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大纲

主要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专业知识

一、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其应用

二、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数制及其转换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四、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

五、软件基础知识;程度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多媒体技术

一、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

二、多媒体计算机及关键设备

三、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第三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二、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结构及分类

三、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

第四章Internet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结构、分类和使用方式

二、Internet的基础知识、网址与域名系统、TCP/IP协议

三、Internet的连接与服务功能

四、WWW与浏览器的应用

五、Internet和Extranet

计算机软件及使用

第一章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

一、Windows2000/xp的特点,Windows2000/xp的运行环境及安装方法

二、Windows2000/xp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与操作

五、Windows2000/xp多媒体的管理及使用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xp

一、Word2000/xp的功能;Word2000/xp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Word2000/xp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文档排版的基本知识与操作;表格的基本操作;图形及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与操作

四、页面设置与文档打印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00/xp

一、Excel2000/xp的基本功能;Excel2000/xp的启动方法和工作窗口

二、Excel2000/x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三、工作表、数据图表的建立、编辑、管理及格式化操作

四、单元格的计算以及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五、数据管理与分析的一般功能和使用方法

六、页面设置与报表打印

第四章C语言程序设计

一、程序设计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

二、C语言的历史和特点,常见C语言程序开发环境的使用

三、C语言的基本语法与简单程序设计,包括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程序流程控制语句;函数、编译预处理与存储属性

四、指针及其应用

五、高级数据结构及其应用,包括数组、字符串、结构、联合、位域、枚举和文件,位运算

计算机理论

第一章关系数据库理论

一、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二、数据模型与数据视图

三、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及关系模型

四、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五、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故障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六、数据库的设计,数据依赖的概念及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七、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常见数据库系统产品的名称、特点,MicrosoftAccess数据库的使用

第二章网络技术基础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应用、拓扑结构及分类;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化

二、物理层,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物理传输媒体、编码与传输技术及传输系统

三、数据链路层,差错检测与校正,数据链路层协议

四、局域网,多路访问协议及IEEE802局域网标准族

五、网络层,数据交换方式,路由选择与拥塞控制算法,常见高速网络技术,网络层协议

六、网络互联的概念,网桥、路由器与路由协议

七、传输层与应用层的功能、服务与协议

八、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常见网络管理协议

九、Internet原理与接入技术,TCP/IP协议族,DNS域名系统,WWW技术;电子商务的概念、体系结构与技术

第三章数据结构

二、线性表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

三、串及其存储结构和运算,串的模式匹配

四、栈、队列及其存储结构,递归算法

五、数组及多维数组的定义、运算和存储结构,数组的压缩存储

六、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存储结构、遍历算法和几种特殊类型的二叉树

七、树与森林的定义、性质,树与森林的存储结构与遍历算法

九、排序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排序算法

十、查找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查找算法

第四章软件工程基础

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软件生命周期

二、软件开发模型

三、软件度量,软件质量

四、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

五、软件需求分析

六、软件测试与软件维护

二、法律类

法理学

第一章法的概念和要素

一、法的定义、特征和本质

二、法律规则

三、法律原则与法律概念

第二章法的形式与效力

一、法的渊源和分类

二、法律效力的层次和范围

三、法律体系

第三章权利与义务

一、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分类

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三、人权

第四章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种类

二、归责与免责

三、法律制裁

第五章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种类

二、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三、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第六章法制现代化与法治国家

一、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二、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道路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

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七章法的运行

一、法的制定

二、法的实施

三、法律解释

宪法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一、宪法的概念、本质和分类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三、宪法规范与宪法关系

四、宪法的价值与作用

五、宪法与宪政

第二章国家的基本制度

一、国家性质

二、政权组织形式

三、国家结构形式

四、国家基本经济制度

五、选举制度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概念和特点

二、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

四、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四章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本质和类型

二、代议机关

三、国家元首

四、行政机关

五、司法机关

六、军事机关

第五章宪法的实施

一、宪法实施的概念、基本方式和基本特点

二、宪法实施的原则和条件

三、宪法实施保障

四、宪法解释与修改

五、宪法实施评价与违宪审查

行政法

第一章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二、行政法的渊源

三、行政法律关系

四、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行政法的主体

一、行政主体与行政组织法

二、公务员与公务员法

三、行政相对人

第三章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二、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三、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与合法要件

