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马学雷: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教育公平

有些问题我们目前不重视,我们在两年之内就会遇到一个小困难,可能五年到八年就会遇到大困难。

我们应该重视本土课程的国际化,立足本土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才是我们的方向。

大家一定要看到方向的变化,别以为说培训教育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义务教育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你要看到整个格局在变化,我们国际化教育是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我们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摘自3月21日马学雷现场演讲

3月21日,由远播教育集团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指导的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北京站,在北京悠唐皇冠假日酒店6层(朝阳区三丰北里3号)隆重举办!

本次IEIC大会以“教育赋能·让孩子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为主题,汇聚海内外众多教育专家和行业大咖,以新的视角探讨国际化教育,聚合多方诉求促进教育产业深度合作,解决家长教育过程中的痛难点,推动国际化教育未来新发展!

大会现场聚集了10000+学生及家长,他们与众多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教育理念,探讨规划困惑,很多家长表示受益匪浅。

马学雷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研究分会副会长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民办教育分会副会长。

演讲内容

今天,马学雷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以政策和时代的背景下,对教育行业的发展开展了深度讨论:

第一:国际课程本土化,还是本土课程国际化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国际教育还是政策鼓励的方向

第四:国际化学校与普通学校殊途同归的预期

那么关于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马学雷的精彩解读~

▲马学雷精彩演讲

国际课程本土化,还是本土课程国际化

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在我们办学中一些实际性的问题。可能有些问题我们目前不重视,我们在两年之内就会遇到一个小困难,可能五年到八年就会遇到大困难。

这个其实主要问题就是国际课程。直到前两天还有会议邀请我说去国际课程大会,这个方向可能基本上奠定了我们随后这些年困境的所在:到底是国际课程的本土化,还是本土课程的国际化,一定是我们的学校要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

较近这些年我们国际学校的校长都在说国际化的学校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外语学校,国内课程加国际考试;第二个阶段照搬国际课程与原版教材,较后调整3.0版国际课程的本土化,国际课程本土化两年以来一直在热烈探讨,基本上这应该是一个错误的方向。我们应该重视本土课程的国际化,立足本土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才是我们的方向。

因为我们做协会,主要是在政府和学校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我们政策法律又是特别重要,基本上几年之内慢慢落实。为什么说课程和教材一定要做本土的课程只不过我们做国际化教育,把它做成国际化,这是因为有一系列的规定。教材建设是国家的事权,这个涉及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高度很大。

到了2019年陈宝生的讲话,对于教材课程的建设已经提到政治的高度,也明确说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到了2019年关于中小学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的名义招生。对于国际部、国际班的招生行为也要进行规范。就是国际化学校,到目前为止这不是法律的概念,没有法律地位的。我们有外籍子女学校的管理办法,我们有民办学校的促进法,都有法律地位;但国际化学校也好,国际学校也好,只是市场概念,政府没有任何一个法律文件给予相应法律地位的确认。这里面较规范的就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或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到了义务教育阶段这是禁止的。高中可以做中外合作办学,如果说较规范的办学,就是你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按照这个项目去开展办学。我们要在今年出一个高中阶段的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意见,也就是说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国际的课程和教材,到了高中阶段允许,但是要进行相应的规范,一定有审批,有检查,有一个流程。

这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普通高中,因为我们较近几年的基础教育育人综合的改革,学前教育出了文件,义务教育出了文件,普通高中出了文件,还有全国教育大会,基础教育会议,这个构成了我们教育改革的号角,明确说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的课程和使用境外的教材。到了2019年12月教育部管理办法也有明确的规定。

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目的: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我说一个更大的背景,我们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公平和质量,这是我们新时代,民办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国际化学校主体是民办学校,我们统计有将近一千所,基本上属于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我们正确的规范法律地位。这里面有这么一些要求,其中新时代下就是一个规范,义务教育的规范,培训教育规范,高中教育的规范,都有规范。我们国际化教育理论大头就在基础教育领域,里面义务教育是大头,高中相对来说比较难一些。

义务教育这个文件很重要,去年9月1号开学的时候有展示这个文件。会议指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义务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教,落实政府责任,加强分类指导,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国家举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公益属性,办好办强公办义务教育。

国际教育还是政策鼓励的方向

我想说国际教育还是我们政策鼓励的方向。无论是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还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2035》,还是教育部去年刚刚发布《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意见》,还是说我们刚刚两会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的远景目标的纲要》,对我们国际化教育都是鼓励的,只不过我们到底应该走什么方向

