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主体性质构成要件标的和标的物

民事法律行为主体、性质、构成要件、标的和标的物

民事行为主体、客体和民事行为能力

一、民事法律行为主体和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法律行为主体依法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以其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立通过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

法人、非法人组织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客体

民事法律行为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民事权利客体范围:1.物;2.行为;3.智力成果;4.有价证券;5.权利;6.非物质利益。

三、民事行为主体的保护方法

保护民事权利的措施,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又称国家保护,指权利人通过法定程序请求国家对其权利进行保护。

公力救济,是以民事责任作为中介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原来正常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实现受到阻碍和干扰,从而产生民事责任法律关系。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便行使公权力强制责任人承担第二性的义务,以对正常的民事法律关系加以补救。

除了民事性质的停止侵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十种责任形式之外,还可以采用训诫、收缴财物或非法所得、罚款、拘留、判处刑罚等行政和刑事性质的保护方法。

四、民事行为的主体平等性

我国公民民事权利的平等性,主要表现为:

1.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职业,政治态度、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职务高低、财产状况和居住年限等方面有何差异,但他们在民事权利方面都是平等和无区别的。

2.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资格平等地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不受有无行为能力的限制。

3.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其合法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都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通过法律手段制裁违法行为人,给公民合法民事权益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

1.当事人:即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

2.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单方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完成,法律行为既告成立;双方或多方法律行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时法律行为方告成立。

3.标的须确定并且可能:标的的确定,指关于标的表示须达到能被具体认定的程度。标的可能,指标的在客观上须具有实现的现实性。

4.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重要条件。

5.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这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条件。

此外,特殊成立要件是成立某一具体民事行为除一般条件外的其他特殊事实要素。例如,在有因行为,原因欠缺法律行为不成立,原因就成了特别要件。在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物之交付就是特殊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在交付完成前不成立。

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为《民法典》所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实行为;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为特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第一,法律性。法律行为是法的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可以用法律进行评价的人的行为,由此区别于一般的社会行为。

第二,社会性。法律行为作为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法律行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或一个方面。

第三,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行为,具有意志性。法律行为是人所实施的行为,受人的意志所支配。反应了人们对一定的社会价值的认同,一定利益和行为结果的追求以及一定的活动方式的选择。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一)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所需的意思表示构成。(二)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的标准是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构成。(三)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义务是否要求对方给付对价。(四)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以交付实物为条件。

民事法律关系多多少少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吃饭建立的买卖合同,被人撞伤无形中的侵权责任等等等不甚枚举。

什么是标的和标

标的,一般是指已经签订合同的两方必存在的各种义务、权利等关系。也就是说,要想合同能够成立并且具有法律效应,标的是一定要具备的。它的种类主要可以分为行为、财产。其中行为又可以细分为不作为和作为。财产则能分为权利、物。

标的物,通常是指合同中双方在义务和权利共同指向的对象。它常出现于各种商业交易合同中。标的物一般指的是在合同内容中所特指的商品和物体。

两者如何区分?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大家能够对于标的、标的物有更明确的了解。比如当人们租房时,通常会和房东签订租赁合同。在这份合同中,用于租赁的房子就是标的物,而标的就是合同中所确定的租赁关系。两者不是共同存在,虽然标的、标的物均因合同而存在,但标的是一个合同能够生效的必备品,而标的物则可不存在。例如,在劳动合同中,员工与公司之间存在的劳务关系就是标的,标的物则不存在。

THE END
1.税收法律责任税收法律责任,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及其他行为主体因实施税收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定不利后果,是法律责任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 目录 1税收法律责任的特点 2税收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3税收法律责任的种类 4税收法律责任中的行刑衔接问题 税收法律责任的特点 https://baike.kuaiji.com/v373111745.html
2.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三)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1.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 2.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四)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 1.行政赔偿请求人 2.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五)行政赔偿程序 1.行政赔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2.行政先行处理程序 3.行政复议程序 4.行政诉讼程序 5.行政赔偿的追偿程序 (六)行政赔偿的方式和标准 1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3.法律主体分类大全11篇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法律主体分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一、法律监督内部关系的概念 “法律监督内部关系”一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指法律监督各项权能之间的关系。法律监督各项权能共同构成法律监督职能,是法律监督职能https://www.fabiao.com.cn/haowen/40663.html
4.《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5.法律基础知识概览79.犯罪构成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犯罪客体 C.犯罪客观方面 D.犯罪主观方面 80.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A.时事新闻 B.违禁作品 C.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D.法律、法规 81.根据公司的外部控制关系的不同,可将公司分为()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175591
6.从法律构成要件角度谈非法客运的认定与分类判断某个行为是否构成非法客运,应当具备下列法律构成要件: 一是违法行为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这里的自然人,是指符合《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年龄及精神、智力状态的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按《民法典》的规定予以认定。 二是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客运经营的行为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313030746064282640.html
7.《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2.△○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 3.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犯罪 4.△教师的犯罪 5.○与幼儿园有关的员外人员的犯罪 第三节 刑罚 要点: 1.刑罚概说 2.△我国刑罚的种类 3.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六章 幼儿园安全管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幼幼儿园安全事故的性质、主要表现与分类, 掌握幼儿伤害事故的处理的措施与程序,知道https://xqjy.snsy.edu.cn/info/2202/4283.htm
8.行政处罚法讲解(一)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行政违法通常不考虑主观要件,只以结果论。 1、应受处罚行为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政法)的行为,主要是违反义务的行为。 2、应受处罚行为是由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公民要达到委托年龄且精神状态正常。 3、上述违法行为必须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受到处罚的行为http://www.danfeng.gov.cn/zdzl/rdzd/fcdf/hzzf/12304.htm
9.张万军教授关于H某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审查起诉阶段法律辩护人认为犯罪嫌疑人H某的行为不符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构成要件,具体事实与理由如下: 一、法理之辨:深刻理解与掌握相关刑事法理是对本案准确定性的前提条件 处理刑事案件,不仅要有法律依据,也要有法理的依据。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理论的发展,掌握最新的刑法理论,运用刑法理论思维为刑事案件定性提供解决方案和理论依据。https://www.zwjkey.com/qinbananli/bianhuciji/2024-03-19/11758.html
10.自考法理学05677串讲资料:法律行为责任和制裁知识点二法律行为的种类 按照法律部门的不同所作的分类:宪法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刑事法律行为、行政法律行为、经济法律行为、诉讼法律行为等。 (一)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和中性行为 1、划分依据:根据行为与法律的要求是否一致。 2、合法行为:是指人们的符合法律要求的行为。 https://www.zikaosw.cn/news/9334073.html
11.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随着现在社会越来越好,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严格,对于违反法律的人会给出很严重的处罚,那么对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首先是要认定主体,然后再来认定违法的哪些法律实事,再来看有哪些损失等等,那下面就来听听小编的看法。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https://www.lawpa.cn/changshi/34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