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与法同行”志愿服务队:从“掌上”到“心上”让法律有温度

漳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林立辉:

“土楼与法同行”志愿服务队是活跃在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漳州南靖土楼群中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是司法为民的生动载体。他们把握时代脉博,创新一个个掌上平台,从指尖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便捷的司法服务;他们把群众需求记入一本本民情账本,从心灵为弱者点燃希望;他们把公正铭记在心,一次次爬山涉水,从亲民司法让法律有了温度,成为群众称赞的“贴心人”。

一支身着红马甲的青年队伍,穿梭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南靖土楼景区的每个角落,宣讲法律、劝导游客、提供咨询、就地调处纠纷,只为景区“无讼”、旅游文明有序;他们爬山路、蹚溪水、进茶园、入竹林、蹲地头进行送达、取证、调解、开庭,只为亲民司法化解纠纷、社会安定稳定。他们是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的南靖县人民法院土楼人民法庭“土楼与法同行”志愿服务队。

“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走路”,“掌上平台”获八方游客点赞

“这样省事多了,感谢你们通过视频让我省去千里折腾。”江西游客陈某在视频上一个劲地感谢说。

“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走路”的便利旅游服务大网,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为当事人提供了高效、优质的诉讼服务,赢得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点赞,成为漳州法院司法为民20条措施之一。

排忧解难化解纠纷,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

“不仅及时化解纠纷,还筹款救济困难群众,法庭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我非常满意。”南靖县书洋镇下田治村党支部书记简茂忠深有体会地说道。

一次,下田治村村民简某受同村肖某雇请拆除当地一墙体时发生倒塌,简某被压当场身亡,亲属将肖某起诉至土楼法庭。在区分过错责任后,承办法官先后10多次与肖某及其亲属沟通,最终促使肖某和墙体管理方一次性赔付19万元。在办案过程中,法庭也看到了原告方的家庭失去了主劳动力,生活困难。志愿者不仅把这一情况写入“民情日记”,也真切行动起来发动筹款,给简某家庭救济了4万元。

志愿服务队还成立化解景区纠纷突击队,承担着急、难、险、要化解任务。一游客未购票自行进入在景区村同学家游玩,酒后游泳溺亡引发赔偿纠纷,土楼管委会请求纠纷突击队介入调解。面对死者70多位亲属一波又一波哭闹、一次又一次扔矿泉水瓶的发泄,纠纷突击队法官忍着疲劳和饥饿,沉着应对,经过12个小时法律释明、情绪疏导,终于促成人道救助协议,成功化解纠纷。

为维护景区的安定,给游客提供舒心的旅游环境,志愿服务队联合土楼志愿者驿站扩大了志愿者队伍,20多名特邀楼长调解员、景区村调解员、村主干等加入进来,分由三名法官志愿者带队,服务三个片区。志愿者们穿梭于片区各个角落、劝导游客、发放维权宣传单、服务国内外游客。志愿服务队出台《司法服务全域旅游十条措施》,与旅游局、市场监管、交警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如今景区法官工作室、“假日巡回法庭”、二维码直通法庭等司法服务已全覆盖5A级南靖景区,让游客安全感永远在司法服务区,实现土楼与法治同成长、同进步的建队宗旨。

不遗余力做好民情服务,法中有情温暖贴心

“庭长,这次慰问张阿姨物资款,我和李志鹏商量好了,由我们两个来承担。”90后志愿者郑国宝对黄庭长真诚地说;一旁李志鹏也说道:“这一‘民情任务’由我们两个年青人认领。”。

一次,郑国宝和黄庭长去被告张某家送应诉材料,张某叔叔告诉他们,张某早已外出躲债多年,患脑血栓的母亲多年卧病在床,生活由叔叔照顾。听到这些情况,黄庭长嘱咐郑国宝把张阿姨情况记入“民情日记”。案件审结后,志愿者们筹集资金购买食物,想尽办法给予张阿姨“法外帮助”,让张阿姨感受到了法律的温暖。

法外援助,不断在70、80、90后的志愿者中传承。志愿服务队通过政府部门、企业、爱心人士等在南靖县慈善总会建立了专项救助基金,每年关爱留守儿童、救助赡养、扶养、抚养、受害困难群众等百余次。

“大爷、大妈,我们把最后这部分赔偿款给你们送来了,你们收好啊!”庭长和志愿者蓝智清驱车30多公里,又步行了几公里山路,终于将迟到的赔偿款送到残疾的当事人赖大爷手里。

一幕幕志愿服务在土楼法庭永不停歇。一次次上门,一笔笔救济、一声声问候……。“民情日记”里的服务不断被记录成“民情账本”:服务对象、联系方式、片区负责人、认领志愿者、服务方式和次数等等。账账为民、本本为公。一项项“民情任务”也不断被一个个青年志愿者认领、销号。(稿件由漳州市文明办提供)

THE END
1.宪法宣传周宪法守护法治同行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赋予我们每个公民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从儿童到老年,从学习到工作,宪法和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让我们共同弘扬宪法精神,树立法治观念,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编审:傅耕林 原标题:《宪法宣传周|宪法守护 法治同行》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48992
2.良法善治丨宪法守护下的生活瞬间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s://sgdb.hebei.gov.cn/contentTemp/content.html?id=19360
3.央广时评·尊宪崇法①让更多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必须看到,宪法不仅与国家前途息息相关,也与其他法律一样,和我们每个人密不可分。从出生到成长,从读书求职到婚姻家庭,人生的每个重要时刻,以宪法为代表的法律都在有力守护着我们的切身https://news.cri.cn/20241205/7ed420e4-a54c-c1c7-d287-58da3de1dcf8.html
4.[安徽新闻联播]国家宪法日:感受法律的权威与温暖新闻频道来源: 央视网 2016年12月04日 19:15 内容简介 国家宪法日,权威与温暖 新闻栏目推荐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新闻直播间 新闻1+1 朝闻天下 CCTV-1综合 CCTV-2财经 CCTV-3综艺 CCTV-4中文国际 CCTV-5体育 CCTV-5+体育赛事 CCTV-6电影 CCTV-7国防军事 CCTV-8电视剧 CCTV-9纪录 CCTV-10科教 CCTV-11https://news.cctv.com/2016/12/04/VIDED5PdWd7mcOr5pAA6Ff9o161204.shtml
5.法律硕士学院关怀入宿舍,初秋送温情9月5日中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学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韩文生、学院分团委书记兼辅导员苏宇老师专程走访了新生宿舍三斋和九斋,亲切慰问了2016级法硕新生,了解他们入学后的生活情况,并送去温暖和关心。 (法律硕士学院领导与老师走访学生宿舍) 每到一个宿舍,韩文生都与新生们亲切交谈、嘘寒问暖,了解各位新生的家https://news.cupl.edu.cn/info/1016/22028.htm
6.四年法学熏陶一生法治情怀在校期间,5班同学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有的同学在校学生会任职,有的同学参加校田径队、校游泳队、校足球队等社团组织,国靖、朱效娅、闫计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北京政法学院100多名师生,在北京站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开展法律咨询活动。这是学生们在为群众解答问题。 https://www.meipian.cn/2nacmtjg
7.法律保护我们降成长6篇(全文)先从一案例入手, 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 导出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然后, 通过歌曲《少年, 少年, 祖国的春天》的欣赏, 让学生体会其健康成长关系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 从而强调其需要法律特殊保护。再次设置师生共读《少年中国说》, 激发学生情感, 增强自身自豪感, 借助课件图片, 再次感受党和国家对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j6pj1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