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政学人名词解释合集(二十八)

国际海事组织作为联合国特别机构,旨在通过合作促进航运安全,提高航海效能,防控船舶对海洋的污染。理事会是国际海事组织的重要决策机构,由两年一度的大会选举产生。11月27日至12月6日,国际海事组织第33届大会在伦敦召开,来自其成员国、联系会员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共计1700余人以现场和线上方式参会。

2.欧佩克+/OPEC+(OrganizationofthePetroleumExportingCountriesPlus)

“欧佩克+”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以俄罗斯为首的十余个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2019年7月2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签署《合作宪章》,加速推动“欧佩克+”的合作机制实现长期化。据拉美社迪拜12月2日报道,巴西总统卢拉2日在迪拜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确认巴西将加入“欧佩克+”联盟。

4.《人工智能法案》(AIAct)

《人工智能法案》将适用于任何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的产品或服务。该法案根据4个级别的风险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分类,从最小到不可接受。风险较高的应用程序,例如招聘和针对儿童的技术将面临更严格要求,包括更加透明和使用准确的数据。12月8日晚,经过36个小时艰难谈判,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27个成员国的谈判代表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该法案将成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监管法规,为用法律监督ChatGPT等目前流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5.阿根廷休克疗法

12月12日,阿根廷新任经济部长路易斯·卡普托公布了一系列在外界看来十分激进的经济新政以应对经济衰退、赤字高企、通胀恶化困局,包括削减多种公共支出、将政府部门由18个减少至9个、降低政府对能源和交通的补贴、停止新建公共工程招标、临时提高进口税和非农业出口预扣税等。同时,新政府将把阿根廷比索官方汇率从当天收市时的365.5比索兑换1美元左右的水平大幅调整为800比索兑换1美元,并放松进口管制。这一举措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失业率上升,引起收入分配不均加剧等问题,其政策实施也离不开政治领导人的坚定意志和公众支持。不过,对米莱政府而言,眼下应对经济新政给阿根廷经济带来的巨大震荡恐怕才是当务之急。

6.两国方案

“两国方案”,是指建立一个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一方案实现的重要条件,是巴以双方秉持“土地换和平”的原则,通过让步某些土地的所有权,换取持久公正的和平。

2023年12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3票赞成、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第2720号决议。决议重申安理会坚定不移地致力于“两国方案”的愿景,强调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下统一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重要性。当天,美国和俄罗斯对这项由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提交的决议草案投了弃权票。联合国秘书长古铁雷斯呼吁道,国际社会必须用一个声音说话,承诺用实际行动支持“两国方案”,人道主义停火是结束加沙持续噩梦的唯一途径。

理论考研类

1.集体安全理论

集体安全是国际社会设想的以集体力量威慑或制止其内部可能出现的侵略者和侵略行为的办法来保护每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的一种安全保障体系。“一国为大家,大家为一国”(Oneforall,andallforone)是集体安全的口号。集体安全的假想是所有国家保证所有国家的安全,所有国家对付一个国家(allforall,allagainstone)。保护一国安全就是保护大家的安全,即安全共享;当一个国家受到安全威胁或侵略时,其他所有国家应像保护自己一样反对侵略者,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即风险共担。集体安全强调的是安全和风险的普遍性。

2.自然法(naturallaw)

自然法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公正至上。自然法是整个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3.国际机制理论

4.2023从都国际论坛(2023ImperialSpringsInternationalForum)

从都国际论坛创办于2014年,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澳中友好交流协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世界领袖联盟联合举办的国际性会议,是中国境内重要的民间外交及国际交流平台。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世界和平、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各领域的重要议题,推动区域和全球合作,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交流的新型高端平台。2023年12月4日,“2023从都国际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主题为“多边主义:更多交流、更多包容、更多合作”。

5.哈尔斯坦主义

联邦德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所实施和推行的外交政策。哈尔斯坦在1955年9月提出西德对东德关系的外交政策主张和原则,被称为哈尔斯坦主义。该政策同美国对苏联、东欧实行“遏制”政策和“解放”政策相适应,拒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特别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波兰之间的奥得——尼斯边界线,拒不承认民主德国和波兰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60年代末期,联邦德国的国外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哈尔斯坦主义存在的基础逐渐瓦解。1969年社会民主党上台后,宣布推行新东方政策,哈尔斯坦主义失灵。

6.预防性外交

7.联大第2758号决议

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是于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第1976次全体会议上,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表决的决议。该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主要内容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8.边缘地带理论

美国地理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学说。他认为边缘地带在经济上、人口上都超越心脏地带。边缘地带理论可以概括为:谁(以武力或是和平方式)统一或整合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边缘地带,谁就掌握了世界最有潜质的地区;谁掌握了世界最具潜质的地区,谁就能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谁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谁就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超强有力的挑战者。“边缘地带论”是马汉的“海权论”与表金德的“陆权论相结合的产物。但其实质上却是海权论的延伸和发展。所谓“边缘地带”可以视为海洋强国进入欧亚大陆的前沿阵地和遏制大陆强国向海洋扩张的缓冲地带。

