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1.()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这三种疾病均可以通过妊娠和分娩由母亲传给婴儿。

A.新冠肺炎

B.艾滋病

C.梅毒

D.乙肝

正确答案:BCD

2.《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是指有()等危险行为的人群。

A.卖淫嫖娼

B.多性伴

C.男性同性性行为

D.注射吸毒

正确答案:ABCD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A.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

B.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C.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D.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4.保护艾滋病患者的隐私,体现在以下哪个方面?

A.不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

B.不公布或传播病人和感染者的姓名、住址等有关个人情况

C.不能剥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

D.不能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

5.为什么说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A.毒品中有艾滋病病毒

B.吸毒者常发生性乱

C.吸毒者常共用针头、针管

D.各种毒品可直接损害和削弱吸毒者的免疫机能,使机体很容易感染细菌、病毒

6.下列哪些体液含有足够的艾滋病病毒,能够传播病毒?

A.血液

B.精液

C.乳汁

D.阴道分泌物

7.以下关于世界艾滋病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B.让大家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C.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而不是歧视

D.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支持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8.以下样品中,可以用于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有:

A.汗液

B.血浆

C.全血

D.血清

9.艾滋病在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的症状有()。

A.发热、咽痛、盗汗

B.皮疹、关节疼痛

C.恶心、呕吐、腹泻

D.淋巴结肿大

10.艾滋病毒传播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B.排出的病毒经过的一定的方式传染给他人

C.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D.被传播者没有接种艾滋病疫苗

正确答案:ABC

11.艾滋病发病后期机体免疫系统已经遭受严重破坏,感染者容易出现各种感染(机会性感染),主要包括以下哪些疾病和临床表现?

A.持续腹泻

B.体重剧降

C.肺结核

D.淋巴瘤

12.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正确的说法是()。

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当主动向医务人员说明自身的感染情况,防止将病毒传给他人

C.对明知自己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故意感染他人者,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D.以上都不是

13.关于艾滋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大学生应主动学习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了解预防方法

B.大学生应洁身自好,同伴侣保持专一的性关系

C.与艾滋病病人保持距离,以防感染

D.不歧视身边艾滋病病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正确答案:ABD

14.关于艾滋病歧视,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歧视无法形成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支持性环境

B.歧视妨碍了自愿咨询和检测等必要措施的落实

C.歧视已成为加速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的社会因素

D.歧视会导致艾滋病患者羞愧从而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概率

15.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

A.母婴垂直传播

B.日常密切接触传播

C.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D.医源性感染

16.下列哪些行为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

A.有多个性伙伴

25.诊断艾滋病的主要依据是()。

A.艾滋病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阳性

B.临床表现

C.流行病史

D.是否接种疫苗

26.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业务范围包括()。

A.慈善救助

B.救灾抗疫

D.科学研究与技术培训

27.下列哪些不是甲类传染病

A.艾滋病

B.霍乱

C.衣原体感染

D.淋病

正确答案:ACD

28.避孕套(安全套)能预防的疾病包括下面哪些?

A.梅毒

B.淋病

D.HIV

29.生殖道感染对生育的影响有哪些?

A.导致不孕不育

B.导致流产和死产

C.导致出生缺陷

D.没有影响无须在意

30.下列关于淋病传播的描述哪些正确?

A.是一种性传播疾病

B.通过血液传播

C.通过饮用水传播

D.被淋球菌污染的衣裤等传播

正确答案:AD

31.尽早治疗有哪些好处?

A.降低艾滋病人的病死率,延长患者寿命

C.重建或维持患者免疫功能

D.最大程度抑制病毒复制

E.预防HIV传播,特别是母婴传播及性传播

正确答案:ABCDE

32.当一个人突然被通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可能会表现出下列哪些心理应激反应?

A.震惊

B.否认

C.愤怒

D.绝望

33.可用于HIV核酸检测的样品种类是?

A.全血

B.唾液

C.尿液

D.滤纸干血斑

34.什么情况下应该做自我检测,以便了解是否感染了艾滋病毒?

