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问西东少年自成芳华:考察帮教对象案例研究理论研究理论前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官方网站

大家都愿意将社工比喻成拾海星的人,可我更愿意把社工比喻成播种太阳的人。就像孩子们所唱的那首儿歌《种太阳》一样,生活需要阳光,角落更需要阳光。

原标题:青春无问西东少年自成芳华——考察帮教对象案例研究

引言:播种太阳

大家都愿意将社工比喻成拾海星的人,可我更愿意把社工比喻成播种太阳的人。就像孩子们所唱的那首儿歌《种太阳》一样,生活需要阳光,角落更需要阳光。阳光是宝贵的,因为它不仅能给我们温暖,还能给我们希望。所以我认为社工的责任不只是发现黑暗,更重要的是汇集星星点点的光亮,将黑暗的角落照亮。

一、基本情况

服务对象小远,男,1997年6月生,汉族,初中二年级时辍学。户籍地址:安徽省蒙城县王集乡白果村耿庄2号,现居住在宝山区,联合家庭,他的家庭成员较多,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

服务对象在老家读书时成绩不好,上完初中后就不愿再念书了,于是被父母接到上海。来到上海后,和父母及哥哥、嫂子、姐姐住在一起,偶尔会白天随父亲在大伯的装饰公司做学徒工。

服务对象的父母平时忙于生计,加之家里子女较多,家庭各方面负担都比较繁重,因此对服务对象的教育和管教比较少。服务对象一家人虽然经济状况一般,但是家人之间相处和睦,关系较好。由于服务对象是家里排行最小的孩子,家里人都对他爱护有加,其父母及哥哥姐姐对服务对象都比较宠爱他,以至于缺乏管束,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家庭结构图:

二、背景资料

(一)家庭背景:

(二)个人经历:

在2016年3月5日22时10分许,服务对象在其大伯公司门口接父亲下班,并同父亲、哥哥一起开电瓶车回家,路上因一名陌生男子无意间碰撞到其父亲的电瓶车,服务对象与陌生男子言语不和,于是发生冲突,在冲突中服务对象纠结其哥哥、朋友殴打被害人,致其构成轻伤,涉嫌寻衅滋事罪。于2016年3月5日被上海宝山分局刑事拘留,因考虑到服务对象是未成年人,属于初犯且情节较轻,检察院决定对其进行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为六个月。从2016年8月3日由宝山区检察院未检科转介给社工站,由社工进行为服务对象开展观护帮教工作。

三、主要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二)缺少良好的生活环境

服务对象的童年是在农村老家渡过的,周围的学习氛围不浓厚。到上海后,生活没有规律,每天无所事事,父母的管教也很少,导致服务对象生活目标不明确,缺乏前进的动力,自制力不高。

(三)知识、技能不足,就业问题

(四)心智不成熟

服务对象目前处于青春叛逆期,表现出好斗、冲动的倾向,对权威缺乏敬畏,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缺乏预估和判断。

(五)法制意识比较淡薄

服务对象只有初中文化,对法律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学校又欠缺对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加上父母的忙绿和疏忽,缺乏及时的监管和对孩子心理的了解,所以对事情缺乏必要的是非观念和判断能力,法制意识比较薄弱,没有一套内化的道德标准,头脑简单,不重视行为的后果,缺乏法制观念,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原因分析

青少年事务社工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独立意向迅速发展,但由于他们对道德标准的认识比较薄弱,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因而对各种消极、错误或违法行为缺乏辨别和抵制能力,于是某些不良事物很快被接收下来,并产生偏差行为。

服务对象目前的冲动行为与其早先的生活经历及其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关,且有家庭和社会以及本人的种种因素造成。

首先,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是对法律知识缺乏、不与家人交流沟通、这些都是可以明确界定,服务对象自身也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依靠服务对象的努力和青少年事务社工的帮助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因此青少年事务社工采用任务中心模式,为服务对象的治疗过程提供一个框架,以便更加高效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五、服务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与“家庭治疗模式”相结合。

