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章节试题:第三章法的演进

D.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正确答案:B5、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是()A.自然法B.习惯法C.不成文法D.习惯正确答案:D6、关于法与习惯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哪项?A.法与习惯长期共存B.法与习惯实施方式有异C.法与习惯形成方式不同D.法是习惯的制度化,应与习惯一致正确答案:D7、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哪项?A.人类经济的发展B.历史的必然选择C.科学技术的进步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正确答案:D8、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B.自由大宪章C.教会法D.罗马法正确答案:B9、法律意识有不同的形态,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以下几种法律意识的形态中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制的总体发展程度的是:A.社会法律意识B.法律思想体系

A.衡平法是通过大法官法院的审判活动,以法官的“良心”和“正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B.英国15世纪正式形成了衡平法院,并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于普通法的衡平法体系C.衡平法程序简便、灵活,法官判案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D.衡平法对普通法来说是一种“补偿性”的制度,所以当二者的规则发生冲突时,普通法优先正确答案:D20、人们形容英国早期的衡平法的诉讼程序时说“衡平法是‘大法官的脚’,可大可小”,其含义最确切的是A.衡平法是英国法渊源之一,属于判例法的一种B.衡平法是大法官自己创制的,由大法官自由支配C.衡平法是普通法的重要补充,但较普通法有更大的自主性D.衡平法程序简捷,无需严格遵循先例,大法官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正确答案:D21、下列哪些属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条件A.完备的司法系统和律师制度B.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C.法律至上D.权力本位正确答案:C22、从日本现行法律制度看,其主要传统、渊源和风格属于下列哪一法系?A.中华法系B.罗马法系C.印度法系D.英美法系正确答案:B

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中国法的现代化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是一个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缓慢的、渐进变革的过程B.属于外源型法的现代化C.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D.具有被动性和反复性正确答案:B,C,D2、下列哪些属于进行法律移植的理由?A.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B.法的相对独立性C.社会发展和法的发展的不平衡性D.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正确答案:C,D3、下列各项哪些是正确的A.法律意识在法的演进、法律创制和法律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B.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的基本涵义是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C.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最外在的因素

THE END
1.民法典法律法规(精选5篇)在本人的建议稿中,直接规定了“法例”一节,恢复了我国民法典历史的中国特色。 民法总则规定法例,究竟应当规定哪些内容,先作一些比较法的研究。 (一)其他国家和地区民法典的规定 1. 《法国民法典》关于法律适用规则的规定比较简明。第4条:“法官借口法律无规定、规定不明确或不完备而拒绝审判者,得以拒绝审判罪https://www.1mishu.com/haowen/196718.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不包括原哪部法律内容民法与国家其他领域法律规范一起,支撑着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保证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的基础性法律规范。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就是全面总结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实践经验,对现行民事单行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民事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不断健全完善中国特色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39438648560834139.html
3.中国法制史1(通用6篇)在学习《中国法制史》是还要明确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只能是法制而不是国家与法。法制史是将历朝历代中国社会的法制制度作为研究对象而非各个时期的法律内容,因而学习《中国法制史》更像是在学习中国历史,中国法制史不仅涉及文史哲方面的内容也要求我们有一定的法学功底,否则学习过程中会很吃力。此外,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归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0qq1216.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法规电子版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大全2023整合了等劳动合同法、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刑法免费电子版文档。提供了最新修改版法律法规内容,可以为个人以及行业用户提供法律参考依据。比如:可以从《刑法》中学习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从《劳动法》中了解劳务合同基本要求,提高劳工权益意识,正确维权。本站提供了相关法律http://www.downcc.com/k/falvfagui/
5.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第三,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一方面,从党的中央组织到基层组织,从领导干部到每一名党员,都必须在宪法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宪法法律设定的权力范围、确立的原则行使权力,切实提高运用宪法法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依规治党,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党治党,以更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6.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这部法律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了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7.宪法考试复习提纲6篇(全文)人权入宪是中国人权发展的必然结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主张和实践。宪法不仅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丰富了我国现行宪法有关公民宪法权利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强调了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以及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了从整体人权观念和具体权利形态两个方面来突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g2qfkg4.html
8.浅谈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传统正是由于人们从伦理角度看待财产关系,而不是从个人权利的角度看待财产关系,使得中国古代的法律关于财产权的制度很不发达。无怪乎梁漱溟说:“中国法律早发达到极其精详地步。……但各国法典所致详之物权债权问题,中国几千年却一直是忽略的。盖正为社会组织从伦理情谊出发,人情为重,财物斯轻,此其一。伦理因情而有义,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7012761159.html
9.民法典的法律条文范文同时,这种逻辑上的矛盾在《民法通则》也有体现:《民法通则》中规定了无过错责任条款,而无所顾忌这种条款与形式主义的过错责任原则之间的逻辑矛盾,是因为中国法律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实用的道德主义——尽管法典中并未明确说明。这种实用道德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优先考虑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贯彻抽象原则,因此法律很自然地承认现https://www.gwyoo.com/haowen/18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