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安全保护令:“前任”暴力伤害?有法律屏障

2022年11月,林丽与邓强分手后,迎来的并非一别两宽、各生欢喜的解脱,而是进入了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

从那时开始,邓强持续骚扰林丽,从最初的人身攻击到威胁公开其家庭隐私。林丽担惊受怕、不堪其扰,遂向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2023年2月,林丽终于获得了闵行区法院签发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也成为上海市首份对终止恋爱关系后女方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意味着,邓强今后如果再对她实施暴力,或者骚扰、跟踪等,将视情节轻重被处以罚款、拘留,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5年间,加大对家暴案件依职权调取证据力度,及时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3万份,联动各方推动保护令落地执行。

一纸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困在前任阴影里”的她们意味着什么?如何建立一道法律屏障让她们从暴力中走出?

承受前任暴力伤害的恐惧

“要疯掉了,有人帮帮我吗?”

2022年12月,一条“被已分手的前任纠缠怎么办?”的帖子下,得到了100多名正在或者曾经受前任骚扰女性的回应,她们或被前夫、前任男友死缠烂打,或面临隐私遭曝光的威胁,甚至正在承受前任在家门口围追堵截的恐惧。

“像是困在了前任的阴影里。”一名女性这样描述自己被纠缠的痛苦。

北京安嘉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张丽珍律师指出,“被骚扰的情况下,女性可以首先选择报警。如果公安机关认为男方行为确实构成现实危险性,公安机关可以通过拘留、罚款,或者是出告诫书、训诫书等行政文书,要求男方停止这种行为。”

“但在办案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对家务事‘和稀泥’的现象。”林丽案代理律师、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玉霞发现,家暴案件中,有基层警方会一再规劝被施暴方和解,以求调解结案,“这样的做法治标不治本”。

当事情不能像预想中那样发展,这些女性又该如何走出暴力的阴影?

“人身安全保护令不仅是写在纸上的”

“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设立了一道‘隔离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或者再次发生。”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陈宜芳介绍,2016年3月1日施行的反家庭暴力法确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了独立的民事救济方式。

“它并不是写在纸面上的。”张玉霞说,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特殊情况,夫妻或者恋人之间同居一室,且房屋属双方共有,一旦发生暴力行为,如果对方的暴力行为没达到治安处罚或刑事处罚的程度,往往只能是被施暴方放弃民事权益离开住所。公安机关对此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没有执法依据,不能驱逐施暴方。“但如果被施暴方持有要求对方迁出共同居所的人身安全保护令,执法人员有了执法依据,离开的就将是施暴一方。”

然而,此前反家暴法中所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被申请人,仅限于家庭成员与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

张玉霞讲了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我的一个朋友一直遭受家暴,尽管通过诉讼离婚了,但对方一直纠缠她,最后矛盾激化,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一桩民事纠纷变成了刑事命案。”

“如果有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不是结果就会变得不同?”张玉霞说,此前人身安全保护令只适用于家庭暴力,而她的朋友与前夫并不在一起生活,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朋友的不幸遭遇令张玉霞深受震动。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时,她建议扩大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家庭成员及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

“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一种保障被施暴方人身权益,预防和避免民转刑的有力措施。”她说。

用对用好才能真正保护女性

2022年12月底,林丽带着超过2000张被前任骚扰、恐吓的聊天记录截屏图,找到了张玉霞,希望能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这属于恋爱分手之后的骚扰,2023年1月1日后我们可以尝试申请。”张玉霞说。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新增一条重要规定,禁止以恋爱、交友为由或者在终止恋爱关系、离婚之后,纠缠、骚扰妇女,泄露、传播妇女隐私和个人信息,而妇女遭受上述侵害或者面临上述侵害现实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

“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受害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陈宜芳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会同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家庭暴力发现机制、证据收集机制、执行联动机制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细化完善。

2022年8月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家庭暴力行为种类作了列举式扩充,明确冻、饿及经常性侮辱、诽谤、威胁、跟踪、骚扰等均是家庭暴力,列举的十种证据形式降低了该类案件的证明标准,不仅给当事人以行为指引,也使得人民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对证明标准的把握更加清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举证难”问题。加上妇保法的新规定,“这些合力大大拓展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范围。”

在实际中,人身安全保护令是否容易申请呢?