我们认为基本上我们国际化教育确实要学习先进的育人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生关系、学习方法、评级方法,确实都是我们要学习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国际化教育有很好的社会基础,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普通教育和国际化教育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国际化学校与普通学校殊途同归的预期

未来五到八年可能我们遭遇到更大的困难,刚才朱永新主席也说了:你的遭遇可能也是你的机会。我们国际化学校与普通学校可能殊途同归的预期,后来发现一大堆的普通学校和你走在一条路上,更大规模的上万所普通学校和你走在一条路上了,是一种什么情况

较后小结一下,我们这些改革就是力促我们普通教育和世界先进教育经验、优秀课程文化、招生评价方式和世界高校招生无缝对接,就导致了我们全面普通中小学办学方式的改变。大家看到我们义务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已经出来了,那里面没有任何分数,校长要不要升官,教师要不要升职,全是看你评估指标体系。

较后一个情况就是普通学校和国际学校殊途同归,同台竞技。对于我们国际化学校来说我们能不能占有现在目前的优势,国际课程和本土课程对标,以本土课程为基础,采长补短,现在基础和优势不失国际化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当然,这种方法比直接引进国际课程贴标签要费事很多,怎么选择是看大家的考虑。我作为行业的人士提供这样一个建议,有很多东西是我自己的判断,对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THE END
1.法律是什么法律是什么 诗酒独酌 2023-12-02 13:45:56 免费咨询 一、法律的定义和内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旨在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具有以下特征:1. 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2. 权利和义务:法律规范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保障公民权益的基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23565659
2.《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一至六章)(法律的概念)书评五、法律作为初级规则与次级规则的结合(1)崭新的起点首先,哈特简述了奥斯丁理论的失败之处:无法说明发出命令者也要接受命令、存在无法被解释为强制性命令的法律、存在起源模式不同于命令的法律规则(习惯)。哈特进而总结道,奥斯丁理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通过命令、服从、习惯和威胁等概念的组合,难以产生规则的观念,而没有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801313/
3.梁灯:解读哈特《法律的概念》――从两个核心概念的中文翻译开始如今学界在讨论哈特法律思想时,对两类规则的中文名字基本上是采用以上诸位学者的提法。这样,不同的称谓,一来容易构成讨论沟通的障碍,二来更严重的是引起人们,特别是初学者,对哈特法律思想的误读。本文将在以下部分说明笔者在阅读《法律的概念》中译本及参考相关中文资料后对该书内容的不解。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9/10/641126_62148422.shtml
4.初级会计+第一节法律基础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2.法律的概念 狭义 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广义 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http://bang.api.duia.com/duibaApp/appViewTopic?topicId=2056
5.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法律基础一、法和法律(一)法和法律的概念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2.法律的概念狭义: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广义: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http://www.njccc.cn/layout/Detailedwx.asp?Numbered=2474
6.综合法律知识:法学基础理论第一节 法律概述 (一)法、法律的概念 1.法的概念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法律的概念 从形式上讲,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与“法”的含义相同,即指“法”的整体,泛指国家的全部规范性文件。狭义的法律仅指法的一种表现形式,在https://www.51test.net/show/1188223.html
7.法律与我们同行教案(精选8篇)1、法律是什么呢?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律的概念古时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机关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 中国的十类主要部门法为: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劳动法、自然资源与环境法、军事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lrs20tm.html
8.论法律原则的性质及其适用———权衡说之批判与诠释说之辩护/王近些年来,我国法理学加强了法律原则理论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种主流学说———法律原则适用权衡说。然而,该学说对法律原则之性质的理解并不准确,并由此导致了其在法律原则适用主张上的错误。我们可以在避免这些缺陷的基础上重构法律原则适用理论———诠释说。诠释说认为,法律原则是包含诠释性概念的共享规范,其应当通过https://cpcivillaw.dlmu.edu.cn/info/1017/1711.htm
9.哈特的第二性规则初探1.仅具备“义务要素”的法律规则体系及其缺陷 哈特在论述其第二性规则的内容之前,首先提出了所谓“第一规则”的概念。哈特指出:“当人们对遵从某规则的一般要求是持续且强烈的,而且对那些违反或有违反之虞之人所施加的社会压力是强大的时候,我们会将此规则当作科予义务的”⑥这便是哈特所提出的第一规则。我们从第https://www.fx361.com/page/2017/0524/18213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