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法律援助吗?它被称为法律界的“希望工程”。过去的40多年,法律援助让法律之光照亮了弱势群体。如今过往的成熟做法和宝贵经验转化为了法律,2022年1月1日《法律援助法》来到了你我身边。
一个患病妻子的求助
三年前,我得了重病,丈夫却提出离婚。我怎么也想不到,经营多年的婚姻如此不堪一击。我和阿峰是大学同学,毕业后我们回到阿峰老家结婚生子。女儿出生第二年,婆婆患病住院,为照顾家庭我辞去工作,阿峰去大城市打拼赚钱。渐渐地,我意识到自己和阿峰的差距。他的视野越来越宽,可我与社会越来越脱节。我想有所改变,出去工作,阿峰却不放心请人照顾生病的母亲,我再次为了家庭妥协。后来,阿峰给家里的钱越来越少,他说计划着在大城市买房,把我和女儿接到那边生活。女儿10岁那年,婆婆去世,我也在那一年被确诊患了重病,希望阿峰接我和女儿到大城市共同生活,因为那里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都比老家好。阿峰却拒绝了。他不仅不关心我,还拿走了家里的全部存款。从那时起,阿峰对我和女儿不闻不问,还提出了离婚,并表示把房子留给我和女儿,其他的事情他无能为力。
我为家庭付出太多,不甘心就这样被抛弃,阿峰应该负担孩子的抚养费以及我治病的费用。我没有固定工作,打官司也请不起律师。在这种情况下,我能申请法律援助吗?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来申请呢?
连线人晓洁
本期的普法课堂,我们邀请了天津元泽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李月一作为“普法星推官”答疑解惑。李月一律师多年来致力于提供公共法律援助服务,是天津市妇联巾帼普法讲师团讲师,2020年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
李月一天津元泽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
应援尽援,保护受困的她
那么,晓洁有几种渠道可以获得法律援助呢?
以往的法律援助工作,大多是由司法部门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渠道相对单一、力量较为有限。如今,《法律援助法》拓宽了提供法律援助的渠道,动员更多力量参与。
法有情,援无忧
《法律援助法》有哪些亮点?它是如何为提供高质量法律援助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部法律,小帮邀请普法星推官来给大家划重点。
Q:《法律援助法》有哪些亮点?
A:这部法律的亮点有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困难不再是法律援助的门槛,扩大了受援人群的范围;二是确定了紧急情况下的先行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决定先行提供法律援助:距法定时效或者期限届满不足7日,需要及时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行政复议;需要立即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或者先予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援助机构先行提供法律援助的,受援人应当及时补办有关手续,补充有关材料。
Q:哪些情形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离婚、赡养等问题是否也能申请?
A:目前法律援助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比如,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请求发给抚恤金、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请求工伤事故赔偿等情形,只要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无力请律师打官司的,都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此外,对于卷入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如果因为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Q:《法律援助法》的实施,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有哪些积极意义?
A:《法律援助法》对于家庭中弱者的保护更全面。比如,妇女和儿童作为家庭生活中的相对弱势一方,容易遭到家庭暴力、遗弃等情形,《法律援助法》对这类案件零容忍,遇到这种情形不需要考虑经济是否困难,都可以给予援助。此外,这部法律扩大了法律援助多方联动主体,明确了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群团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总之,《法律援助法》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法治的温暖和关怀。
法律援助申请指南
1.法律援助去哪里申请?
对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由申请人向办案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非诉讼事项的法律援助,由申请人向争议处理机关所在地或者事由发生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相应的申请。
2.申请人有哪些义务?
因经济困难申请法律援助的,申请人应当如实说明经济困难状况。法律援助机构先行提供法律援助的,受援人应当及时补办有关手续,补充有关材料。
受援人应当向法律援助人员如实陈述与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情况,及时提供证据材料,协助、配合办理法律援助事项。
3.哪些情形法律援助会终止?
受援人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法律援助;受援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的证据;受援人利用法律援助从事违法的活动;受援人的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经被撤销;受援人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受援人有正当理由要求终止法律援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