A.与HIV感染状态不明他人发生性行为,没有戴安全套或者过程中安全套脱落

B.和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有过血液接触

C.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和剃须刀有出血发生等情形

D.在无良好卫生环境下的纹身等行为

35.艾滋病自我检测的好处有哪些?

A.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B.尽早获得HIV治疗、关怀和预防服务

C.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传播

D.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36.如果自我检测结果判定为无反应性,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可能尚未感染HIV

B.可能处于HIV感染的窗口期

二、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艾滋病列入哪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正确答案:B

2.HIV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B.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何不同:

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抗体不一定阳性,艾滋病病人的HIV抗体阳性

B.不安全的性行为,如:性交时未使用安全套

C.共用注射器吸毒者

D.频繁自慰

17.去哪里可以检测艾滋病?

A.疾控中心

B.医疗机构

C.当地防艾社区组织

D.自我检测

18.我国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主要的法律法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艾滋病防治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D.《性病防治管理条例》

19.下列关于我国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向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B.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全部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

C.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治疗和咨询

D.向艾滋病病人提供经济补贴

正确答案:BD

20.下列哪种疾病与艾滋病的传途径相似?

B.梅毒

C.结核病

D.乙型肝炎

21.青年学生预防艾滋病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A.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B.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液制品

C.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等用具

D.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等

22.以下哪些人群属于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

A.注射吸毒人群

B.多性伴人群

C.男性同性恋人群

D.卖淫嫖娼人群

23.以下属于艾滋病预防措施的是()。

A.积极管理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

B.实施艾滋病高危干预活动

C.艾滋病暴露前后预防

D.普及预防艾滋病常识

24.有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正确对待他们的态度应该是:

A.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理解、支持和信任

B.我们的共同敌人是艾滋病病毒

C.消除歧视,有助于发挥他们在预防艾滋病中的积极作用

D.拒绝与他们往来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传染性,而艾滋病病人有传染性

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HIV抗体都阳性,但前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后者有各种症状

D.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外表上没有区别

正确答案:C

4.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最高层次的领导组织是()。

A.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

B.卫生部

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确答案:A

5.我国每年新报告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中,男生与女生的性别比特征是:

A.男女比例相当

B.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C.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D.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比例高达10:1

6.下面关于艾滋病窗口期说法正确的是?

A.窗口期中HIV抗体阴性,表示没有传染性

B.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

C.窗口期中HIV抗体阴性,表示没有被感染

D.窗口期中病人已开始出现症状

7.《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传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故意

B.无意

C.A+B

A.2001年3月1日

B.2004年12月1日

C.2006年3月1日

D.2006年12月1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的无偿献血年龄是()。

A.15岁至55岁

B.18岁至55岁

C.18岁至50岁

D.20岁至60岁

10.HIV阻断药是暴露后预防的药。暴露于HIV感染的高危因素后,越早服用阻断药效果越好,最长不超过()小时。

A.2

B.24

C.48

D.72

1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医学管理,建立个人档案,并定期进行医学随访。

A.户籍所在地

B.单位或学校所在地

C.经常居住地

D.确诊医疗机构所在地

12.当一名成年大学生诊断为艾滋病感染后,医务人员应该将其感染结果告诉:

A.除本人外,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

B.校医

C.学生父母

D.校领导

13.到目前为止,艾滋病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可预防不可治疗

B.不可预防不可治疗

C.不可预防可治愈

D.可预防也可治疗但不可治愈

14.关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权利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不受歧视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

C.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

D.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子女拥有入托,入学,就业等权利

15.关于艾滋病疫苗正确的说法是?

