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作出新探索

日前,中央社会工作部、教育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和引导高校师生积极投身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事业,推动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与法学教育双融双促。学以致用,教学相长,高校法律援助如何有序开展?加强高校法律援助,能为法治社会建设做些什么?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作出了自己的探索——

“作为青年人,要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资源整合、精准援助、思政浸润”,以法律诊所、青年志愿者协会、法律援助中心等多平台为基础,工作站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加强高校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的制度化和特色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整合资源,培育专业过硬的实干家

特别的是,工作站实现了对法大现有志愿类学生社团,包括研究生法律援助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法律援助中心、准律师协会法律援助中心、农村与法治研究会一安法律援助中心等社团资源的整合,细化了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的内容、形式、管理等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强化能力训练,为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作出了有力探索。

“精准援助”也是工作站的一个特色。考虑到特定社团通常对于某一专业方向的法律援助案件较为擅长,以工作站形式整合法律援助社团,能够在案件接访环节实现精准分流,精准匹配。不仅如此,在学校每年举办的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中,法律援助育人链条进一步延伸,为同学们提供了接触案件审理的更多教育场景。几年来,我校选派的多支代表队在全国各类模拟法庭竞赛中屡获佳绩。

在工作站的建设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居于首位。尽管工作站的志愿者都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但在加入工作站的第一学期也都要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工作站还设立了单独的案例研讨培训课程。“我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这才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车畅说道。不仅是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锻炼,在法律援助工作站,学生需要与当事人、律师、法院工作人员等不同的人打交道,“这对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是显而易见的”,工作站指导老师柯勇敏总结道。

思政浸润,培投身社会的奉献者

法律是实践的学科,这是法律的学科特质决定的。目前的学院教育尽管探索了诸多方式,但在弥合课堂与实践的天然裂隙方面尚存在不足。工作站在推动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与法学教育双融双促、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次次法律援助中,志愿者们运用所学解决当事人的困扰,接触到更加真实的法律问题和法律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书本知识,用自己的脚印去丈量了社会生活这本无字之书。

同时,校园法律援助模式有其特殊性。由于工作群体多是尚处于青年阶段的学生,与校园相比,现实的法律生态是复杂的社会有机体的一环,这种现实与理论的鸿沟可能会让志愿者们陷入自我怀疑。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做好价值引领,并反哺到学校的思政课堂,工作站也在探索。

“因人而援”“因材施教”是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理念。不同案件中的当事人情况、证据状况往往天差地别,“法援人要做的就是跳脱出‘上帝视角’,站在当事人的需求上去寻求解决路径。”对于车畅来说,每一次案件代理都是一张试卷,面对不同的考题与答题要求,她需要灵活应变,用合法、合情、合理的方式给出自己的答案。

其实,真实的社会案件更多的是普通的劳动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当事人所迫切需要的也并非结构精巧的法律制度设计,而只是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人的耐心解答。在法律援助工作站,正义感与同理心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东西,多次参与工作站工作的蒙媛这样说道。

李博奥也经历了这样的心态转变。在最初加入法律援助工作站时,他渴望在复杂的“大”案件中一展抱负。但慢慢地他发现,所谓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就是每一个个体身上基础法律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轰轰烈烈,有的只是一次一次耐心细致的解答,是法律援助工作站数年如一日的久久为功。

致公情怀,做有温度的法大人

法律援助是一项公益事业,这也是工作站的同学被称为“志愿者”的原因。他们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协助填写法律文书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极大增强了法律职业的荣誉感”,车畅同学说道。“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到法律援助工作站寻求帮助的当事人来说,工作站的志愿者可能就是‘最后一株稻草’了”,工作站指导老师梁泽宇说,“或许是案件程序走到尽头,或许是案件过了诉讼时效……,法律援助工作站实际上也是填补了一部分法律救济的缺位”。面对这些其实志愿者们能做的并不多,但依然有人坚持为当事人奔走。在援助一起早已审判终结并执行完毕的案件时,李博奥和同组志愿者通过积极沟通、反复协调、多方寻求救济方法,最终为当事人争取到了医疗援助。李博奥谈起该案时说道“其实在日常的法律问题之外,我们还要有人文关怀。特别是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我们要向社会呈现出法大青年的形象与姿态。”“法律援助工作对当事人没有合同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没有体贴、包容和耐心。”这是志愿者们反复提及的话语,也完善了他们对法律人职业道德的认知。

