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16年派遣工作启动

央广网北京7月15日消息(记者孙莹实习记者王曼宁)“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16年度启动仪式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主题为“扶贫攻坚·法律援助志愿者在行动”。198名志愿者,包括律师志愿者115名,基层法律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83名,将奔赴青海、西藏、新疆、贵州等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15个县(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李兆焯,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吴爱英,司法部副部长、党组成员赵大程,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张彦珍出席会议,会议期间向2015年度优秀志愿者代表和2016年度志愿者代表颁发了奖牌和证书。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是由司法部、团中央共同发起,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会同具体部门举办的大型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向中西部律师资源短缺的地方派遣律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帮助困难群众免费打官司,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参加2016年度“1+1”行动的志愿者们在志愿旗帜下庄严宣誓:牢记“1+1”行动的宗旨和使命,弘扬志愿者精神,追求崇高,奉献法援,服务人民,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的神圣使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据统计,2015年度的170名“1+1”行动志愿者,奔赴到西藏、新疆、青海、甘肃、贵州、云南、广西等13个西部省区的130个县(区)),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7392起,其中诉讼类案件6190件,调解民事纠纷587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1669起,涉及人数达4639人;开展群众普法宣传、到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军营、电台和监管场所等地作专题法律知识讲座达1428场次,法律援助受益群众近千万人。

“1+1”法律援助志愿者如何让受援这感到法律的温暖

马兰等108名同志荣获“‘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15年度优秀法律援助律师”称号,北京市司法局律师行业综合指导处等60家单位喜获“‘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15年度先进单位”称号。在过去的一年,“1+1”行动中踊跃出大量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有全国三八红旗手、年度法治人物马兰,中央国家机关最受欢迎的法治人物杨彦萍,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王俊,全国优秀律师温新明、刘安信、郑茂冉、许晨伟、王云松和冯勤等等。

何丹智是志愿者中最年长的律师,年近六旬,已经参加志愿者行动4年,他来自广东一家律师事务所,帮助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调解纠纷,让他觉得快乐。与他结婚40年的老伴儿给了他很多支持,跟他说:“干的动你就干,干不动了,你就回来陪我……”

安徽律师陈贤2014年7月,踏上了志愿法援之路,到了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西藏昌都卡若区。从身体上、心理上渡过了高原反应关之后,政府召唤审阅合同,她彻夜不眠;信访办召唤处理信访,她不厌其烦,耐心疏导。对有需求的百姓,她上门服务……被当地党委、政府授予“西藏人民最满意的援助律师”称号,荣获了“2015年度中国十大正义人物”称号。

找准扶贫脱贫和法律援助的工作契合点

顾秀莲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取得的成绩。她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脱贫工作和法律援助工作。要充分认识法律援助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法律扶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勇气,找到扶贫脱贫和法律援助的工作契合点与着力点,主动作为,加强指导,共同推进“1+1”行动健康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赵大程在讲话中指出,“1+1行动,承载着播撒法治阳光、彰显法治力量的使命,担负着汇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关爱的重任,已经成为社会知名公益品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他强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办发[2015]37号文件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做好“1+1”行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立足“十三五”新起点,以新理念新思路推进“1+1”行动等法律援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1+1”法律援助服务。坚持品牌意识,不断为“1+1”行动注入新活力。坚持以“1+1”行动为载体,展现法律援助工作者时代风貌。要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再创新成绩,实现新发展,为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THE END
1.宪法宣传周宪法守护法治同行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赋予我们每个公民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从儿童到老年,从学习到工作,宪法和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让我们共同弘扬宪法精神,树立法治观念,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编审:傅耕林 原标题:《宪法宣传周|宪法守护 法治同行》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48992
2.良法善治丨宪法守护下的生活瞬间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s://sgdb.hebei.gov.cn/contentTemp/content.html?id=19360
3.央广时评·尊宪崇法①让更多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必须看到,宪法不仅与国家前途息息相关,也与其他法律一样,和我们每个人密不可分。从出生到成长,从读书求职到婚姻家庭,人生的每个重要时刻,以宪法为代表的法律都在有力守护着我们的切身https://news.cri.cn/20241205/7ed420e4-a54c-c1c7-d287-58da3de1dcf8.html
4.[安徽新闻联播]国家宪法日:感受法律的权威与温暖新闻频道来源: 央视网 2016年12月04日 19:15 内容简介 国家宪法日,权威与温暖 新闻栏目推荐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新闻直播间 新闻1+1 朝闻天下 CCTV-1综合 CCTV-2财经 CCTV-3综艺 CCTV-4中文国际 CCTV-5体育 CCTV-5+体育赛事 CCTV-6电影 CCTV-7国防军事 CCTV-8电视剧 CCTV-9纪录 CCTV-10科教 CCTV-11https://news.cctv.com/2016/12/04/VIDED5PdWd7mcOr5pAA6Ff9o161204.shtml
5.法律硕士学院关怀入宿舍,初秋送温情9月5日中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学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韩文生、学院分团委书记兼辅导员苏宇老师专程走访了新生宿舍三斋和九斋,亲切慰问了2016级法硕新生,了解他们入学后的生活情况,并送去温暖和关心。 (法律硕士学院领导与老师走访学生宿舍) 每到一个宿舍,韩文生都与新生们亲切交谈、嘘寒问暖,了解各位新生的家https://news.cupl.edu.cn/info/1016/22028.htm
6.四年法学熏陶一生法治情怀在校期间,5班同学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有的同学在校学生会任职,有的同学参加校田径队、校游泳队、校足球队等社团组织,国靖、朱效娅、闫计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北京政法学院100多名师生,在北京站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活动。这是学生们在为群众解答问题。 https://www.meipian.cn/2nacmtjg
7.法律保护我们降成长6篇(全文)先从一案例入手, 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 导出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然后, 通过歌曲《少年, 少年, 祖国的春天》的欣赏, 让学生体会其健康成长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 从而强调其需要法律特殊保护。再次设置师生共读《少年中国说》, 激发学生情感, 增强自身自豪感, 借助课件图片, 再次感受党和国家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j6pj1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