A.我国科学家已经研制成功了艾滋病的疫苗

B.目前全世界尚未研制出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的疫苗

C.世界上现约有8种艾滋病疫苗

D.艾滋病疫苗已可有偿接种

16.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最常见的癌症是()。

A.肺癌

B.肝癌

C.宫颈癌

D.乳腺癌

17.全世界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共同标志是()。

A.红飘带

B.红丝带

C.蓝丝带

D.红十字

18.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A.6月1日

B.8月1日

C.11月1日

D.12月1日

19.我国大陆于哪一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A.1985年

B.1984年

C.1982年

D.1981年

A.12315

B.12300

C.12320

D.12520

21.我国每年新报告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以同性传播为主

B.以异性传播为主

C.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

D.以血液传播为主

22.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工作机制是()。

A.政府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教育、全社会共同参与

B.政府组织领导、卫生部门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C.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D.政府组织领导、学校加强宣传教育、青年共同参与

23.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容易导致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12月1日

B.11月16日

C.9月24日

D.6月26日

24.下列哪组性病可通过血液传染

A.艾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

B.艾滋病、梅毒

C.梅毒、淋病

D.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

25.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核酸的窗口期为感染后的()左右。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26.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是?

A.中国疾控中心

B.民政部

C.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D.卫生部

27.《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社会团体和个人

C.政府机关和个人

D.事业单位和个人

28.《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采集或者使用人体()等的,应当进行艾滋病检测。

A.人体组织器官

B.人体细胞

C.人体骨髓

29.1981年,哪个国家首先报道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

A.美国

B.泰国

C.中国

D.南非

30.《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规定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以上。

THE END
1.宪法与她(下)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宪法规定了男女平等原则,以此为依据,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关于妇女人权保障的法律,全面体现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明确保障妇女权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OTAzNzkzNA==&mid=2247559854&idx=3&sn=946e75ca2ad3830758f9658df63336c4&chksm=fd602165933f8cbad0f8e37ee136a03ac95ccccbd9efcb9cac1bde27c72fa3bf420ff872126d&scene=27
2.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孔令斌律师精选解答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法律依据 《宪法》、《民法典》总则编及婚姻家庭编、《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反家庭暴力法》以及地方的《女职工保护条例》等。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采取有效https://mip.64365.com/tuwen/qzqvc/
3.2024年中国婚姻法对女性权益的具体保护措施有哪些?免费法律咨询对以上内容,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分析如下:2024年中国婚姻法对女性权益的具体保护措施有哪些 针对非机动车https://www.66law.cn/question/47689815.aspx
4.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第五十七条 国家保护妇女在城镇集体所有财产关系中的权益。妇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享有相关权益。第五十八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继承权。妇女依法行使继承权,不受歧视。丧偶妇女有权依法处分继承的财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第五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其继承权不受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A6%87%E5%A5%B3%E6%9D%83%E7%9B%8A%E4%BF%9D%E9%9A%9C%E6%B3%95/395060
5.全国妇联介绍《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的情况从1995年到现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11部涉及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2部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修订了7部有关法律,20个地方人大和政府制定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规和规定。2000年以来,国家相继制定和修订了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婚前保健工作规范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5-08/24/content_8784749.htm
6.中国人民警察常用法律法规100条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 用并给予补偿。 3、公民在行使宪法规定的自由和权利的时候有哪些限制? https://shenzhen.huatu.com/2021/0925/2248219.html
7.山东女子学院知识产权专业欢迎您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发展相适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具备全面、系统、扎实的法学、知识产权基本理论功底和实务技能,具有“四自”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和崇高的法治精神,具备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和创新能https://shyfxy.sdwu.edu.cn/info/1069/8213.htm
8.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二、行政处罚“升级版”,以良法促善治 行政处罚法 三、既是严管,也是爱护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四、赏厚而刑,刑重而威 刑法修正案(十一) 五、因症施治的“国家方案” 长江保护法 六、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9.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负责人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答记者问记者:预备役人员征召主要规范哪些内容? 答:着眼实现依法动员、依法征召,法律对预备役人员战时征召制度作出全流程规范。一是承接战时兵员动员有关规定,规范征召的时机程序、职责任务和相关保障,压紧压实军地各方和预备役人员责任。二是明确患严重疾病、家庭困难、女性孕期产假哺乳期等缓召情形,保证部队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http://www.81.cn/jw_208551/jdt_208552/1021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