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解读

上海市建纬(郑州)律师事务所贺学文张风玲

一、法条规定: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二、问题释义:

1、什么是土地用途管制?

2、土地用途分类的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对土地用途解释为: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条文以列举方式规定三类用地包括的土地利用类型,例如: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原国家各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采用原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分类》(国土资发[2001]255号)规定,采取三类分级体系,一级类土地类型设三个,即《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2017年11月1日,由国土资源部组织修订的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将土地利用现状分组采用一级、二级二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2个一级类、73个二级类。例如:一级地类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旱地三个二级地类;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一级类土地,对应属于农用地。3、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如何实施?

三、法条链接:

《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本关于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条文列举:

第十九条: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土地用途。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划分土地利用区,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条: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第三十五条: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四十四条: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第五十六条: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六十三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载明土地界址、面积、动工期限、使用期限、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双方其他权利义务。

第六十四条: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四、法条评注:

1、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2、农用地用途管制法律规定

1998年土地管理法引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2019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法律强化分别体现在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集体土地出让用途管制等条款的修正之中。例如:新法规定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规定经国家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糖、蔬菜生产基地等都纳入永久基本农田。新法进一步保护耕地并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用地严控的决心。

除《土地管理法》外,有诸多法律法规对农用地保护给予明确规定。例如:2019年1月1日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建立了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并将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施严格保护。第五十条规定:在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不得新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已经建成的,应当限期关闭拆除。

3、合法利用设施农用地问题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规定设施农用地用地规模、用地范围以及用途等。通知明确设施用地是直接用于或者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其性质属于农用地,因此不能再设施农用地上进行实质用途为非农建设的项目。

在国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大战略大背景下修订和实施《土地管理法》,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盘活和有效使用。遵守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全民法定责任。

THE END
1.我来告诉你法律法规都有哪些让小明带你一探究竟小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深入了解了法律法规的种类和重要性。作为一名热爱学习的人,他决定将自己所学的一切都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也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今天,小明要跟大家聊聊一个问题:法律法规都有哪些?这不仅是对知识的一个探索,更是一次智力上的挑战。 首先,我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27327.html
2.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37678.html
3.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从基础到高级的全方位学习指南在学习法律之前,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法理原则。这些包括法律的定义、法律体系结构、法源理论等。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如共产主义法系、资本主义法系以及混合型法系,对于更深入地理解特定国家的法律制度至关重要。此外,熟悉国际私法和国际公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为跨国交易提供了规则框架。 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32368.html
4.消费知识2.我国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是国务院颁布施行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目前构成我国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体系依次是:国务院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几个层次。各个层次的法规的关系是:下位法规是对上位法规的细化。如:部门发布的行政规章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具体实施http://www.luhe.gov.cn/luhe/lhzdly/spypaq/aqxf/xfzs/content/post_646594.html
5.评估知识本轮评估结束后,教育部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评估指标方案做了重要调整,突出了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理念,并决定从2011年启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 4、我国开展高校教学评估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开展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https://home.xasyu.cn/web/pjb/?path=newsshow&newsid=30
6.题库影响客户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包括什么26.以消费流行的时间长短为分类依据,消费流行划分不包括() A.长期消费流行 B.中期消费流行 C.短期消费流行 D.中短期消费流行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27.青年消费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不包括() A.追求时尚与新颖 B.追求个性与自我表现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951440
7.我国法律渊源的分类是与我国宪法关于法律制定的权限的划分密切相我国法律渊源的分类是与我国宪法关于法律制定的权限的划分密切相关联的,同时也与我国的国体、、国家机构组织以及历史传统等因素相联系。 A. 正确 B. 错误 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https://www.shuashuati.com/ti/1e438bd5024642d08255237efeda7a69.html?fm=bd0a40011a34b09e7acea961c708c138c7
8.道德与法治期末总结范文6篇(全文)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它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政府、单位和个人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等,为依法保护环境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https://www.99xueshu.com/a/yxb0q44gl437.html
9.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渊源的含义和我国法的渊源的内容范围。 【考点分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在法的渊源中的法律采用狭义的法律概念。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法律效力仅仅次于宪法。分类:(1)基本法。(2)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由全国人大制定和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