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

宪法(constitution,又称宪章、根本法)是主权国家或地区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国家或地区的其他的法律、法令等都不得跟宪法相抵触,它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程序制度。”

THE END
1.法律的三个含义法律的三个含义 答: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2.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3.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https://wenku.baidu.com/view/4bcebdd0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8.html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三个方面含义是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三个方面含义是什么? 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http://jxjg.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35872
3.《审计学》——陈力生第七章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违反法规行为是指被审计单位有意或无意地违反除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违反法规行为具体涉及下列三个方面:①被审计单位从事的违反法规行为,如违反所得税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贿赂、不合法政治捐助等。②以被审计单位名义从事的违反法规行为,如控股股东以被审计单位名义从事的违反http://www.caidao8.com/p/findnostatusKnowledge?isbg=1&id=0&kcode=250110002007
4.法律中每个文字的含义是如何规定的?尤其是在法律中。一个词的含义是什么往往依赖于对其所处环境即法条甚至法律的解释。当然,法律解释又不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191583/answer/247544253
5.民法必考知识点之民事法律行为之三:效力体系实际上,遗嘱的成立与生效也属于这一模式。遗嘱在作成之日即为成立,但由于遗嘱是一个死因行为,所以要等到遗嘱人死亡的时候才生效。 3.模式三:成立但不生效 这又分为两大类共6种情形,也是合同、婚姻、遗嘱等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的通用模式。 一类是,合同无效。包括:无效的合同,自始至终均无效;可撤销的合同,一https://www.yoojia.com/ask/17-1217807997630545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