任务中心的基本假设是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的服务可以增强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其能够独立面对日后可能发生的类似问题或是新问题。该模式主要改变媒介是服务对象本人,因此,在本个案中,青少年事务社工提供建议和资源,扮演协助服务对象提高自身能力的这样一个协助者的角色。服务对象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控制能力,行为偏差等问题都能较为清晰的界定。青少年事务社工采用任务中心模式对其开展服务,通过深入沟通了解,使其树立正确价值观,邀请服务对象参与青少年事务社工组织的团体活动,重建其健康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同时家庭治疗模式是以家庭为对象而实施的心理治疗模式,它主要通过改变家庭结构和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协调家庭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改善家庭心理功能,使得个别成员的问题得到真正解决,促进家庭成员的健康发展和家庭和谐。根据服务对象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长大后很少与父母沟通交流导致其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工将家庭治疗模式整合至个案中,激发父母对服务对象的关心,增进服务对象家庭的沟通,使家庭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六、服务计划

(一)总体目标:

矫正服务对象的偏差行为,提高其法律意识,挖掘服务对象的潜力,使其重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协助服务对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二)分目标:

1、协助服务对象投入工作;

2、通过法制教育提高服务对象法律意识;

3、提高服务对象是非观念,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4、邀请服务对象参与社工组织的有益的活动,引导他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5、引导服务对象度过考察阶段;

(三)具体计划:

1、深入沟通,与服务对象探讨其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让服务对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聆听并给予适当回应;

2、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服务对象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再次发生;

3、在服务对象的思想状态有了一定的转变后,鼓励服务对象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性活动,加强服务对象的社会责任感;

4、与服务对象的父亲沟通,改善服务对象家庭关系,使其父亲增进对服务对象的关心和爱护,帮助服务对象确立生活目标,引导其未来正向发展;

5、为服务对象提供培训信息,鼓励服务对象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未来就业打好基础;

6、对服务对象取得的进步给予鼓励,共同制定未来的计划,引导服务对象回顾个案过程,发现自己的变化与发展,总结评估。

七、服务过程

(一)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签订观护协议

青少年事务社工在宝山区检察院未检科参加对服务对象开展附条件不起诉的宣告初次见到服务对象时,他低着头,留着络腮胡子,有些紧张不安,脸上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害怕自己因所犯的错误而受到严厉的惩罚,身旁的母亲也是十分焦虑,眉头紧锁。

在向服务对象及其母亲作了自我介绍之后,青少年事务社工将观护工作的基本流程作了简要的说明,明确一下阶段的计划,并签订《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协议》。

(二)收集服务对象具体资料,打开受伤的心房

青少年事务社工先对其家庭状况作了一个了解,知道服务对象的童年是和奶奶在农村老家渡过的,周围的学习氛围不浓厚,童年生活里缺乏父母的关爱,遇到事情也很少主动与父母讲,基本上都是和朋友混在一起,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一次服务对象与父亲、哥哥一起开电瓶车回家,路上因一名陌生男子无意间碰撞到其父亲的电瓶车,服务对象与陌生男子言语不和,于是发生冲突,在冲突中服务对象纠结其哥哥、朋友殴打被害人,致其构成轻伤,涉嫌寻衅滋事罪。

(三)与服务对象深入交流,帮助其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事务社工还了解到服务对象的母亲都基本不识字,也没有多少法律知识。服务对象初中二年级辍学后到上海,生活没有规律,每天无所事事,父母的管教也很少。青少年事务社工了解到这些信息后,从多方面收集到一一些类似案例,是服务对象认识到自己行为后果的严重性。同时对服务对象进行了一些安慰,服务对象自己表示后悔犯下这样的错误,青少年事务社工明确表示非常愿意帮助服务对象,让其相信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四)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提高服务对象法律意识