四、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变更与废止

五、几类主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行政应急

第四章行政程序法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和种类

二、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三、行政程序法的主要制度

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第五章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的特征与基本原则

二、行政复议的范围和管辖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

四、行政复议的程序

第六章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一、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之异同

二、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与赔偿范围

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四、行政赔偿程序、方式和计算标准

行政诉讼法

第一章行政诉讼法概述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性

二、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和重要作用

三、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因素和意义

二、行政诉讼的具体受案范围

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排除

第三章行政诉讼的管辖

一、级别管辖

二、地域管辖

第四章行政诉讼参加人

一、原告及原告资格的确认

二、被告及被告资格的确认

三、行政诉讼第三人

第五章行政诉讼证据

一、行政诉讼的法定证据种类

二、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和证据规则

第六章行政诉讼的程序

一、起诉与受理

二、审理程序

三、审判监督程序

四、执行程序

第七章行政诉讼判决、裁定和决定

一、行政诉讼的判决

二、行政诉讼的裁定

三、行政诉讼的决定

民法

第一章民法的调整对象与基本原则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民事主体

一、公民

二、法人

三、合伙

第三章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

四、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五、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四章物权法

一、物权的一般原理

二、所有权

三、共有

四、用益物权

五、担保物权

六、占有

第五章债权

一、债的概述

二、债的履行

三、债的保全和担保

四、债的转移和消灭

第六章合同法

一、合同的特征和分类

二、合同的订立和效力

三、合同的履行

四、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五、几种主要合同: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贷合同、财产租赁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保管合同、委托合同

第七章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的特征与分类

二、缔约上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三、侵权的民事责任

四、民事责任的承担

民事诉讼法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概述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三、诉和诉权

第二章民事诉讼管辖

三、移送管辖与指定管辖

第三章民事诉讼参加人

一、当事人

二、共同诉讼人

三、诉讼代表人

四、第三人

第四章民事诉讼证据

一、民事诉讼证据特征与分类

二、证明对象与举证责任

三、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四、审查核实证据与查责任

第五章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

第六章诉讼程序

一、普遍程序

二、简易程序

三、二审程序

四、监督和申请再审程序

五、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

刑法

第一章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性质和任务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三、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二章犯罪与犯罪构成

一、犯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

二、犯罪客体

三、犯罪客观方面

四、犯罪主体

五、犯罪主观方面

第三章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第四章犯罪停止形态

一、犯罪既遂

二、犯罪预备

三、犯罪未遂

四、犯罪中止

第五章共同犯罪形态

一、共同犯罪的形式

二、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第六章罪数形态

一、罪数判断标准

二、一罪的类型

三、数罪的类型

第七章刑罚

一、刑罚的目的和刑罚的体系

二、刑罚的种类

三、刑罚裁量情节和刑罚裁量制度

四、刑罚执行

第八章重点掌握的罪名

分裂国家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洗钱罪,非法拘禁罪,诬告陷害罪,刑讯逼供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职务侵占罪,妨害公务罪,伪证罪,拒不执行判决罪、裁定罪,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行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

刑事诉讼法

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念

一、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

二、刑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三、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第二章刑事诉讼的管辖

一、立案管辖

二、审判管辖

第三章刑事诉讼证据

一、证据的特征与种类

二、证明对象和要求

三、证据的收集与运用

第四章强制措施

一、拘传

二、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

三、拘留和逮捕

第五章刑事诉讼阶段

一、立案

二、侦查

三、起诉

四、审判

五、执行

经济法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和特征

二、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

三、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

第二章经济法主体

一、经济法主体一般原理

二、经济管理主体

三、企业

四、特殊企业形态

第三章市场规制法

一、竞争法律制度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三、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四、价格法律制度

五、劳动法律制度(新劳动合同法)

六、反垄断法律制度

七、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第四章宏观调控法

一、宏观调控法一般原理

二、计划法律制度

三、产业法律制度

四、投资法律制度

五、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

六、财政法律制度

七、税收法律制度

八、金融法律制度

国际法

第一章国际法概述

一、国际法的定义和特点

二、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三、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国际法上的国家和个人

