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次级制裁与反制措施所引起的法律冲突,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

5月19日,走出去智库(CGGT)首席法律专家、卓纬律师事务所高级国际顾问吕立山(RobertLewis)律师受邀做客汇贤名家讲坛,以“制裁/次级制裁与反制措施所引起的法律冲突,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正文

CGGT,CHINAGOINGGLOBALTHINKTANK

由于美国的制裁具有长臂管辖权,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反制裁措施,可能会引起法律冲突。

1、反外国制裁措施国别分析

对于欧美各国的制裁,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主要在四个方面:

(2)货币兑换管制规定。可以看到,很多的制裁措施都涉及到货币兑换管制。其实很多国家一直有类似的管制制度,这是比较传统的制裁和反制裁措施。

(3)出口管制命令。如俄罗斯主要针对不友好的国家,禁止出口特定的农产品/木材/钢铁到任何国家(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除外)。

(4)其他潜在措施。据俄媒报道,目前有450多家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俄罗斯政府可能将把退出俄罗斯市场或暂停其在俄罗斯市场运营的跨国公司列入“黑名单”,而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回到俄罗斯市场后,需给俄罗斯政府交付保证金/适用更高税率,对延迟回到俄罗斯市场的企业,俄罗斯政府可能实施10年禁令。

另外,欧盟、加拿大还有其他西方国家为了应对美国可能实施的次级制裁,还制定了阻断办法,规定本国国民遵守美国次级制裁的规定是违法的。这就是所谓的法律冲突的比较典型案例。加拿大《外国域外措施法》有更加严格的规定,即如果加拿大公司或个人遵守美国次级制裁的规定,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中国也在2021年初颁布了类似的阻断办法。中国的《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规定,中国企业(包括外国跨国公司的中国子公司)在域外对遭受美国制裁的第三国境内交易对方实施交易限制的做法是非法行为。中国阻断办法的有效性还有待观察。

欧盟和加拿大阻断办法之所以至今无效,其背后的原因是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目前,约80%的跨境交易都是用美元结算。在这种情况下,交易就需要通过美国金融系统。如果企业不服从美国的制裁,美国可能会将其排除在美国金融体系之外,导致企业的进出口、投资并购和其他跨境交易都受到影响,包括不允许以美元进行结算,从而可能使企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对此,中国企业面临法律冲突的问题时必须有一个比较现实的考虑。

根据美国的法律,当协助被制裁公司或个人(或其近亲属)进行“重大交易”时,美国财政部下属的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可以自动实施次级制裁。“重大交易”的定义比较广泛,考虑因素包括:

·交易标的额、数量、频率;

·交易类型;

·高层主观故意及行为方式;

·是否涉及欺诈;

另外,美国还在不断更新外国直接产品规则(FDPRules),对于特定美国原产的敏感技术、构成产品的重大元件,以及华为(或其关联公司)购买该产品或该产品用于生产或研发的产品实施出口管制。我们理解美国可能也会更新该规则,增加针对华为之外的一些企业的限制性规定。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德曾表示,如果中芯国际(SMIC)继续向俄罗斯供应芯片和其他先进技术,美国有能力令其关门。

对于涉俄交易,我们看到有很多中国企业保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但制裁专家建议,对于中国企业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合作,中国企业不一定要过度合规,应根据实际限制行为进行规划。但是,我们同时看到,欧盟企业还在购买俄罗斯能源,而这些能源交易到目前还没有受到限制。就此,吕律师认为,美国也不太可能限制中国企业与俄罗斯进行类似的能源交易。

各国制裁和反制裁措施存在的冲突,这个问题不仅属于重大地缘政治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重大法律问题。

中国企业面对法律冲突的问题,吕律师建议:

第一,中国企业在跨境交易合同中,如遇到涉及法律冲突的条款,必须要咨询专业律师进行合同修改。

THE END
1.中国传统法律中那些抹不掉的痕迹韦伯把中国法律传统称为原始的家产制法律,认为这样的法律到达不了西方式的形式理性;庞德研究西方普通法的精神,却认可并赞赏近代中国法继受了欧洲大陆法;昂格尔则走向极端,把西方社会嚣于法治的一端,把中国传统法置于非法治的另外一端……几位西方学者,从自身的知识背景出发,对中国的法律传统自由圈点。这些“偏见”有https://www.hi.jcy.gov.cn/Wap/WModule/M001/wap_view.aspx?i=745919
2.中国教育报202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90佳24.“江小北与龙小山的法律学习之旅”丛书 黄祥 丁宇昕 徐骏 陈宇 江耀炜 武文俊 宋晓丹 刘能斌 张松 刘俊/主编 法律出版社 25.《讲了100万次的中国神怪故事》系列 任大霖/主编 俞昆/插画 上海教育出版社 26.《教育学是什么——胡德海教育随笔》 http://www.jyb.cn/rmtzgjyb/202312/t20231227_2111136867.html
3.关于就业协议签约的那些事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国家政策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要签订就业协议,并对报到证的开具、档案、户口、人事关系、组织关系的转接有明确的规定,毕业生走入社会将需要办理许多相关手续,而这些手续的办理依据就是就业协议。 因此同学们要有法律意识,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签订就业协议,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http://rwxy.hnust.edu.cn/pub/rwxy/lmsy/xsgzjyzd/0b96163952fe479d9ab495818ebae908.htm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有哪些尚未构建或者需要继续完善摘要:探讨有关法律体系的形成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或许十分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应当是探讨法律体系对国家社会发展,特别是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使命问题。而不能仅仅按照传统法的理论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出各种僵化的定义,需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来构筑相关法律体系,总结相关实践,提出相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69067
5.“法律文化”概念在中国(1930—1985):一个知识考古学分析大咖说法蔡枢衡在该文中写道:“然三民主义的新中国之建设,尚在进行中,三民主义的法律文化之创造,尚有待于今后之努力。而欲创造三民主义的法律文化,必须完成三民主义的社会组织。”不仅如此,该文章题名中的“刑法文化”这一表述,亦可被视为“法律文化”概念在刑法领域的具体化。除此之外,次年在山西太原出版的《新建设》杂志http://www.mzyfz.com/html/1335/2020-08-25/content-1435904.html
6.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法律观念:“读书万卷不读律”?—新京报一直以来,中国古代士大夫因崇尚儒学,而让后世认为不通法律等专业知识。甚至,由于古装剧中的灵活办案而导致我们对士大夫的法律观念造成某些误解。中国古代读书人是否真的对法律不感冒呢?中国古代的法律观念史在各个朝代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今人常将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诗“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作为苏轼https://www.bjnews.com.cn/culture/2019/06/27/59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