针对服务对象法律意识淡薄的主要问题,青少年事务社工决定以任务中心的模式。服务对象明白错误已经发生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力改正错误,并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预防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服务对象意识到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学好法律知识,提高自身对错误的认识,并通过实际行为在今后的日子里用良好的表现争取从轻发落。

在观护帮教期间,青少年事务社工每个星期都与服务对象联系,了解他的近况,并且保证每两个星期都与服务对象面谈一次,主动与服务对象谈心,关心他的朋辈、生活等情况,了解服务对象的思想动态。组织服务对象参加观护活动,引导服务对象学习法律知识,学会遵纪守法,帮助服务对象分析问题,让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青少年事务社工要求服务对象每两个星期汇到社工点交一次思想汇报,青少年事务社工给予及时的教育指导和鼓励。

(五)运用家庭治疗模式,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湾

(六)挖掘服务对象潜能,积极融入社区活动

服务对象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协助青少年事务社工开展“学习垃圾分类,争做环保小卫士”社区活动,与阳光之家学员真诚、友好的交流互动、团结协作、共同成长,为学员们送去了关爱。参加活动开始之时,青少年事务社工让服务对象座在XXX学员旁边,让他讲一些有关爱的小故事给智障人士听,以促使他大致懂得什么是美好,爱是什么。

渐渐地,服务对象就像变了一个人。在阳光之家社区活动结束后,想想自己就是因为一时冲动,合伙与不良少年一起打群架而被附条件不起诉,现在却站在智障人士的面前,在这之前他认为他们是最不可爱的人,接受他们的祝福,好像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告别前服务对象与XX学员拥抱,学员拥抱时对服务对象说了一句祝福的话,他真诚的接受了拥抱和祝福,连连说谢谢,最后服务对象说:“我以后会常回来看你们的。”

(七)充实的新生活,在工作中找到快乐与目标

协助青少年事务社工在阳光之家开展活动之余,青少年事务社工察觉到服务对象对时尚型及色彩的搭配有着独特的简介,于是在深入了解后得知服务对象对装饰画比较感兴趣。这时候青少年事务社工开始整合资源安排其接受这方面的专项培训。

在观护工作的后期,服务对象说:现在自己每天早起晚睡,培训课程内容多,比较难,虽然有点累,但是心里还是挺开心的,现在每天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有方向,有目标、有理想,虽然比较忙碌,但感觉很充实。

(八)最好的礼物

2017年2月21日,宝山区检察院胡检察官召集观护青少年事务社工、观护对象及其家长又一次召开了观护会议。服务对象剪了一个新的发型,眼神中充满了希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对象的妈妈也握着青少年事务社工的手表示感谢。6个月的观护期很短,目前,服务对象正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我在心底默默地为他祝福,希望他能充满朝气地走好人生路!

八、工作成效

随着服务对象安心地投入淘宝店的工作中,个案的预期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考察教育期间,青少年事务社工主要从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着手,使之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其行为模式,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春节回家前他主动到社工点办理请假手续。能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管,按照考察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不去舞厅、迪吧、歌厅等禁止未成年人出入的娱乐场所。

考察教育期间服务对象明显有变化,服务对象深刻的认识到寻衅滋事行为给他人、社会造成的危害,切实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服务对象从法律意识淡薄到通过参加关护基地的活动和学习法律知识从而逐渐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从不喜欢学习到能够按时到社工点向青少年事务社工做思想汇报和交流近两周的工作、生活状况。

同时,服务对象的家庭沟通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服务对象父母积极地帮助服务对象渡过这次危机。

九、个案反思

(一)积极关怀加认同,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温暖。认同与尊重本身就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特别是针对“诉前考察”教育对象,他们曾经犯过错,加之这个群体普遍缺乏家庭关怀和社会认同,青少年事务社工一开始就应秉持不歧视的原则,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应完全有别于司法机关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被服务对象接受,从而建立专业的服务关系。

(二)健康生活加娱乐,培养有益的心理和情操。青少年事务社工通过组织参与公益劳动、小组活动、社区活动,倡导有利于服务对象身心健康的娱乐方式,培养其科学、正确的爱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开阔视野。