一、国家和政府的承认

二、国家和政府的继承

三、国籍与中国国籍

四、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五、人权的国际保护

第三章国际法上的领土

一、领土的概念、意义和领土的组成

二、领土的取得和变更

三、国家边界和边境制度

第四章外交和领事关系

一、使馆及其职务、外交特权与豁免

二、领事馆及其职务、领馆特权与豁免

第五章国际条约

一、条约的概念和名称

二、条约的缔约程序

三、条约的效力和解释

第六章国际组织

一、国际组织概念和类型

二、联合国的主要机关与职能

三、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第七章国际争端的解决

一、国际争端的概念和种类

二、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法

三、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三、财会类

会计基础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概念

二、会计核算基本假设和基础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四、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

一、会计等式

二、账户

三、借贷记账法

四、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五、账务处理程序

预算会计

第一章预算会计概述

一、预算会计概念

二、预算会计体系

三、预算会计要素

四、预算会计核算原则

五、预算会计平衡公式

第二章行政单位会计

一、行政单位会计概述

二、行政单位资产的核算

三、行政单位负债的核算

四、行政单位净资产的核算

五、行政单位收入的核算

六、行政单位支出的核算

七、行政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第三章事业单位会计

一、事业单位会计概述

二、事业单位资产的核算

三、事业单位负债的核算

四、事业单位净资产的核算

五、事业单位收入的核算

六、事业单位支出的核算

七、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

企业会计

第一章资产的核算

一、资产概述

二、货币资金的核算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四、存货的核算

五、投资的核算

六、固定资产的核算

七、无形资产的核算

第二章负债的核算

一、负债概述

二、流动负债的核算

三、长期负债的核算

第三章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一、所有者权益概述

二、实收资本的核算

三、资本公积的核算

四、留存收益的核算

第四章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

一、收入和成本、费用概述

二、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

第五章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及利润分配概述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会计法规

第一章会计法

一、会计管理体制

二、会计核算及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

三、会计监督

四、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

五、法律责任

第二章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

四、法律责任

第三章会计工作规范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财务管理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

二、财务管理的环境

三、财务管理的目标

四、财务管理结构

二、投资风险价值

第三章企业融资及资金结构

一、企业融资概述

二、权益资金融资

三、负债资金融资

四、资金成本及杠杆原理

五、资金结构

第四章投资决策

一、投资概述

二、项目投资

三、证券投资

第五章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概述

二、股利政策

第六章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概述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三、财务指标分析

四、财务综合分析

审计

一、审计的概念

二、审计独立性

三、审计的目标与对象

四、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第二章审计的组织形式

一、政府审计机关

二、内部审计机构

三、民间审计组织

四、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第三章审计程序与方法

一、审计程序

二、审计方法

第四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审计证据

二、审计工作底稿

第五章审计报告

一、审计报告的内容

二、审计报告的种类

财政基础知识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财政概念

二、政府与市场

三、公共产品

四、财政职能

第二章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分类

二、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

三、购买性支出

四、转移性支出

第三章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的形式和分类

二、财政收入规模

三、财政收入结构

第四章税收原理

一、税收要素

二、税收分类

第五章国债

一、国债的功能和作用

二、国债的发行、流通与偿还

三、国债的负担与限度

第六章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工具和类型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三、我国财政政策的运用

金融基础知识

第一章货币与信用

一、货币

二、信用

三、利率

四、汇率

第二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一、金融市场

二、金融机构

三、金融监管

第三章金融工具

一、金融工具概述

二、金融工具的类型

第四章国际金融

一、国际收支

二、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机构

三、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投资

四、税收类

第一章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

三、中国税收制度的沿革

第二章税收负担

一、税收负担的一般问题

二、中国宏观税负水平

三、中国地区税收负担分析

四、中国行业与企业税收负担分析

第三章税收制度与税制结构

一、税收制度要素

二、税收的分类

三、税制结构

第四章税法

一、税法概述

二、税收法律关系

三、税法体系

四、税法的适用与解释

五、税法的效力

第五章税权

一、税权概述

二、税收立法权

三、税收执法权

四、税收司法权

五、税法解释权

第六章营业税

一、营业税概述

二、营业税的适用范围

三、营业税的税目、税率

四、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五、营业税的优惠

六、营业税的计算

七、营业税的申报与缴纳

八、营业税特殊业务处理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制度

一、企业所得税概述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及征税对象

三、企业所得税税率

四、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五、资产的税务处理

六、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七、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八、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