“首先要衡量对方的行为是否达到法院发放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程度。”张丽珍认为,女性在申请之前对于所受伤害的评估非常重要,“一旦申请了法院没有支持,对方知道了以后,可能会认为现在做的事情法律是不管的。对于女性来说,受到的伤害可能会变本加厉。”

张玉霞表示,她会提交一个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具体落地和规范适用的提案,“人身安全保护令虽非万能,但对受害者而言是一层保护,意味着希望,只有用对用好,才是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立法初心。”

“我们将密切跟踪了解《意见》和《规定》的贯彻实施情况,做好督促检查,及时发现、解决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实施过程的难点和堵点,切实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营造‘家庭暴力人人喊打’的氛围,让家庭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无所遁形。”陈宜芳表示。

THE END
1.宪法与她(下)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宪法规定了男女平等原则,以此为依据,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关于妇女人权保障的法律,全面体现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明确保障妇女权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OTAzNzkzNA==&mid=2247559854&idx=3&sn=946e75ca2ad3830758f9658df63336c4&chksm=fd602165933f8cbad0f8e37ee136a03ac95ccccbd9efcb9cac1bde27c72fa3bf420ff872126d&scene=27
2.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孔令斌律师精选解答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法律依据 《宪法》、《民法典》总则编及婚姻家庭编、《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反家庭暴力法》以及地方的《女职工保护条例》等。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采取有效https://mip.64365.com/tuwen/qzqvc/
3.2024年中国婚姻法对女性权益的具体保护措施有哪些?免费法律咨询对以上内容,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如下:2024年中国婚姻法对女性权益的具体保护措施有哪些 针对非机动车https://www.66law.cn/question/47689815.aspx
4.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第五十七条 国家保护妇女在城镇集体所有财产关系中的权益。妇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有相关权益。第五十八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继承权。妇女依法行使继承权,不受歧视。丧偶妇女有权依法处分继承的财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A6%87%E5%A5%B3%E6%9D%83%E7%9B%8A%E4%BF%9D%E9%9A%9C%E6%B3%95/395060
5.全国妇联介绍《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的情况从1995年到现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11部涉及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2部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修订了7部有关法律,20个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规和规定。2000年以来,国家相继制定和修订了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婚前保健工作规范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5-08/24/content_8784749.htm
6.中国人民警察常用法律法规100条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 用并给予补偿。 3、公民在行使宪法规定的自由和权利的时候有哪些限制? https://shenzhen.huatu.com/2021/0925/2248219.html
7.山东女子学院知识产权专业欢迎您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发展相适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具备全面、系统、扎实的法学、知识产权基本理论功底和实务技能,具有“四自”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和崇高的法治精神,具备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和创新能https://shyfxy.sdwu.edu.cn/info/1069/8213.htm
8.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二、行政处罚“升级版”,以良法促善治 行政处罚法 三、既是严管,也是爱护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四、赏厚而刑,刑重而威 刑法修正案(十一) 五、因症施治的“国家方案” 长江保护法 六、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9.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答记者问记者:预备役人员征召主要规范哪些内容? 答:着眼实现依法动员、依法征召,法律对预备役人员战时征召制度作出全流程规范。一是承接战时兵员动员有关规定,规范征召的时机程序、职责任务和相关保障,压紧压实军地各方和预备役人员责任。二是明确患严重疾病、家庭困难、女性孕期产假哺乳期等缓召情形,保证部队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http://www.81.cn/jw_208551/jdt_208552/1021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