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之债的概念和特征

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性质,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在抽象层面,税收法律关系是债务关系;在具体的层面,税收实体法律关系是债务关系,税收程序法律关系为权力关系。也就是说,在法技术的层面,税收实体法律关系是一种债务关系,如果在这一种意义上认识税收的税收就是一种公法之债。

所谓税收之债,就是指作为税收债权人的国家请求作为税收债务人的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律关系。在这一法律关系中,国家是债权人,国民(纳税人)是债务人,国家享有的权利是请求国民履行纳税义务,国民(纳税人)的义务是应国家请求而履行纳税义务。广义的税收之债包括税收债权和税收债务,狭义的税收之债,一般仅指税收债务。

(二)税收债法的概念税收债法是规定税收债权债务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把税收视为一种公法上的债,调整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规范实际上就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因此,从广义上来讲,税收债法相当于税法。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讲,一般把税收征纳实体法律关系界定为债务关系,而把税收征纳程序法律关系界定为权利关系。因此从狭义上来讲,税收债法相当于税收征纳实体法。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本章均在狭义的意义上来使用税收债法的概念。

私法之债中也有法定之债,如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侵权之债等,税收之债与他们的区别主要有:(1)债之关系主体不同:税收之债的主体具有高度特定性:其债权人为国家,其债务人为富有纳税义务的税收只啊无人,私法中法定之债的主体为普通民事主体,虽也有一定的特定性,但远不如税收之债主体的特定性强;(2)债权实现方式不同:税收之债成立以后,通过专门的机关依据法定的成像鼓来具体征收,在法定情形下,征税机关可以通过公权力来强制实现债权,而司法中法定之债的实现则没有法定的程序和固定的模式,可以通过双方合意而实现,也可以通过诉讼程序来实现,债权人不能通过自理强制实现其债权;(3)债之关系主体的地位不同:税收之债中,征税机关与税收债务人所拥有的资源和享有的权利(权力)是不同的,征税机关享有事实上的优越地位,而在私法中法定之债的主体间,则不存在这种不平等,双方所拥有的资源与权力是相当的。

(三)税收之债是货币之债税收之债原则上以货币为给付(个别税收之债以给付实务的方式来履行),在性质上属于种类之债,而非特定之债,由此决定了其一系列与特定之债不同的特点:(1)因税收之债的标的物为货币,因此,在交付之前不能与税收债务人拥有的其他货币分开,其所有权不可能于债成立时即由当事人约定转移于债权人;(2)税收之债通常不会发生履行不能的问题;(3)税收之债只有在标的物特定以后才能实际履行。

(四)税收之债是单务之债按照债之关系主体双方是否互享债权、互负债务,可以把债非为单务之债与双务之债。税收之债属于单务之债,税收债权人只享有债权而不负债务,税收债务人只付债务,而不享有债权。税收债务人履行其债务以后,不能请求税收债权人为对待给付,也不能请求税收债权人为某种利益之返还。

(五)税收之债双方当事人法律权利具有不对等性由于税收之债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为公平、及时地实现税收债权,税法赋予了税收债权人较多的权利,致使双方当事人在“武器”上不对等。税收债权人或作为其代表的征税机关享有单方面的税基调整权、税收保全权、税收强制执行权以及在税收的征收和管理的过程中所享有的一系列管理的权利。而这些单方面的权利在私法之债中是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曾享有的。在税收之债关系中,当双方当事人发生冲突时,法律也是优先承认税收债权人及其代表机关所做出的行为的效力,税收债务人所享有的大多是事后的救济权利,如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等权利。

[1]关于税收实体法的flavor钢框架,已经有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如刘小兵的《中国税收实体法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但该书并不是完全从税收征之债角度来重塑税收征纳实体法的体系。[2]参见翟继光:《财税法原论》,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362—368页。

THE END
1.法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法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似花非花 2024-09-22 21:53:43 推荐回答 似花非花 2024-09-23 10:45:27 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特征是相比于其他主体而言的,相比于思想意识、政治实体,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有其规范性和概括性。就社会规范https://m.yyk.iask.sina.com.cn/q/OmCF7XVEkUx.html
2.宪法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律师普法宪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注重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基本任务和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原则、国家政权组织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二、宪法的基本特征: 1、宪法规定了国家制度https://www.110ask.com/tuwen/6286176664558576005.html
3.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ppt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ppt,* (2)法是“统治” 阶级意志的反映。 (3)法是统治“阶级”的 意志的反映。 (4)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2.法律所体现的意志的内容是由特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105/147473476.shtm
4.2020注会《经济法》高频考点:法的概念和特征2020注会《经济法》高频考点:法的概念和特征 2020年注会备考开学季,抢跑2020!!! 2020年新一轮的注会备考已经开始,北京注协培训网CPA专业团队老师为考生整理各科目高频考点。本文是关于2020年注会 《经济法》中的重要知识点“法的概念和特征”: 法的概念和特征(理解)http://www.bicpaedu.com/cpazhidao/20191112/47262.html
5.2023考研法硕法理学简答题:法的价值的概念和特征法律硕士专业课,想要学好!必须在基础阶段就应该牢固知识。接下来,小编为帮助备考2023法硕考生,在专业课知识复习中,学得又好有快,特意为大家分享-法硕法理学简答题:法的价值的概念和特征,供考生参考。 2023考研法硕法理学简答题:法的价值的概念和特征 https://bj.wendu.com/zixun/zhuanshuo/26213.html
6.法和法律的概念法的本质和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导性规范1、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律的概念 在法学上,法和法律有时有严加区分的必要,法指前面所讲的特殊的规范体系,而法律则指法的渊源之一或泛指法的表现形式。 (二)法的本质和特征 https://blog.csdn.net/m0_56501550/article/details/125030286
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5.1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1] 1.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2.1万播放 06:21 [2] 1.2行政法的发展趋势 1.1万播放 13:23 [3] 1.3行政法的概念与渊源 1.0万播放 11:26 [4] 1.4行政法律关系 8626播放 12:33 [5] 1.5行政法的发展 7015播放 20:24 [6] 2.1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PGVEEHS4H&mid=TGVEEIAIP
8.法和法律的概念本质特征新财会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 1.本质 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不是社会各阶级的意志的体现,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也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https://www.xincaikuai.com/html/2020/wenda_1007/14.html
9.国际贸易法的特征和概念是什么?国际贸易法规国际贸易法在当下越来越发达的世界贸易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大律师网小编本期将为您整理介绍的“国际贸易法的特征和概念是什么”,希望能够对您的工作生活有所帮助。 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 国际贸易法(international trade law)是调整不同国家之间商品交易关系及附属于这种交易关系的其他关系,即国际商品货物运输、保https://www.maxlaw.cn/changshi/gjmyfg/gjmyfdtzhgnssm.html
10.「合资企业法」合伙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合伙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合伙企业是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特征:从事较为固定的营利性活动。组织形式的持续存在性。不具有法人资格。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具有人合的团体性。https://www.dongao.com/wdzt/zckjs_hzqyf_3932736/
11.《法理学》第一章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一、法的概念和特征 1.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以权利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的概念应从五方面来掌握:(1)从实施主体来讲,法是由国家制定的,同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1189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