九、特别纳税调整

十、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十一、企业所得税特殊业务处理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制度

一、个人所得税概述

二、个人所得税征税项目

三、个人所得税税率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五、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六、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和申报缴纳

七、个人所得税特殊业务处理

第九章财产行为税制度

一、资源税

二、土地增值税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房产税

五、车船税

六、印花税

七、烟叶税

八、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第十章税收征管制度

一、税收征管制度概述

二、税务登记

三、帐簿、凭证管理

四、发票管理

五、纳税申报

六、税款征收

七、税务检查与税务稽查

八、税收管理员制度

九、纳税评估

十、纳税服务

十一、税收征管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税收法制

一、税务行政处罚

二、税务行政复议

三、税务行政诉讼

四、税务行政许可

五、公安业务类

第一章宪法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宪法的普遍原则与我国的基本原则;

二、国家性质的概念与类型;人民民主专政的特征;

三、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选举制度的概念、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

四、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与分类;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行政区划与特别行政区的特点;

五、经济制度的概念;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继承权;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特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

六、公民的概念;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的特点;

七、国家机构的概念与特征;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第二章刑法

一、刑法的概念、性质;刑法的任务;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

二、犯罪概念及特征;犯罪构成;

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一罪与数罪

五、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

六、刑罚的概念与功能;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种类;量刑的情节;累犯;自首与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和假释;时效与赦免;

七、罪状;法条竞合;

八、常见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任务;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依照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二、公安机关的职权;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人民法院的职权;

三、管辖的概念与种类;自诉案件的范围;审判管辖;回避的理由和人员范围;回避的程序;

四、证据的概念和意义;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法定的证据种类;证据的审查判断;

五、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羁押期限;

六、立案的概念与程序;破案和销案;

七、讯问犯罪嫌疑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侦查终结;

八、审查起诉的内容;提起公诉;不起诉;审判组织;审判制度;审判程序的种类;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监外执行。

第四章行政法

一、行政与行政法的特征;行政法的渊源;行政合法性、合理性、应急性原则;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行政行为;

二、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特征;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简易程序、一般程序与听证程序;行政处罚的执行;

三、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点;行政复议法的一般原则;行政复议法的特有原则;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与复议机构;行政复议参加人;行政复议举证责任;行政复议的审理与决定;

四、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的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证据;行政诉讼的程序;

五、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分类;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许可的决定;

六、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的基本原则、管辖、回避、证据、受案与立案、调查、涉案财物的处理。

第五章民法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与构成;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

三、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四、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代理;

五、诉讼时效的概念和效力;诉讼时效的种类;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

六、物权的概念与特征;物权的效力、原则;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财产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所有权的取得;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债权;人身权;

七、民事责任的法律特征;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与免责条件。

第六章公安行政赔偿和公安刑事赔偿

一、国家赔偿责任及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国家赔偿法;

二、公安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公安行政赔偿的范围;公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公安行政赔偿程序;

三、公安刑事赔偿的概念与范围;公安刑事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公安刑事赔偿程序;

四、国家追偿权的概念及行使国家追偿权的条件;行政赔偿中的国家追偿权;刑事赔偿中的国家追偿权。

第七章人民警察法

一、人民警察法的概念;人民警察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

二、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限;

三、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和职务序列;警衔制度;人民警察的条件及录用;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

四、人民警察的义务;人民警察的纪律;

五、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

第八章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一、警械和武器的概念和范围;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保护和限制;警械的种类;

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条件和情形;使用约束性警械的条件和情形;

三、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条件和情形;人民警察禁止使用武器的情形;

四、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责任;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补偿。

第九章公安学基础理论

一、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现代警察制度;

二、警察的概念与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性质与宗旨;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与基本任务;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三、公安工作的概念;公安工作系统;公安工作的主要特点;公安工作的重要地位及奋斗目标;

四、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根本路线、基本方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五、公安政策与公安法制。

第十章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队伍建设的含义、方针;公安队伍建设建设的核心;公安队伍建设的目标;警衔的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警衔制度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的概念;内务建设的目的和依据;内务建设的基本任务;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要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的基本内容;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责和任务;公安机关的设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公安机关的编制和经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管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待遇。

第十一章治安管理

一、治安和治安管理的概念;治安管理的特征;治安管理的方针和原则;治安管理的组织;治安管理手段;治安管理的基本措施;