(三)深入教育加规范,增强法制和道德的意识。在聊天谈心、公益劳动等过程中,青少年事务社工应注意培养服务对象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全面协调,发挥家庭作用和力量。青少年事务社工在工作中,还应积极与服务对象的家人接触,请他们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加强监护和监督,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动向,使服务对象有归属感。

十、附件

青少年事务社工认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偏差青少年进行矫正服务,需要理论和实务能力的综合运用。青少年事务社工对社会联接理论的理解,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理解和专业分析,对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运用,青少年事务社工对社会资源整合的能力,对青少年矫正服务起着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作者: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宝山工作站贺燕)

THE END
1.高质效办案,让宪法光辉温暖心田法律编者按 宪法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在民事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映射。作为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以宪法为遵循,聚焦权力监督和权利救济,通过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将宪法精神具象化于所办理的每一个案件中,为公民基本权利筑牢坚实防线,让每一名案件当事人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宪法的光辉。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I4QKNE0514R9KQ.html
2.这部散发着温暖的法律,即将施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严格按照要求落实法律规定和标准要求,在新建改造中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加大监督督察执法力度,形成震慑作用,让全社会都能规范有序的落实这些法律要求。https://m.gmw.cn/2023-08/23/content_1303491196.htm
3.12级法律硕士程苗苗:做靠谱踏实,温暖正义的法律人12级法律硕士程苗苗:做靠谱踏实,温暖正义的法律人 19级法律硕士梁齐圣 程苗苗学姐是复旦法学院2012级毕业生,毕业后就职于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目前为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短短4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的律师助理成长为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同时还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学姐的经历对于同是法https://alumni.fudan.edu.cn/69/d7/c14609a223703/page.htm
4.法律保护我们降成长6篇(全文)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100%的学生了解并说出保护未成年人的有关法律名称及两部专门法律名称; 2、走进同龄人的生活,通过探究分析,98%的学生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并能够准确区分四个保护。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j6pj1f9.html
5.民法总则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温暖呵护每个中国人的一生此外,即使小明膝下无儿女,政府民政部门或者当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也会“托底”,担任监护人,陪伴他(她)安度晚年、有尊严地走完一生。小明留下的财产,将按其生前意愿得到妥善处理,哪怕他(她)指定赠予当时仍是母亲腹中的胎儿,仍受法律保护。 这就是作为中国人的小明一生可能与民法总则发生的故事,总则的温暖将http://m.xgnews.cn/p/41335.html
6.河南工会责任在肩担当作为的光荣与梦想全省各级工会大力弘扬“党有号召、工会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切实担负起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找准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长的着力点,重点关注一线职工、困难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工作品牌,用实效打动职工、温暖职工、影响职工、赢得职工,不断展现新http://www.hngrrb.cn/gonghui/202210/6418.html
7.6人获评德州好人之星!我们一起看看都是谁——步履不停 我要做传递温暖的那盏灯 守护了28年的“老哥哥”去世了,但是孔维国服务群众的脚步却没有停下。 “我入党46年了,入党宣誓的那一天开始,我就立志要做一盏照亮别人的那盏灯。”孔维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身为一名环卫工人,孔维国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拾金不昧,多次受到表彰。2020年夏天,孔维国在打https://dz24hour.cms.dezhoudaily.com/shehui/p/70730.html
8.司法部发布5个监狱工作指导案例通过上好“两把锁”,即“法律红线”锁、“规矩底线”锁,层层锁住曹某内心的暴力倾向,帮助曹某控制自己的不良言行;通过点亮“两盏灯”,即“真情关怀”灯、“亲情温暖”灯,点亮曹某心中对生活的希望;通过文化内省带其“回顾人生路”,引领曹某真心悔过、知恩感恩。经过民警5年来坚持不懈的教育转化,曹某的现实改造https://pkulaw.com/pal/a3ecfd5d734f711daa82c00d1a31221a237905afc8f51f2ebd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