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注会《经济法》第三章高频知识点:物权法律制度概述注册会计师

《经济法》第三章高频知识点:物权法律制度概述

一、物的概念与种类

(一)物的概念

物权法的物指的是有体物,除人身之外,凡是为人所支配、独立满足人类生活需要之物。具有有体性、可支配性、在人的身体之”的特点。

(二)物的种类

1、流通物、限制流通物与禁止流通物

流通物(苹果);限制流通物(文物、药品);禁止流通物(毒品、土地所有权)。

2、动产与不动产

不动产是指不可移动,或如移动将损害其价值的物,包括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动产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动产以交付为原则;不动产须登记,不动产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3、可替代物与不可替代物(该分类仅限于动产)

交易客体为可替代物时,可以同类物替代履行;不可替代物一旦毁损就只能转化为金钱赔偿。可替代物比如书、粮食;不可替代物比如齐白石的画。

4、消耗物与非消耗物(该分类仅限于动产)

消耗物不可能在使用之后,又原封不动地归还原所有者;消耗物的使用权人一般是所有权人。消耗物比如粮食、金钱;非消耗物比如手机。

5、可分物与不可分物

可分物可以进行实物分割,性质功能不发生改变,且其价值不发生减损。反之则为不可分物。可分物比如牛肉、酒;不可分物比如牛、汽车。

6、主物与从物

主物是独立存在,起主要效用的物,如汽车。从物只是作为他物发挥作用的辅助工具,本身也是独立存在的。如汽车后箱中的备用胎、电视机的遥控器等。在无法律特别规定或当事人特别约定时,从物的权利归属于主物权利人。从物随着主物走。

7、原物与孳息物

原物是指依其自然属性或法律规定产生新物的物,如产生幼畜的母畜、带来利息的存款等。孳息物是指原物产生的收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租金)。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约定。法定孳息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交易习惯取得。二、物权的概念和种类

(一)物权的概念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具有支配性、排他性、绝对性特点。

(二)物权的种类

1、自物权与他物权

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所有权即是自物权,系对于自己之物所享有的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则属于他物权,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设定的物权。

2、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用益物权主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宅基地使用权。担保物权主要包括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

3、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动产物权是设定在动产之上的物权,如动产所有权、动产抵押权、动产质权、留置权。不动产物权则是设定于不动产之上的物权,如不动产所有权、土地使用权、不动产抵押权。

4、独立物权与从物权

独立物权比如所有权、除地役权外的用益物权。从物权比如担保物权、地役权。

三、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物权法定原则

如果法律无明文规定物权种类时,则不能解释为法律允许当事人自由设定,只可解释为法律禁止当事人创设此种物权。

2、物权客体特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

多人共同对一物享有一项物权,因为多人只涉及多数物权人,而一物一权表现的是物权客体与权利本身的关系。在一物之上成立数个互不冲突的物权。如所有权与他物权的共容等。

3、物权公示原则

物权公示原则,是指物权的设立或者变动必须依据法定的公示方法公诸于世。如不动产进行登记,动产进行交付。

配套习题【单选题】:

1.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动产的是()。

THE END
1.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怎么理解"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这句话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法律制度与法治的定义 法律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总称,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法律制度是静态的,它表现为各种法律条文,规定和判例. 法治:则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它要求国家权力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275899202791369005.html
2.法律制度是什么意思法律制度的解释是什么①一国的立法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总称。即[hao86.com好工具]通常所称的“法制”。②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所有权方面的法律制度、诉讼方面的法律制度等。 网络解释: 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法律原则和规则的总称。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843143ac9a8431
3.经济法基础(2020年)——第二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概述 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在一个单位,会计关系的主体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客体为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具体事务 会计工作管理体系 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636098/article/details/107518710
4.时建中:数据概念的解构与数据法律制度的构建——兼论数据法学的数据是构建数据法律制度的基础概念,制度实质上就是概念及其体系的逻辑及实践展开。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中,数据概念依然存在相当程度的混乱,这不仅影响学术研究和交流,而且制约了相关制度的构建。为此,本文尝试从多个维度解构数据概念,揭示数据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数据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研究。http://www.fxcxw.org.cn/dyna/contentM.php?id=25617
5.法律规章制度(精选十篇)一方面, 在相关能源政策法律出台之前, 政府有关部门并没有组织能源专家进行严格的论证, 一些重大能源政策更是领导人的一句话, 上行下效。另一方面, 中国的公众参与本来就落后于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 国内在制定能源政策法律的时候, 更是闭门造车, 完全将公众屏蔽与决策程序之外。中国能源法律制度受到政党政治、政府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zfy64h.html
6.政策与制度法律的概念有什么关系?政策与制度、法律的概念的关系 三者只能是部分地可相互替代,不能完全混同。制度和政策都是某种决策产物和某种规则,有重叠之处,不过却是不同层次的决策产物。政策侧重的是为某些目标而采取的操作方式,作用是形成针对问题的可操作决策;作为规则的总称,制度包含了作为操作规则的政策,不过,制度的内涵比政策更广。制度处于http://m.sdsgwy.com/article/html/index.asp?id=105979
7.季卫东:代码与法律双行,AI社会呼唤制度创新148期主讲一方面,代码似乎正在许多领域取代法律。各种各样的技术的规格、代码框在改变制度安排;人工智能的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法律的执行和实施。另一方面,经济和社会的的数字化,迫使法律不得不采取一些应对的举措,也在执法、司法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 这样的背景下,法律秩序的基本概念和制度设计就需要范式革命。体现在从制http://wenhui.whb.cn/zhuzhan/jtxw/20200710/360028.html
8.第六章电子认法律制度第一节电子认证的概念和功能第六章_电子认法律制度__第一节_电子认证的概念和功能__一.doc,第六章 电子认证法律制度 第一节 电子认证的概念和功能 一,电子认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电子签名的基本功能是将电子文件与其签署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较好地解决了身份辨别及文件归属问题,但是它并没有在陌生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014/59109078.shtm
9.什么是死刑复核制度,死刑复核制度的概念什么什么是死刑复核制度,死刑复核制度的概念什么 导读:死刑复核制度是指审查核准死刑案件所遵循的程序和方式方法的规则。又称再审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依法重新审判的一种特别的审判工作制度。审判监督制度是实行两审终审制度的一个补救。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https://www.64365.com/zs/817302.aspx
10.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各个环节: 第一,坚持立法为民,助力良法善治。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检验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为人的更全面、更充分的发展提供保障。对于新时期的立法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