二、城乡社区警务的涵义;城乡社区警务的基本原则;城乡社区警务的基本特征;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的主要内容;社区和驻村民警的工作方式;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室建设;

三、户政管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户口登记;户口迁移;居民身份证制度;暂住人口管理;

四、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管理;娱乐场所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集会、游行、示威管理;查禁社会丑恶现象;

五、危险物品的概念和特点;危险物品管理的范围;公安机关危险物品管理的基本方法;枪支弹药管理;管制器具管理;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剧毒化学品管理;

六、治安案件的概念、构成条件;治安案件查处的基本原则;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特征、构成要件;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的具体适用;治安调解;治安案件查处的程序;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妨害社会管理行为;

七、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构成要件;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群体性事件的分类群体性事件预防的方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

第十二章道路交通管理

一、道路交通的概念与分类;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与的主体;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道路交通管理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道路交通管理的任务;

二、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概念;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任务;道路交通组织;机动车行驶秩序管理;静态道路交通管理;

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概念与特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的种类;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的适用原则;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的权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的决定程序;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行政强制措施;

四、车辆与驾驶人的管理的概念;车辆与驾驶人管理制度和特点;机动车管理;机动车驾驶人的管理;非机动车管理;

五、道路交通事故概念;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道路交通事故调查;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及交通事故认定;交通事故法律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第十三章刑事侦查

一、侦查工作的概念与特点;侦查工作的性质、任务;侦查工作的方针、基本原则;侦查工作的体制与机制;侦查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素质;

二、刑事犯罪现场的概念和特点;刑事犯罪现场的分类;现场勘验、检查;

三、侦查措施的概念、特征;摸底调查;公开搜查与扣押;辨认;控制销赃;追缉堵截;通缉通报;并案侦查;追捕;

四、侦查范围的划定;侦查方案的制订;对嫌疑对象的审查;破案的条件。

第十四章侦查讯问

一、侦查讯问的概念和特征;侦查讯问的任务;侦查讯问的原则;

二、侦查讯问人员;侦查讯问人员的职权和职责;侦查讯问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侦查讯问对象的法律特征;侦查讯问对象的诉讼权利;侦查讯问对象在的诉讼义务;

四、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及演变过程;讯问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次讯问;续讯;讯问策略、方法。

六、外语类

1、认知5000-8000个以上外语单词,其中能较正确地灵活运用的常用词语为2500个左右;

2、具有较扎实的实用外语语法知识;

3、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技能,能正确理解难度适中的书面材料,阅读速度每分钟100-160词;

4、具有较好的外语写作能力,能根据要求写出长120-150词的外语短文;

