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实施七周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规范和加强反间谍工作的第一部法律,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反间谍工作的基本原则,首次对间谍行为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对防范、制止和惩治间谍行为,起到基础性法律保障作用。
1.什么是间谍组织?
间谍组织是指外国政府或地区政治集团建立的旨在策反我公职人员、人民群众、商业组织等,向我国国家机构和各种组织进行渗透、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和情报,进行颠覆和破坏活动的组织。如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英国军情六处(MI6)、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以色列摩萨德(Mossad)、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韩国国家情报院(KCIA)、台湾“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台湾“国家安全局”等等。
2.什么是间谍组织代理人?
间谍组织代理人是指受间谍组织或者其成员的指使、委托、资助,进行或者授意、指使他人进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的人。
3.间谍行为有哪些?
(一)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
(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三)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或者策动、引诱、收买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
(四)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的;
(五)进行其他间谍活动的。
1、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间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明知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予以处分,或者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的,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公民、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因协助反间谍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时,可以请求予以保护。
2、检举、控告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
义务:
1、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人员防范、制止间谍行为。
2、对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其他协助。
3、发现间谍行为、及时报告。
4、如实提供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证据。
6.间谍行为的举报渠道?
(三)通过信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四)直接到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7.对举报人有哪些保护措施?
(一)因举报间谍行为线索,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财产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国家安全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依法采取保护措施。
8.维护国家安全的日常细节?
1、机关单位的电脑内外网不混用;
2、不在内网专用电脑上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无线设备以及外单位的存储介质;
3、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加强对病毒的防范,不把一些涉密信息随意发到互联网上;
5、理性表达爱国行为,不要在社交平台发布不该不合适的言论和照片;
6、危害国家安全可疑行为或其他破坏活动时,致电12339及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