡经过几年的秘密实验,终于成功地在改进了造纸技术的同时,发明出了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240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