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法律援助志愿项目服务西部群众播撒法治阳光

从2013年起,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实施的法律援助志愿项目——“1+1”行动先后五次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资助,累计获得43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不仅为律师志愿者参与公益事业搭建了平台,还在维护边疆稳定、促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1”行动指“一名律师”加“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到中西部律师资源缺乏的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服务,为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受理法律援助案件,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治宣传,培养法律人才,提高当地的法律援助能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

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合法权益。律师志愿者克服语言、生活环境等诸多困难,走进政府机关、村(社区)、学校和部队等开展法治宣传,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引导群众知法、守法、用法,采取合理正当的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达成了通过“办好个案”实现“宣传一片”的预期目标。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律师志愿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实意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积极解决信访积案,化解群体纠纷和突发事件,妥善处理了9000余起涉及社会保险、拆迁安置、征地补偿等方面的群体性纠纷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开展法治宣传,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律师志愿者深入工厂、社区、学校、集市等场所开展法治宣传讲座,传播法治理念。有志愿者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地区开展法律援助;有的驾车行驶400多公里,开展流动宣传和咨询活动;还有的成立“摩托车法治宣传队”,定期深入村寨作普法宣传,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好法律顾问,促进依法行政。律师志愿者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同时,还义务担任当地政府部门的法律顾问,提出合法合规的法律建议,促进依法行政。例如,参与起草规范性文件、处理涉及政府的重大纠纷、审查重大合同和项目等,有效提高了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律师志愿者成了当地政府靠得住、信得过、离不开的助手。

培养基层人才,推动法律援助队伍建设。“1+1”行动不仅为中西部地区输送了法律人才,还为推动当地律师队伍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律师志愿者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将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传授给当地大学生志愿者和基层法律援助工作者,帮助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的法律人才。

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资助下,“1+1”行动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000余件,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讲座3100余场次,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380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合法经济利益1.192亿余元。

(本文由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供稿)

专家点评

张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社会组织发展要做到公益与专业相互促进,以公益提升专业的亮色,以专业增强公益的力量。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发挥法律专业的优势,借助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资助,持续多年实施法律援助志愿项目——“1+1”行动,以1名律师+1名大学生志愿者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组合,到中西部律师资源缺乏的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服务,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引导群众通过合理正当的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妥善处理数千起涉及社会保险、拆迁安置、征地补偿等方面的群体性纠纷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深入工厂、社区、学校、集市等场所开展法治宣传等,帮助群众在生活中学法知法,增强法治观念,坚定法治信仰,使更多的“秋菊”懂得依法“打官司”、善于依法“讨说法”。

“1+1”行动把法律知识送到中西部地区群众的身边,在群众中培养了守法用法的“习惯”,在当地播下了法治思想的“种子”,充分体现了社会组织绵绵发力、润物无声的作用特点。

原标题:《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法律援助志愿项目服务西部群众播撒法治阳光》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重阳节前后,福建省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多个社区开展“法援惠民生·助老维权”重阳节敬老爱老宣传系列活动。工作人员现场以案释法,为老年人讲解与其息息相关的财产继承、消费维权等法律知识,并指导老年人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这些法律知识都非常实用,工作人员到我们身边,教我们如何依法维权,让我们老年人的心里更有底https://www.moj.gov.cn/pub/sfbgwapp/fzgzapp/ggfzfwapp/ggfzfwapp2/202410/t20241024_508382.html
2.汇聚慈善力量传递法治温情新华日报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支持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作为法律援助领域的全省性公募基金会,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认真践行办会宗旨,全心全意服务困难群众,累计公益慈善活动支出1.1亿元,资助创建公益项目406https://xh.xhby.net/pc/con/202409/05/content_1366468.html
3.佟丽华:一位公益法律服务领军者的十年2007年至2008年期间,一个由致诚农民工中心推动的农民工法律援助项目在全国推广,但项目推进仅一年,经费短缺就成了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儿。就在项目面临夭折的时刻,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成为中央彩票公益基金项目的实施单位,基金到位后,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第一时间关注了农民工法律援助这一领域,并根据申请,将包括致诚农民工中http://www.legalweekly.cn/whlh/2022-06/23/content_8738376.html
4.一图读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让更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保障更多公民获得法律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主要从三个方面保障更多公民获得法律援助:努力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包括: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g0Nzk0OQ==&mid=2651355023&idx=3&sn=89ea99e357caeb4bce4a20c199553e0d&chksm=8183ca6a685220e71109c619cc2e539399fed10ccffb0b83a15857d8b4fc21308986e76827d1&scene=27
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品泽教授来校评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7月1日-3日,受司法部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委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张品泽教授来我校就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以下简称“中彩金”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实地考察和评估。 张品泽教授实地踏查了我校法律援助展览馆,认真审查了我校项目实施以来的案件卷宗和办案流程。在听取我校法学院院长石晶玉、副院长石贤平、https://xinwen.hrbcu.edu.cn/info/1008/18918.htm
6.法律服务志愿者团队:法律援助——送法进“高墙”3、努力学习法学专业知识,完善自我知识储备,为法律援助做准备。 附:“公益项目申请视频” 法律援助——送法进“高墙”志愿者团队 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YyODE3MjIw.html 中国青年志愿者网专稿 【责任编辑:何欣】http://www.zgzyz.org.cn/content/2012-10/19/content_7170630.htm
7.关于报名参加2023年“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宣讲《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法律援助法》《国家安全法》《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法规政策为重点,依托中国法律服务网、“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51”职工维权热线以及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平台,积极创新普法形式,采取竞赛答题、视频展播http://www.szlawyers.com/info/aff1425f66354b11b412c3aaf91f7a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