9.《洛迦诺公约》

《洛迦诺公约》是1925年,欧洲国家为解决地区安全问题而签订的条约。一战之后如何避免欧洲再次爆发大战,确保各国安全成为焦点议题。在这种背景下,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捷、波7国代表在洛迦诺举行会议。在会议中,各与会国达成妥协。同年12月,在伦敦签署《洛迦诺公约》。公约的签署从形式上保证了法国的国土安全,但由于英国的反对,公约对波兰和捷克与德国的边境不予保护,使得法国的威信大受影响,地位进一步下降。同时对这两国与德国的边界不予保护实际上是鼓励德国向东扩张。洛迦诺会议暂时调整了西欧各国的关系,同时恢复了德国在欧洲的大国地位。

1.松绑(leashloosening)

“松绑”是比起既有研究更能解释次级盟友讨价还价行为的一个新的联盟管理战略。“松绑”并不尝试脱离霸权国的控制,只尝试减少其影响力,意在谋求行动的自主性而非在国际体系中创造新的权力的一极。如果这种政策取得成功,就可以通过赋予次级盟友在协商中更大的决策权来降低他们面临的被牵连的风险。“松绑”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拖延战术,从而抑制庇护国单方面参与次级盟友反对的对抗的能力。根据次级盟国试图与其庇护国保持距离的行为是发生在联盟内部还是外部,可以进一步区分“脱缰”与“松绑”。

2.中立纳入(impartialenmeshment)

“中立”是指一个区域实体“平等对待包括大国在内的所有行为体,在它们之间的冲突中不偏袒任何一方,并为它们提供一个合适的氛围,以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纳入”的概念指的是“与一个国家接触的过程,使其深入参与国际或地区社会,将其包裹在一个持续交流和关系的网络中,以实现一体化的长期目标”。区域实体通过缓和物质领域的严重权力对抗,引导有关国家进行区域合作,这是中立纳入的特点。中立纳入意味着一个地区实体要积极地与其他国家合作,而不是被动地不站在两个大国中的任何一方。

3.国家实力综合指数(CompositeIndexofNationalCapability)

国家实力综合指数由美国政治学家J.DavidSinger在1963年提出,被认为是衡量国家能力中最知名和最公认的方法。Singer设定了国家总人口比例TPR、城市人口比例UPR、铁与钢变量比例SPR、主要能源消耗比例ECR、军事支出比例MER、军事人员比例MPR这六项基础分值。CINC的具体数值为以上六项比例总和的平均值,每个国家在世界总体情况中的占比,则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4.情感依赖(Emotionalattachment)

情感依赖指的是个人与一个对象或一个群体,或与政治实体之间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情感联系。情感依恋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它们可以被显性或隐性地表示。其次,依恋的表达的强烈性取决于个体所处环境。第三,个体是多样化的:他们对政治实体的情感依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将取决于国际组织的特征。

5.人口老龄化(populationageing)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6.第二次冷战SecondColdWar(SCW)

第二次冷战是指,冷战结束以后在对立的地缘政治集团之间再度发生的政治与军事紧张局势。本文认为,在当前中美竞争中,由于美苏冷战中后期以来不断加深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经济已经深度相互依存,冷战前中期那种边界分明的阵营对抗早已消失。因而,用冷战类比当前中美竞争是不恰当的。中美竞争和美苏冷战可以视作一段较长历史中的不同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是其他国家在挑战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7.角色冲突(roleconflict)

角色冲突是指由于角色与他人所期望的不一致,或者角色承担者对原有角色的理解产生变化,而在其内心产生的一种矛盾与冲突。在象征互动主义(symbolicinteractionism)中,“角色”概念既可以表示现有群体的社会地位,也可以指未来可以获得的社会角色类型;同时,角色具有关系性和行动导向,和相应的对立角色交汇,告诉自己和他人某人在特定角色的参数和期望下可能如何行动。而他人的期望至关重要,因为所有行为体都需要其他人接受他们对现有角色(或新角色)的扮演。如果角色与他人所期望的不匹配,或者自己对原有角色的理解产生变化,则可能出现角色冲突(roleconflict)。

8.包容性制衡(inclusivebalancing)

包容性制衡寻求将制衡目标纳入到制度中,并利用规范和规则约束其行为。包容性制衡有助于消除目标国的疑虑,管理目标国对制衡国意图和日益增长的权力的怀疑,进而促进制衡国与目标国的合作,实现共同利益。

9.强制外交(coercivediplomacy)

国家间强制外交是国际关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强制外交作为一种以武力威胁为主要手段的政策工具,是国家和联盟等政治行为主体可能采取的外交方式,归属于安全研究的范畴。对于强制外交的概念框架和政策工具实质,美国和西方学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美国等西方强国把强制外交作为一种外交政策工具,用于要求对手停止军事和政治行动,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违禁品,以及拆除核设施与停止铀浓缩,甚至是推动政权更迭和颜色革命。总体而言,强制外交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外交政策工具。武力虽然是解决国家间冲突的终极手段,但计算成本-收益,却很难在所有条件下称得上是最佳手段。强制外交是国家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以非全面战争方式解决问题的一种特殊外交形式,常常表现为武力与外交的一种临界状态,即在不放弃武力威胁但又试图不进入全面冲突的情况下进行外交强制,从而使对手改变其行为。

