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这个概念已经出现很多年,“斜杠人生”,则往往意味着自己对个体潜能的不断探索,对生命价值的不断充实。律师、作家、志愿者……在多重身份之间,房清不仅展现了一名法律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也坚守着她对公益和奉献的理解和追求。
法律援助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为基层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民生工程。法律援助案件的当事人,往往都是挣扎在低保线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维权之路艰辛而漫长。
2022年7月,一位残疾女性来到彩虹桥维权工作站求助。房清经过细致沟通,了解到她患有肌无力症,且近两年不断加重。她和当时的丈夫系重组家庭,2021年因双方子女不合引发矛盾,她被丈夫殴打受伤,双方感情破裂。2022年初,其丈夫因脑中风偏瘫,两人都面临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困境。她的诉求是离婚,但因财产分割问题协商不成。
接访后,房清和妇联志愿者多次上门调解。调解不成后又帮助其立案,并数次与承办法官沟通,最终判决准予离婚。律师的援助让这样的弱势群体在享受无偿法律服务的同时,真切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
执业5年以来,作为一名女律师,房清坚持潜心学习,用法律知识推动志愿服务行稳致远。她代理了上百件婚姻家事案件,参与了很多悲欢离合,见到了很多人情冷暖,明白只有不断钻研,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才能更好地帮助弱势群体提升学法、知法、用法的能力,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她主动投身到彩虹桥维权工作站、扬中八姑娘公益律师团等志愿者团队,通过各种方式坚守在维权第一线,为妇女儿童、贫困家庭、困境少年、失独老人等基层困难群众及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公益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力所能及。忙碌之余,房清还积极撰稿,用“作家文采”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引导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关爱妇儿活动中来,在法治社会里传递“威严的法律之下,也有着温情关爱”的声音。(朱秋霞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