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主要内容和特点

中国的近代社会不同于西方近代社会。第一,西方近代的历史,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孕育于中世纪封建社会母体内,然后分娩、成长、壮大的历史,是社会发展史上的正常状态;而中国近代的历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虽然早就出现于明末,但由于封建国家机器的扼制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始终没有正常地发育成熟。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这在社会发展史上属于非正常状态。第二,西方近代的历史,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逐步战胜封建地主阶级的历史;而中国近代的历史,除了与西方相同的一面外,还具有中华民族各个阶级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内容。正因为中国近代的社会历史与西方有着如此的不同之处,所以中国近代的法律思想也就具有许多不同于西方的历史特点,以及不同于西方的逻辑演进过程。

一、中国近代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

不管是西方近代社会,还是中国近代社会,其历史主旋律都是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取代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取代封建生产关系。但在中国近代,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主要是外来移植的,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具体途径,则是中华民族逐步认识和继承评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用外来的先进制度逐步抛弃落后的封建制度。

这一历史特点反映在法律思想领域,就表现为各个阶级、各个阶层思想家通过一系列历史事变,不断加深对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认识,由朦胧到清晰,由破碎到系统,由介绍到称赞,由宣传到实践,由崇拜到思辨、继承批判,这大体上是中国近代法律思想演进的历史过程。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初步认识了西方法律制度。他们不满于腐败的封建政治,更通过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意识到了完全恪守传统的“以夏变夷”的思维习惯是万万不行的。因此,他们肯定了西方近代政治法律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必要性。从龚自珍到魏源,地主阶级的改革派在学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走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边缘。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则是农民阶级的思想家认识、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历史时期。洪秀全仍然属于旧式的农民起义领袖,具有这样的双重性格:他是一个封建专制政权的破坏者,同时又是另一个封建专制政权的创立者。而洪仁就与此不同了,他找到了农民革命的出路,即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这在当时无疑是先进的思想。从洪秀全到洪仁,表明农民革命已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

洋务运动时期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对西方政治法律制度加深认识,亦明确主张引进的时期。洋务派是从早期改革派(龚自珍、魏源)发展过来的,龚自珍是对沉闷的晚清政治局面不满意,认为必须要变,但找不到变的道路,最后又回到了封建制度的轨道上。魏源则找到了变的道路,他先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后来又接触到了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资料,他给予了赞扬,但未明确主张引进。洋务派继承发展了魏源的思想,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主张“三纲五常”不能变,但主张参酌西方法律制度,对封建法律制度作局部的改良。同样是洋务派的郭嵩焘则与张之洞不同,他认为西方的制度有“本”有“末”,中国的制度亦有自己的“本”与“末”,拿西方之“末”与中国之“本”相结合,则不伦不类,不会成功。因此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宪政。这表明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已开始思索如何引进、借鉴西方政治法律制度,比改革派大大深化了一步。

戊戌变法时期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引进、借鉴、实施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的时期。康有为利用传统经学为君主立宪制度寻找依据,把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说成是古已有之。梁启超则径直地大量翻译、介绍西方法学名著,力主用西方的民主法律制度代替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时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引进、借鉴、实施西方民主共和制度的时期。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伟大的思想家,他超越前人之处在于他一方面对西方的民主宪政制度予以批判继承;另一方面又能够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因此提出了中西合璧的“五权宪法”思想。

THE END
1.中国法律史学史大咖说法从中国法律发展史的眼光来看,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创立是伴随着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而渐次展开并逐步完成。在近代中国法学体系中,中国法制史学是一门最早具有独立学术品格的法学基础学科。可以说,从中国法制史学的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管窥出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大体路径。这似乎又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法史学是法学学科的http://www.mzyfz.com/html/1335/2019-12-24/content-1414055.html
2.浅析萨维尼的历史法学观查琪琦律师律师文集最后,历史法学的研究成果十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认识法律的发展阶段。通过历史法学的研究分析,我们认识到应该以发展的眼光考察法律文本和法律现象。任何法律现象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某个特定的历史时,就我国的法律发展史来说,以发展的眼光考察法律文本的产生过程和法律现象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发现法律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更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15924326115929420oo708170
3.以史为鉴,试述德国法律发达之原因/何旺翔一、 德国法律发展史概述 一个国家法律发展的历史不仅是其法律发达的外部表现,透过其中更可以发现其法律发达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探求德国法律发达的原因,必须先了解德国法律的发展史。 早期日尔曼人的法律制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日尔曼人的部族生活时代,当时约束人们行为的主要是部族习惯。到公元1世纪以后,日尔曼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5544
4.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早期发展史研究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早期发展史研究 项目类别: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负责人:徐震宇 工作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批准号:16BFX027 “收藏敌意”——对“正当法律程序”起源的一种解释 长久以来,发自英国法的“正当法律程序”(due process of law)被接受为刑事司法中一套理所当然的原则。在此原则之下,继而发展出更多精细的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7728
5.浅议中国检察制度发展史——法律监督权的历史“沧桑”在检察事业迈向新时代的历史起点,笔者以史为鉴,纵观检察百年风云,试从中国检察的理论源头、制度沿革、法治实践等方面分析检察制度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维度厘清“检察制度”“法律监督权”等重要概念的发展脉络,以期为新时代检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史料参考,并就现实问题作出对策分析。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521493.html
6.百年法律大事记:一图梳理“法治中国”的发展史来源:法学中国 原标题:《百年法律大事记:一图梳理“法治中国”的发展史》 阅读原文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 2相关推荐 00:18 郑钦文、张之臻领衔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482611
7.法律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法律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解析 错误。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因此,除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外,法律发展史上也相应地先后产生过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反馈 收藏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1441228829735648&fr=search
8.《法治的历程》:展示人类社会5000年的法治发展史我们在研究法治的历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法律的起源问题。早在人类原始社会阶段就已经产生了原始习惯和原始戒律,这是人类法律及法律文明的直接来源。而这些原始习惯和戒律,则又直接来源于人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对于社会秩序和生活规则的强烈需求。 法律与国家一样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https://new.qq.com/omn/20200821/20200821A0KTEJ00.html
9.法律史范文8篇(全文)第二, “先将某一时段的法律分析置回到历史之中, 然后使之成为衡量所有时期法律发展的一个标准, 并通过这种做法来严格限制反复试错的过程”3。第三, “倾向于根据法官或法学家的个人情感、所接受的训练以及个人联想来填补权利观念的抽象内容;第四, 由于历史法学派方法论上的固有性使他们认为法律史未来的发展方向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65hwurm.html
10.西方财产税法律制度的历史源流在漫长的西方社会发展史上,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最终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财产税一直占据着西方国家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与其他制度一样,财产税法律制度的产生与演变不仅受到社会生产力及经济基础的约束,而且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税种产生的时间顺序来说,西方财产税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是土地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76-1015508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