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十佳人民法官”候选人事迹展播江陵县人民法院刑庭副庭长熊涛:用执着和信念书写忠诚与担当

“十年磨一剑,出鞘必惊人。”他是一名85后,却是江陵县人民法院法庭上的“老道人”。参加工作的近1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算什么,但却让熊涛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兵,成长为一名精通业务的刑事审判法官。一路走来,熊涛获得个人三等功一次,获得共青团省委、省高院联合授予“全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连续多年荣获先进个人、优秀法官等称号。

毕业生蜕变为办案“担当”

阳光帅气的熊涛,从他的身上,总能感受到一股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

2010年11月,时年24岁的熊涛,刚从法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在律师事务所积累一年的工作经验,如愿通过公务员招考,成为江陵县人民法院一名年轻法官。

有人称刑事法官是“刀尖上的舞者”,用以形容刑事审判的艰辛与严谨。初到刑庭的熊涛,为了快速提升审判业务能力,熊涛收起了年轻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轻狂,越发虚心向老前辈请教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认真旁听法官合议案件,查阅大量案例,仔细分析各类案件的特点和裁判要点,在不断总结和改进中逐步提升自己的审判业务能力。

该案涉案5名被告人,涉及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违法犯罪事实多起,全案侦查卷宗数十册,证言证词40多份。案情之复杂,证据之繁杂,为熊涛近年办案之最。如何严格依法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准确适用法律,做到稳、准、狠,将案件办成铁案,对一个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官来说,都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办案最重要的是责任心,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的案件,都要认真审查每一份证据、排除每一个疑点,这样才对得起这身法袍,对得起当事人。不能把办案看成是完成任务,要谨记作为一名法官的职责。”正是凭着这样的办案刚毅之气,近三年来,熊涛共承办刑事案件近200件,判处被告人300余人,先后参与审理江陵县首例“非法捕捞”刑事案、首例涉黑案等一批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成了江陵县人民法院“当之无愧”的办案“担当”。

探路速裁提高办案效率

去年1月初,将上一年的工作收尾后,熊涛拖着疲惫的身体,申请了一个“迟来”的病假。其实,这个病假的请假条,早在两个多月就写好了,因工作任务接踵而至,迟迟未找领导签字。

“怎么拖得这么严重才来,这次必须住院”,熊涛身上长了81个脂肪瘤,大大小小遍布全身,医生看了都觉得震惊。医生说,按照常理,一般人可能长了几个,就会迅速到医院检查治疗,如此数量的脂肪瘤,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手术做了整整6个小时,脂肪瘤被全部切除,全身缝了200多针。休息了3个星期后,熊涛申请出院,回到工作岗位。去年,该庭的办案数创近三年来的新高。

司法不仅要公正,还要有效率。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是多维度的,而最根本的需求是正义必须要来得及时!作为年轻法官,如何缓解案多人少矛盾,提高办案效率,熊涛一直在进行着有益尝试。

去年12月17日,江陵县人民检察院就被告人晏某、涂某等2名被告人犯危险驾驶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熊涛经审查认为,这2宗案件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且2名被告人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定性、量刑建议及适用速裁程序的意见均无异议,适用刑事速裁程序。

熊涛说,此次适用刑事速裁程序审理案件,是该院在司法改革背景下,缓解案多人少、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办案效率的有力探路。今后,该院将继续探索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机制,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积极推行“简案快结、繁案精审”,对符合条件的案件运用刑事速裁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刚柔并济传递法律温情

刑事审判经常会涉及民事赔偿。在熊涛看来,要想获得更好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刑事法官就不能孤立地看待刑事案件,更不能为了追求快速结案而忽略了对当事人民事权益的保护,为此,他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中自觉加强民事赔偿法律法规的学习,总结民事赔偿的调解技巧,尽可能地实现案结事了,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审理被告人吴某交通肇事一案中,被告人违规驾驶机动车,致人一死二伤。熊涛接手案件后,一方面,调查了解到死者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家里有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小孩还在上学、妻子亦没有工作,仅靠被害人骑麻木车养活一家,在侦查阶段仅得到5万元赔偿。