10.制度重叠(Institutionaloverlap)

11.瓦森纳协定(WassenaarArrangement)

《瓦森纳协定》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全称为《关于常规武器与两用产品和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协定》(TheWassenaarArrangementonExportControlsforConventionalArmsandDual-UseGoodandTechnologies),共有包括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40个成员国。协定于1996年5月12日于荷兰瓦森纳由33个国家签署。该协定也未正式列举被管制国家,只在口头上将伊朗、伊拉克、朝鲜和利比亚4国列入管制对象。中国和以色列不是缔约国,但出售技术时,仍受到缔约国向非缔约国出售限制货品或技术的报告审核限制。“瓦森纳协定”虽然带有军事性质,但是仍是一个十分松散的组织,其成员国保有的权力自由度较大,可参照共同的管制扩散原则和清单自行决定实施出口管制的措施和方式,自行批准本国的军火许可,即所谓的“各国自行处理”原则。

12.“蓝太平洋”战略叙事(The“BluePacific”StrategicNarrative)

“蓝太平洋”是一种身份叙事,建立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以来对海洋作为一种统一力量的理解之上。事实上,太平洋人民历来认为他们的世界是通过海洋相连的。海洋在定义太平洋特征和构建区域主义方面的重要性并非新鲜事,其是创建区域机制的核心理由,也在后来构成太平洋岛国论坛于2014年提出的太平洋区域主义框架的基础。“蓝太平洋”叙事中使用“大陆”一词旨在将太平洋岛国定位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大陆”,而海洋连接着“文化、身份、资源和发展愿景”。

13.西巴尔干(WesternBalkans)

“西巴尔干”在1998年由欧盟首次提出,是欧洲当局区分出的一组国家,与那些已经加入欧盟(希腊),或在加入欧盟方面取得更快进展(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斯洛文尼亚)的其他巴尔干或东南欧国家进行区分。克罗地亚最初被认为是西巴尔干国家,直到2013年加入欧盟后才被排除出这一序列。目前,西巴尔干的概念涵盖以下六个国家和地区:阿尔巴尼亚、波黑、黑山、北马其顿、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地区。

THE END
1.法律基本知识法则之网民生之舵一、法律基本知识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保护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法律基本知识,并探讨其内容。 二、法理学基础 作为研究法律的科学理论基础,法理学涉及到对法律本质、性质、目的等方面的分析。这包括对正义原则、平等原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3619.html
2.国家司法考试《国际私法》讲义:国际私法名词解释国际私法名词解释: 1、法律的域内效力 是指一国法律所具有的及于其管辖领土内一切人、物和行为的效力,它主要表现了国家的属地优越权。 2、法律的域外效力 一国法律在制定者管辖领土以外尚能发生的效力,它常常体现为国家的属人优越权。 3、国际私法的定义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839.html
3.委托辩护名词解释定义是什么?导读:委托辩护名词解释的定义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方委托别人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在同一个时间里面,一个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最多可以委托两名辩护人。 https://www.64365.com/zs/1011450.aspx
4.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232132
5.法律的定义(卢梭)(名词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法律]伪造有价票证罪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IEEELAN标准主要定义了802.X协议族,其中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为802.4。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1762年出版的半论文、半小说体裁的著作()是卢梭的代表作。 A. 《爱弥儿一一论教育》 B. 《儿童https://www.shuashuati.com/ti/1d0a74cd5a564bc2a843e22e0eaf09d3.html?fm=bdf5fc23002e53413636a761d1041720f8
6.国际经济法网2、本案如何适用法律? 3、根据原合同所订的CIF香港条件,50吨小蘑菇已由A公司验收合格并开具了“验收认购书”,如果B公司即刻装船交运,其后发现货物变质的损失,应有A公司还是B公司负责? 4、本案中50吨小蘑菇变质的损失应有谁承担? 国际经济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25分) 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8917.htm
7.立法语言的用处与用法实现立法语言规范化。完善立法技术规范的关键是讲好法言法语,实现立法语言规范化。法律文本应减少使用政策性语言,表述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时,须转化为法律语言。有的法律条文中存在习惯说法、专业表述,要进行解释说明。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立法文本,增设名词解释条款的数量,对一些比较晦涩的术语,作通俗化解释。 http://e.mzyfz.org.cn/paper/1866/paper_49915_10439.html
8.立法解释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分享的法律知识话题就是关于立法解释的问题,当人们在生活、工作、网络中时常会遇到不同的法律问题,接下来就法构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具体分析。如果涉及到法律的复杂性,建议您咨询律师,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法律意见,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立法名词解释https://www.fljg.com/baike/545816.html
9.用户隐私政策与服务条款十、定义和名词解释。 一、我们如何收集和使用您的个人信息 前言: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具体的关于个人信息的定义以及本隐私政策将涉及到的个人信息,将通过本隐私政策如下具体内容的阐述以及第十章节的定义和名词解https://app.dxy.cn/html/agreemen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