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我心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维护国家安全,我国有哪些法律规定?

作者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赵晓琳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该法第14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今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那么什么是国家安全,我国有哪些法律规定,国家安全是否离普通百姓的生活很遥远?

什么是国家安全?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有关国家安全都有哪些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8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同时,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可见,保卫祖国,维护祖国安全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国家安全法从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职责、我国国家安全制度、公民的义务和权利等方面对国家安全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12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将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保密工作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工作,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安危和永续发展。北京作为首都,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职能。违反保密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七)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八)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九)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十一)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十二)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除此之外,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等。

THE END
1.《国家安全法》中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机关有哪些法律依据:《国家安全法》第四十二条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搜集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信息,在国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 有关军事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相关职权。 第四十三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贯彻维护国家安全的原则。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8742890.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任何个人和组织违反本法和有关法律,不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或者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 第十五条?国家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g2OTEyOA==&mid=2247491656&idx=1&sn=963a934031d6cdb5ebcfe2987460759e&chksm=9ae0f62fad977f3988430af85042f9a785809cac42d23d9e3473c5bb9dc42bcb1f925b3417ef&scene=27
3.国家安全法丨国家安全知识百问合为学堂国家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换句话说,国家安全内涵丰富,既指国家处于安全状态,又指国家维持这种安全状态的能力。 https://www.jchwjt.com/mobile/read.asp?id=409
4.国家安全法律知识问答六、维护人民安全的内容有哪些? 《国家安全法》第1条在立法宗旨中明确“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第2条将“人民福祉”纳入国家安全要素;第3条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第7条突出“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第16条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卫人民安全,创造良好http://www.bpic.com.cn/insuranceKnowledge/50390.jhtml
5.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老百姓就会效仿学习、自觉遵守,领导干部装腔作势、做表面文章,法治则会丧失群众基础、影响公信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