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作废,《民法典》有哪些关于婚姻法的新规定婚礼纪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与此同时,明年1月1日,《婚姻法》将退出中国现行法律舞台,成为历史,以“婚姻家庭编”汇入民法典。

今天,小犀就化身法律科普小达人,带大家看看:民法典通过将对婚姻家庭带来哪些变化?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小犀解读】

计划生育,大家都知道。

1982年9月,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

刚刚通过的民法典删除了实行计划生育,删除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删除了晚婚晚育应予鼓励。目前国家已经实施了全面放开生育二胎政策,民法典为了大家的生育率可谓是操碎了心。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原婚姻法第七条规定,如果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根据原婚姻法第十条的规定,婚姻无效。这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人的观念。

民法典删除了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这种禁止结婚的情形。也就是表示,就算本身患有重大疾病,法律也不会禁止结婚。但是患有重大疾病的,一定要看下一条。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这一规定既保障了那些疾病患者的结婚权利,又体现了对当事人婚姻自主权的尊重。

随着2003年我国把“强制婚检”变为“自愿婚检”,法律未再强制规定男女双方在婚前进行婚检。然而近年来,因婚后发现配偶婚前有重大疾病提出离婚的案例屡见不鲜。

虽说婚检的内容属于隐私,但是小犀还是鼓励,无论检查出什么疾病一定要如实告知对方。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和其他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是本法第1063条第3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增加了“其他劳务报酬”、“投资的收益”,使夫妻共同财产“不留死角”。

无论是工作中拿到的报酬还是炒股拿到手的收益,记得如实上交夫妻双方的小金库。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民法典将“共债共签”正式写入法典。

什么叫共债共签呢,简单来说,就是哪怕结婚了,自己借的钱还得自己还。另一方单方面借的债务,只要你没签字,就跟你没关系,除非是为了共同买房,或者其他共同生活的用途。

小犀也要提示大家,政策出台后如果借钱给已婚人士,最好让他们夫妻双方都签字哦。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

各位男同胞藏私房钱的同时,不要忘了这算是“隐藏”夫妻的共同财产,要是被发现了可是后果很严重的!

当然帮老婆清空购物车,不算挥霍夫妻共同财产。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以前,两夫妻去民政局申请就可以办离婚证,当场办理,当场就离。

如今,离婚需要先申请,申请之后有30天的冷静期,小两口回去好好想想,如果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两个人实在是过不下去,那么30天后,可以过来正式领取离婚证。

但是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对,认为成年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结婚、离婚更是每个人享有的权利,更何况没有几个人是冲动离婚的,大多数都还是深思熟虑后做下的决定。

让收养回归“家庭”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四条

“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有关收养的条例并入了婚姻家庭编部分,收养法与婚姻法合编,让收养回归“家庭”。

同时,30周岁以上才可收养、无配偶者收养异性需差40岁以上、收养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之前鲍某明和养女事件引发了社会极大讨论,如今收养法律的完善能够避免很多类似的问题。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条例还有很多,小犀只是节选了其中新增或是争议性较大的条例进行解读。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民法典婚姻部分的规定,小犀想是:立法者想要我们拥有一个稳定而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

虽然《民法典》的成立对于我们的生活与婚姻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政策法规往往只能规范言行举止,不能约束人情人性。

婚姻相处是一门学问,可能终其一生我们都要学习修行。扮演好你自己的角色,主动承担起你的责任,这才是婚姻生活里最坚固的安全壁垒。

THE END
1.《民法典》关于家庭暴力都有哪些规定?《民法典》关于家庭暴力都有哪些规定? 家庭暴力不仅仅是指夫妻间,还可以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这种暴力行为。为了更好的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我国已将家暴行为列入违法犯罪行为,施暴者不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民法典》关于家庭暴力都有哪些规定?结合相关法律介绍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https://m.64365.com/zs/909515.aspx
2.普通人应该懂得的法律知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MAIGOO知识摘要:法律法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知法、辨法、懂法、用法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做到的。或许我们不能像律师、警察这些特殊行业工作人员那样了解各项法律法规,但是一些与平常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家还是需要多多了解,避免成为法盲,不小心触犯法律,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有关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166.html
3.法学专业包括哪些课程?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有18门,它们是:法理学、宪法、民法、中国法制史、法理学、宪法、民法、中国法制史、国际法学、刑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刑事诉讼法学、商事法学、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法律逻辑学、西方法律思想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婚姻家庭法学。 https://www.hbzkw.com/gk/zhuanye/122797.html
4.专家苑宁宁:如果因家庭教育失责导致孩子出现问题,国家就要干预从家庭教育法到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名称体现了三方面的变化:立法理念从全面规制家庭教育法律关系,到着重规制政府对家庭教育的促进有哪些职责;立足解决的问题更加聚焦,范围更具有针对性;涉及的主体范围变小了,家庭教育法草案涉及的主体不仅包括家庭内部成员,还包括政府、社会组织等,家庭教育促进法则主要是“家庭负责、国家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3496321314415.html
5.从“家事”到“国事”,依法养娃时代来临——中国青年网日前,我国首部针对家庭教育的专门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正式实施一月有余。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背后有怎样的立法逻辑?“依法带娃”的时代开启,家长需要履行哪些职责?以法律形式明确各方责任又将如何促进家庭教育?对此,《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202/t20220216_13452784.htm
6.免费律师咨询问律师律师咨询热门法律知识 婚姻刑法房产全部> 热门法律知识 婚姻家庭刑法劳动法房地产公司法合同纠纷损害赔偿交通事故债权债务知识产权医疗事故拆迁安置工程纠纷继承法 靳双权 咨询热线:134-2603-7149 合伙人律师 北京-北京 擅长:房产纠纷,婚姻家庭,继承,合同纠纷 吕修斌 https://www.lawtim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