“默默无闻忠于职守,勤勤恳恳恪守廉洁”,这是同事们对熊涛的一致评价。刑事审判工作不同于其他,熊涛深知自己所判的每一起案件、所制作的每一份判决书都关系到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与财产权利,甚至是生命,容不得一丁点马虎和错误。在办案过程中,他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强化质量意识、铁案意识,视质量如生命,严把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关。

一路走来,熊涛恪守本职,勤奋敬业,在淬炼中前行,用坚守促公正,以热血铸法魂,深刻诠释着新时代人民法官应有的本色。

THE END
1.“人生至暗时刻,是法律给了我温暖和力量”“面对挣扎着穿越痛苦的当事人,我希望法官不止是路过他们的世界,而是要在他们的世界中播下‘正义的火种’,传递向上向善的司法正能量,用公平的裁判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用法律的温度点燃一盏盏信念的灯。”——顺义法院牛栏山法庭 张婷 一个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 “法官,我同意原告所有的诉讼请求!”法庭上,张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4913758323591489&wfr=spider&for=pc
2.宪法宣传周丨银发进小区送法润民心法治法律老法官婚姻家庭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弘扬宪法精神,提升居民法治意识,宿迁中院“银发护天平”法律志愿服务队走进府苑小区,开展“宪法日”主题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活动中,老法官们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宪法中的相关条款和规定,使居民对宪法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JC1VNA0514BTM5.html
3.法律的温情一般情况下,法律被认为是冰冷无情的,其实法律不强人所难,也有其温情的一面,当在一些具体情况下,我们不期待行为人能做出合法行为时,行为人做出了违法行为,比如面对违法求生与死亡时选择违法求生,就是没有期待可能性,这时不能认为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责任,因而不能让他承担刑事责任。https://www.jianshu.com/p/69d3fb78ae12
4.法律与温情全集免费在线阅读收听下载听友77832716创作的有声书作品法律与温情,目前已更新16个声音,收听最新音频章节幸与不幸。https://www.ximalaya.com/album/39024319
5.温情执法应兼顾法理情这些无不彰显法律温情的一面。 温情执法暖人心。法律只有兼顾了法、理、情,才会更有温度,法律有情,更能让人感受到法律的威慑与柔情。 温情执法不是滥情,不是徇私情,也不是执法不严或选择性执法,而是更体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体现了法律以宣传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既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受罚的原则https://www.ztnews.net/article/show-352436.html
6.温情服务传递法律温度1月24日下午,霞山区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来到了残疾老人胡某某家。这位耄耋之年的残疾老人已经无法自主行走,久病的身体十分虚弱。霞山区司法局在获悉了胡某某的情况后,主动上门为胡某某提供法律援助受理、告知等服务。 工作人员在细心记录、梳理胡某的基本诉求后,及时安抚了胡某某的情绪,并用通俗易懂https://m.gdzjdaily.com.cn/p/2873829.html
7.曹建雄: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温情曹建雄: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温情_北京时间 曹建雄,54岁,现任河北省赤城县检察院党组成员、专职检委会委员、公诉部部长。庭审前,曹建雄认为被告双方同在一个村子且均有过错,既是加害方又是受害人,放狠话多是出于" 曹建雄,54岁,现任河北省赤城县检察院党组成员、专职检委会委员、公诉部部长。他曾任该院政治处主任https://item.btime.com/05de1fitqmbot925j8btql30p4c?from=haoindex
8.法律有温度执法有温情本次调查,将对被告人的量刑有着重大影响,彰显了法律的温度,让人感受到了执法者的温情。http://www.fjscnews.com/wap/2020-05/11/content_991252.htm
9.吕端胜:擦亮人性的光辉吕端胜认为,检察官履行职责要高扬法律的刚性,但在具体的执法中不能机械固执,在不突破法律底线的前提下,要当刚则刚,该柔则柔,让法律的刚性和温情适时展现,用法律温情的手抚慰人心,从而树立法治的权威。 "……我不能离开我的爸爸,我不愿意从此失学,我要读书,我要学本领……"这是2007年8月底,一起盗窃案犯罪嫌https://news.cctv.com/china/20071227/1012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