5、掌握常用翻译技巧,能进行外语和汉语互译,速度每小时1500-2500印刷符号,译文忠实通顺。

THE END
1.普法丨一图了解《宪法》中国普法丨一图了解《宪法》2024-09-13 15:08:37 来源: 滨海新区海滨街道办事处 天津举报 0 分享至 提到宪法 大家到底了解多少呢? 一起来看吧! 转自:中国普法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VNP46605346GQG.html
2.我国法律分类这是一篇关于我国法律分类的思维导图,包含宪法、刑法、民法、社会法、经济法、诉讼法、行政法等。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我国法律分类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474278
3.今年法考8科复习什么?我只说一次!报完名的同学建议打印收藏!绿色字体印刷,一目了然 合合菌说:思维导图可以对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知识网,帮助大家搭建知识框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笔记,也可以刺激大脑去更好地进行信息分类,方便记忆,更高效的复习。距离法考客观题考试仅剩87天,合合菌帮大家整理好思维导图,剩下的就要靠你们自己努力复习啦!23法考必过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9297757393828931&wfr=spider&for=pc
4.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图表总结)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7大类) 部门调整关系包括的主要法律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规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宪法、6个相关法 民法商法 ■三类主体间(平等主体) ☆公民间 ☆法人间 ☆公民与法人间 ■两类关系 ☆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 ■民法通则 ■合同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21/20/34152255_715183555.shtml
5.2024年会议市场现状与前景图表1:会议规模分类 图表2:会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图表3:会议组织承办业务的上下游关系 图表4:会议运营业务的上下游关系 图表5:近年会议产业主要法律法规 图表6:2019-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单位:亿元 图表7:2019-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图表8:2019-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 单位:亿元 图表9:2019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35/HuiYiShiChangXianZhuangYuQianJing.html
6.何挺:法学研究中裁判文书运用的方法论检讨——以刑事法文献为例的另一方面,上网裁判文书的巨大体量为宏观概览整体状况和大样本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裁判文书蕴含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所具有的价值,远超法检工作报告或者法律年鉴的寥寥数项统计数据,为所谓法律大数据提供了基本数据来源。更重要的是,运用上网裁判文书开展研究,是一个无需费力进入司法田野即可在案头探知经验的便捷途径。http://www.hbsfxh.org.cn/index.php/fxyj/144.html
7.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现状动态及前景发展模式分析报告2024图表4:航天工业基本信息介绍图表5:航天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图表6:航空工业基本信息介绍图表7:航空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图表8:船舶工业基本信息介绍图表9:船舶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图表10:兵器工业基本信息介绍图表11:兵器工业战略地位和意义图表12:军工产业产品分类列表图表13:军民融合概念图图表14:我国军民融合内涵分析图表15: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4151208&efid=vcZmmrhYjiCahSH5w-0caQ
8.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图表总结).doc文档分类:法律/法学|页数:约5页 分享到: 1/5 分享到: 1/5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文档介绍 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图表总结),法律体系图表,我国法律体系图表,美国法律体系框架图表,法律体系基本框架,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二次函数总结图表,定语从句总结图表,小税种总结图表,伤寒论总结图表部门 https://www.taodocs.com/p-180024791.html
9.九张图带你了解宪法九张图带你了解宪法 钦州发布 2024年12月04日 17:16 广西 来源丨自治区司法厅依法与普法治理处 编辑丨方璐 校对丨颜兴 审核丨罗立彬 ? 在他们眼中,看见不一样的钦州 ? 钦州港泊位工程获全球奖项 ? 钦州坭兴陶作品荣获第二届世界壶艺大赛铜奖 ? 钦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jA3MTgwMw==&mid=2661384043&idx=1&sn=e63ea875dd5c9d0e18a669126c1d3816&chksm=856b7c7eb3ea278e9aeb2f1d937f8a8cfad1db07915d16fc9536cda05c8bbaeba7876bced8a2&scene=27
10.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图表总结).doc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图表总结) 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7大类)部门调整关系包括的主要法律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规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宪法、6个相关法民法商法■ 三类主体间(平等主体) ☆ 公民间 ☆ 法人间 ☆ 公民与法人间 ■ 两类关系 ☆ 财产关系 ☆ 人身关系■ 民法通则 ■ 合同法 ■ 物权法 ■ 侵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012/8051064101001126.shtm
11.党内法规文件总结8篇(全文)在党内法规中,除构建和完善以层级为标准的党内法规体系之外,可仿照国家法律体系构建一套以模块内容为标准的党内法规体系。2010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党内法规体系尚未形成。国家法律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包括重要的立法原则、较完备的立法程序、科学的立法技术等,都可以为党内法规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帮助和借鉴。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v2fvoql.html
1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ppt版提示:本文原版含图表ppt版全文下载地址附后(正式会员会看到下载地址)。这里只复制粘贴部分内容或目录(下面显示的字数不代表全文字数),有任何不清楚的烦请咨询本站客服。第一章、审计总论 一、审计的审计的概念、职能、作用二、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三、审计法律法规四、 审计的分类第二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概论 一https://www.wm114.cn/wen/163/324867.html
13.清代的法律歌诀与法律图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有二:一是清代的法律歌诀,即清代有关法律知识以及法律适用经验的诗词、歌赋与口诀的总称,以乾隆年间程梦元的《大清律例歌诀》与梁他山的《读律琯朗》最具代表,此外还有程熙春的《大清律七言集成》、黄润昌的《大清律例歌括》,等等;二是清代的法律图表,即经过系统分类编辑的办案手册,能够为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0356898.nh.html
14.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构造(六)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分类 股东的权力滥用通常表现为违反法律规定或违背善良风俗和诚实信用原则,由于我国《公司法》及司法解释并未对股东权利滥用行为进行一一列举,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对于滥用行为性质的认定也存在各种理解和偏差。从立法的简洁性和纲领性来讲可以理解,但对于现实当中出现的认定困境还是需要采取一定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5/04/id/16049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