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法律咨询百科

法律关系是生活中很常用的一种关系,比如夫妻关系就是属于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它的主体,法律关系主体又由多个部分构成。那么,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下文是找法网小编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详细介绍,请您继续阅读了解。

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主体种类

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自然人)。这里的公民既指中国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这主要包括三类:

(1)各种国家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

(2)各种企事业组织和在中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3)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这些机构和组织主体,在法学上可以笼统的成为“法人”。其中既包括公法人(参与宪法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的各机关、组织),也包括私法人(参与民事或商事法律关系的机关、组织)。中国的国家机关和组织,可以是公法人、也可以是私法人,依其所参与的法律关系的性质而定。

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社会组织,以我国有关法律以及我国与有关国家签证的条约为依据,也可以成为我国某些法律关系的主体。

5、合伙。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主体能力

公民和法人要能够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就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即具有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

(一)权利能力。

1、又称权义能力(权利义务能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资格。它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的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

2、公民的权利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首先,根据享有权利能力的主体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的权利能力。前者又称基本的权利能力,是一国所有公民均具有的权利能力,它是任何人取得公民法律资格的基本条件,不能被任意剥夺或者解除。后者是公民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的法律资格。这种资格并不是每个公民都可以享有,而只授予某些特定的法律主体。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资格,就是特殊的权利能力。

(2)其次,按照法律部门的不同,可以分为民事权利能力、政治权利能力、行政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诉讼权利能力等。这其中既有一般权利能力(如民事权利能力),也有特殊权利能力(政治权利能力、劳动权利能力)。

(3)法人的权利能力没有上述的类别,所以与公民的权利能力不同。一般而言,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法人成立时产生,至法人解体时消灭。其范围是由法人成立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决定的。

(二)行为能力。

1、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2、公民的行为能力是公民的意识能力在法律上的反映。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其标准有二:

(1)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

(2)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此,公民是否达到一定年龄、神智是否正常,就成为公民享有行为能力的标志。例如,婴幼儿、精神病患者,因为他们不可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所以在法律上不能赋予其行为能力。

3、公民的行为能力不同于其权利能力。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这表明,在每个公民的法律关系主体资格构成中,这两种能力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

4、公民的行为能力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分类,是根据其内容不同分为权利行为能力、义务行为能力和责任行为能力。

(1)权利行为能力是指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行使权利的能力。

(2)义务行为能力是指能够实际履行法定义务的能力。

(3)责任行为能力(简称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它是行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

5、公民的行为能力问题,是由法律予以规定的。世界各国的法律,一般都把本国公民划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

6、法人组织也具有行为能力,但与公民的行为能力不同。表现在:

(1)公民的行为能力有完全与不完全之分,而法人的行为能力总是有限的,由其成立宗旨和业务范围所决定。

(2)公民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并不是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却不一定同时具有行为能力,公民丧失行为能力也并不意味着丧失权利能力。与此不同,法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却是同时产生和同时消灭的。法人一经依法成立,就同时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人一经依法撤销,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也就同时消灭。

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主要是主体种类和主体能力。其中,主体种类分四类,公民、法人、国家、外国组织、合伙都是属于主体。而主体能力又分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二者各有各的法律标准。以上就是法律关系主体的构成要件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HE END
1.税收法律责任税收法律责任,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及其他行为主体因实施税收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定不利后果,是法律责任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 目录 1税收法律责任的特点 2税收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3税收法律责任的种类 4税收法律责任中的行刑衔接问题 税收法律责任的特点 https://baike.kuaiji.com/v373111745.html
2.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三)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 1.行政赔偿的归责原则 2.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四)行政赔偿请求人与赔偿义务机关 1.行政赔偿请求人 2.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五)行政赔偿程序 1.行政赔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2.行政先行处理程序 3.行政复议程序 4.行政诉讼程序 5.行政赔偿的追偿程序 (六)行政赔偿的方式和标准 1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3.法律主体分类大全11篇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法律主体分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一、法律监督内部关系的概念 “法律监督内部关系”一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指法律监督各项权能之间的关系。法律监督各项权能共同构成法律监督职能,是法律监督职能https://www.fabiao.com.cn/haowen/40663.html
4.《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5.法律基础知识概览79.犯罪构成要件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犯罪客体 C.犯罪客观方面 D.犯罪主观方面 80.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A.时事新闻 B.违禁作品 C.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D.法律、法规 81.根据公司的外部控制关系的不同,可将公司分为() 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175591
6.从法律构成要件角度谈非法客运的认定与分类判断某个行为是否构成非法客运,应当具备下列法律构成要件: 一是违法行为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这里的自然人,是指符合《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年龄及精神、智力状态的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按《民法典》的规定予以认定。 二是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客运经营的行为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313030746064282640.html
7.《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2.△○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 3.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犯罪 4.△教师的犯罪 5.○与幼儿园有关的员外人员的犯罪 第三节 刑罚 要点: 1.刑罚概说 2.△我国刑罚的种类 3.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六章 幼儿园安全管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幼幼儿园安全事故的性质、主要表现与分类, 掌握幼儿伤害事故的处理的措施与程序,知道https://xqjy.snsy.edu.cn/info/2202/4283.htm
8.行政处罚法讲解(一)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行政违法通常不考虑主观要件,只以结果论。 1、应受处罚行为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政法)的行为,主要是违反义务的行为。 2、应受处罚行为是由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实施的。公民要达到委托年龄且精神状态正常。 3、上述违法行为必须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受到处罚的行为http://www.danfeng.gov.cn/zdzl/rdzd/fcdf/hzzf/12304.htm
9.张万军教授关于H某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审查起诉阶段法律辩护人认为犯罪嫌疑人H某的行为不符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构成要件,具体事实与理由如下: 一、法理之辨:深刻理解与掌握相关刑事法理是对本案准确定性的前提条件 处理刑事案件,不仅要有法律依据,也要有法理的依据。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理论的发展,掌握最新的刑法理论,运用刑法理论思维为刑事案件定性提供解决方案和理论依据。https://www.zwjkey.com/qinbananli/bianhuciji/2024-03-19/11758.html
10.自考法理学05677串讲资料:法律行为责任和制裁知识点二法律行为的种类 按照法律部门的不同所作的分类:宪法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刑事法律行为、行政法律行为、经济法律行为、诉讼法律行为等。 (一)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和中性行为 1、划分依据:根据行为与法律的要求是否一致。 2、合法行为:是指人们的符合法律要求的行为。 https://www.zikaosw.cn/news/9334073.html
11.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随着现在社会越来越好,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严格,对于违反法律的人会给出很严重的处罚,那么对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首先是要认定主体,然后再来认定违法的哪些法律实事,再来看有哪些损失等等,那下面就来听听小编的看法。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https://www.lawpa.cn/changshi/34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