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概念与特征本质试题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度的法律D.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3.在阶级对立社会中,法的本质属性首先是指(C

)o

A.统治阶级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B.物质生活条件以外的其他因素

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

.法的强制性

4.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o

A.统治阶级的意志B

.阶级斗争状况

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历史传统

第二章法的概念

1.我国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属于(A)。

5.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

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

这表明

法具有(A)。

A.规范性的属性BC.概括性的属性

6.法的规范性是指(ABC)。连续性的属性.效率性的属性

A.法对人们行为的指导作用

B.法向人们提供一个评价是非的标准

C.法为人们提供一个行为模式

D.法总结和概括统治阶级的胜利成果

A.社会生产力水平B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全体社会的共冋意志D

.执政党的意志

9.“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句话的含义是指(

C)o

A.法是统治者团体意志的体现

B.法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C.法首先和主要是执政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是国家政权意志的体现

10.法调整的对象是(A)o

A.行为关系B.思想社会关系C.意志关系D

.各种社会资源

11.“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是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马克思

这句话的含义是(AB)o

A.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B.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法不反应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反映经济关系的要求

D.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12.法的形式特征包括(ABCD)o8.法的更为深层次的本质是(B)

A.宪法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中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

B.在我国,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所制定的法律

23.法的统一性意味着(ABD)。通常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总的法律体系各个法律之间的根本原则是一致的

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都由中央立法予以调整

一国法律体系内部各个规范之间不能相互矛盾24.法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作为自己的主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法属于(范畴。

A.实然B

.应然

C.未然

实然是指客观条件存在时,某种结果就会出现。或然是有多种可能发生应然是指

C.法的现象体现法的外部联系,依靠感官就能感觉出来

D.法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表现,但法不是以意志为基础而是以社会为基础的A.法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以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D.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3.法所体现的意志的内容是由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这意味着(

法具有客观性

立法应注意现实的经济条件法应随经济条件的发展而发展法不是以意志为基础的

ABCD)。A.

B.C.

D.

14.国家通过制定、认可两种方式产生法,法在形式上表现为(

A.成文法BC.习惯法

习惯.判例法

AC)。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必然存在法B.只要有人类社会就必然存在社会规范

C.法是所有社会规范的综合

D.法只是社会规范中的一种16.

法的强制力具有的特点是(

CD)。

A.直接性B.或然性间接性

.潜在性

17.一般而言,法产生的主要方式包括(BD)。C

A.生成18.下列诸项中属于法的非本质属性的是(

A.国家强制性B.规范性C.阶级性

19.经济以外的因素对法也有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包括(

ABCD

A.宗教

B.道德

C

20.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是法的(

.制定

默许

认可

ABD)。预测性

.社会文化D)。

或然

O

二、名词解释

1.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

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和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的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

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规范性是指法属于社会规范范畴,法律规定了一种行为标准、模式、方向,以便人们

遵循。法的规范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第二,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第三,法是反复适用的。

3.法的统一性是指各个法律之间在根本原则上的一致,其次是指除极特殊的情况外,一个国

家只能有一个总的法律体系,且该法律体系内部各规范之间不能相互矛盾。

4.法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所有国家机

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法。任何人的合法行为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

的违法行为也都无一例外地受到法律制裁。

5.法的国家强制性是指,从终极意义上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的。但是国家强制力并非保证法实施的惟一力量,法的每一个实施过程、每一个法律规范的

实施并非都要借助国家的系统化的暴力。

三、简答题

1.⑴在古代文献中,“法”除了与“刑”通用外,也往往与“律”通用。在秦汉时期,

“法”与“律”同义。清末以来,“法”与“法律”是并用的。在现代汉语中,法律有广、

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法律”是指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⑵在西方,广义的“法”和狭义的“法律”分别加以表达,“法”兼有“权利”、“公平”、“正义”的含义,指的是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正义原则和道德公理,而法律则指由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

具体行为规则。

2.⑴从立法者的角度定义,认为法是某种意志或命令。⑵从司法者的角度定义,认为

法是法官的判决。⑶从守法者的角度定义,认为法是约束行为的规范。⑷从法的作用的角度定义,着重说明法的工具性。

3.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和条件

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的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

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上述定义揭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法与统治阶级的内在联系;法与国家之间的必然联系;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因果联系;法的主要目的、作用和价值;法的主体内容和调整机制。

4.⑴法是“意志”的体现或反映。法是人们有意识活动的产物。⑵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统治阶级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⑶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法所

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代表着整个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⑷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意志本身不是法,只有被“奉为法律”才是法。“奉为法律”意即经过国家机关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客观化为法律规定。

5.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也可以说,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这两种说法意思是一致的,因为

THE END
1.法律基本知识法则之网民生之舵一、法律基本知识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保护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法律基本知识,并探讨其内容。 二、法理学基础 作为研究法律的科学理论基础,法理学涉及到对法律本质、性质、目的等方面的分析。这包括对正义原则、平等原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3619.html
2.国家司法考试《国际私法》讲义:国际私法名词解释国际私法名词解释: 1、法律的域内效力 是指一国法律所具有的及于其管辖领土内一切人、物和行为的效力,它主要表现了国家的属地优越权。 2、法律的域外效力 一国法律在制定者管辖领土以外尚能发生的效力,它常常体现为国家的属人优越权。 3、国际私法的定义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839.html
3.委托辩护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导读:委托辩护名词解释的定义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方委托别人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在同一个时间里面,一个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最多可以委托两名辩护人。 https://www.64365.com/zs/1011450.aspx
4.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32132
5.法律的定义(卢梭)(名词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法律]伪造有价票证罪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IEEELAN标准主要定义了802.X协议族,其中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为802.4。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1762年出版的半论文、半小说体裁的著作()是卢梭的代表作。 A. 《爱弥儿一一论教育》 B. 《儿童https://www.shuashuati.com/ti/1d0a74cd5a564bc2a843e22e0eaf09d3.html?fm=bdf5fc23002e53413636a761d1041720f8
6.国际经济法网2、本案如何适用法律? 3、根据原合同所订的CIF香港条件,50吨小蘑菇已由A公司验收合格并开具了“验收认购书”,如果B公司即刻装船交运,其后发现货物变质的损失,应有A公司还是B公司负责? 4、本案中50吨小蘑菇变质的损失应有谁承担? 国际经济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25分) 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8917.htm
7.立法语言的用处与用法实现立法语言规范化。完善立法技术规范的关键是讲好法言法语,实现立法语言规范化。法律文本应减少使用政策性语言,表述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时,须转化为法律语言。有的法律条文中存在习惯说法、专业表述,要进行解释说明。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立法文本,增设名词解释条款的数量,对一些比较晦涩的术语,作通俗化解释。 http://e.mzyfz.org.cn/paper/1866/paper_49915_10439.html
8.立法解释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分享的法律知识话题就是关于立法解释的问题,当人们在生活、工作、网络中时常会遇到不同的法律问题,接下来就法构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具体分析。如果涉及到法律的复杂性,建议您咨询律师,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法律意见,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立法名词解释https://www.fljg.com/baike/545816.html
9.用户隐私政策与服务条款十、定义和名词解释。 一、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您的个人信息 前言: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具体的关于个人信息的定义以及本隐私政策将涉及到的个人信息,将通过本隐私政策如下具体内容的阐述以及第十章节的定义和名词解https://app.dxy.cn/html/agreemen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