与之类似,李群英作为负责人组织了法援的“薪法相传”实践队,于2023年暑假在山西开展了为期33天的普法宣传和实践调研活动。在与吕梁的一家青创农产品公司咨询时,考虑到当地的农民需要依靠这家公司打开销路,她们自发地在校内和周边为当地特产作宣传,带动不少同学购买,帮助企业解决切实的问题。李群英感叹道:“以法律为一个支点再带动其他实践活动的效果是巨大的,而其中的关键只在于愿不愿意去做,愿意做多少而已。”也正是她们这项超越了法律援助的举动,赢得了当地乡亲们的感激与认可。“无论是多么远大宏伟的法治理想都要落实到非常细小的生活之中,只有这样的法治才能真正在人民当中生根发芽”“在提供法律援助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去学着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有温度的法大人。”这是法律援助工作站带给所有志愿者的收获。这堂实践中的“大思政课”,在润物无声中培育了同学们的法治意识与致公情怀。

记者手记

法治事业,靠的就是每个人一点一滴的行动。如果法律人都坐在书斋里,那所谓的法治建设只能是一纸空文。但如果你开始行动,哪怕是去解答一个法律问题,发一份普法传单,对于法治而言,它就是一砖一瓦,就是一枝一叶。而这也正是法律援助工作站一直以来在做的事情。

THE END
1.高质效办案,让宪法光辉温暖心田法律新浪财经编者按 宪法所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在民事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映射。作为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以宪法为遵循,聚焦权力监督和权利救济,通过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将宪法精神具象化于所办理的每一个案件中,为公民基本权利筑牢坚实防线,让每一名案件当事人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和宪法的光辉。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4/doc-incyfwzc0983424.shtml
2.国家宪法日检察官带您感受宪法的温度与魅力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新时代新征程 检察机关准确把握历史方位 依法履行法定职责 维护公平正义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 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以法治力量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接下来 请跟随检察官 一起来感受 检察工作中的宪法温度与魅力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47863
3.中国民主建国会江西省委员会会员心声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律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自觉遵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等从业基本要求,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于我而言,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律人,这是我踏入律师行业的初心,也是我作为一名律师的自我要求,更是我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https://www.mjjxsw.gov.cn/art/2024/8/29/art_41353_4993717.html
4.陈燕萍:扎根司法领域30年让法律有温度陈燕萍:扎根司法领域30年 让法律有温度 陈燕萍带青少年参观法院。资料图片 千千万万个中国人记住了这张笑脸。一位平凡朴实的中年女性,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和春天般温暖的微笑。代表中国法官的陈燕萍精神,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 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八大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8/09/id/3506252.shtml
5.手杜爱萍:希望我的学生都成为有温度的法律人“我希望,我的学生们都能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杜爱萍在获评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后说道。 杜爱萍是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云南省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昆明市呈贡区第四届人大代表。多年来,杜爱萍立足讲台,面向社会,培育万千法律学子,走在法治志愿服务最前列,努力让法治之光照亮妇女儿童https://www.ynnu.edu.cn/info/1102/30143.htm
6.“宪”启民心,“法”有温度!这场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了最基层12月2日上午,贺州市司法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贺州市分行等有关部门到八步区信都镇北津村开展“宪法进万家 北津新风尚”宣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走进日常生活,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宪法意识,进一步做好法治促基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http://www.gxhzxw.com/html/226/2024-12-02/content-115191.html
7.美国总统拜登能赦免其子是否说明美国法律是有温度而不是冰冷死板现在很多事儿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张三做了ABCDE五件事你怎么评价 你得先说张三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 要不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20504409/answer/47342231426
8.李君:在法律的温度里实现人生的信念做一个能温暖他人的律师,离不开一个有温度和力度的团队。李君作为高级合伙人的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始创于1995年,系省直属大型综合性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是国家司法部门批准成立的海南最早的从事国内外经济法律服务为主的综合性大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首批取得司法部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从事证券法律业务资格的律https://www.ftpol.com/news/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