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病防治的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些员工误认为,只要所患疾病是由职业引起的、或者与职业具有关联性,则该疾病即为职业病。例如,某白领员工长期伏案工作,患上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该员工就主张应当将其病情认定为职业病。

诚然,职业病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是因果关系,即该病情是由其职业所引起、或与员工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关联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凡是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即为职业病。实际上,我国法律和司法实践对“职业病”设定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

为了您的健康,关于职业病防治的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误区一:职业病与自己无关

多数职业病具有隐匿性强、发病过程比较缓慢的特点,不容易引起人的警觉,如果你是从事家装、电焊、喷漆等工作,那么,职业病危害风险很可能已经与你相伴随行了。

以从事家庭装修的工人为例,在各类石材加工的过程中常常暴露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长此以往,患尘肺病的概率较高。因此,家装工人一定要正确佩戴合格的防尘用品。

误区二:职业病=“白领常见病”

大家习惯把颈肩腰腿痛、“鼠标手”、干眼症等称作白领的“职业病”,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疾病才属于法定职业病。

要构成《职业病防治法》中所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3、必须是《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误区三:职业病不算工伤

有些劳动者以为,只有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的伤亡才属于工伤,其实不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属于工伤。职业病的诊断结论主要是对劳动者所患疾病与职业活动中所接触的有毒有害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判定,关乎患者能否享受相应的待遇,是患者获得工伤保险、民事责任赔偿的客观依据。

劳动者被诊断为职业病后,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已经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职业病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劳动者需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同时,企业要承担相应责任,做好职业病防护的第一责任人。

劳动者职业健康应知应会8关键

1、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劳动者如何判断自己患的是不是职业病?

可能通过以下四个条件进行判断:

1、必须有劳动关系,患病者应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3、职业病有多少种类?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中共列出了10类132种职业病,具体分类如下:

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尘肺13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

2、职业性皮肤病,9种;

3、职业性眼病,3种;

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5、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

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7、职业性放射性,11种;

8、职业性传染病,5种;

9、职业性肿瘤,11种;

10、其他职业病,3种。

4、如何进行职业病诊断?

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申请职业病诊断需携带以下材料:

2、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资料;

5、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

5、什么是职业病鉴定?

职业病鉴定是指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职业病再诊断的过程。

职业病鉴定实行两级鉴定制,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省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为最终鉴定。

6、职业病病人享有哪些待遇?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有以下待遇: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2、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3、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4、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在本单位患职业病病人的劳动合同;

5、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6、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7、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该如何行动?

劳动者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倡导职业健康工作方式,树立职业健康意识,争做职业健康达人,可通过以下方式积极预防职业病。

1、上岗前劳动者要做到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2、遵守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或其它安全规程;

3、作业时坚持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噪声耳塞等;

5、发现身体出现可能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或异常,请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或咨询;

6、积极参加用人单位开展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或通过媒体、网络搜索职业病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8、职业健康保护,用人单位该如何行动?

用人单位应注意劳动保护,关爱职工健康,采取以下行动保护劳动健康。

1、为劳动者提供卫生、环保、舒适和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2、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制度;

3、加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4、加强职业病防治日常管理;

5、建立职业病防治和健康管理责任制;

6、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7、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

8、实施职业健康保护。

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应知应会50问

1、什么是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2、什么是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3、职业健康检查与普通体检有什么区别?

职业健康检查不同于普通体检。

普通体检是根据个人身体健康情况而设定体检项目进行的体检,有一定的随意性。

4、用人单位应当对哪些劳动者,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

5、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6、职业病危害具体有哪些?

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四部委印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疾控发[2015]92号)的规定,共有6类456种,其中粉尘52种、化学因素375种、物理因素15种、放射性因素8种、生物因素6种、其他因素3种。

7、如何确定哪些劳动者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

主要是依据每年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确定。

8、职业健康监护责任主体是谁?

用人单位是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全面负责。

9、用人单位应当如何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监护?

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及时制定并落实本单位职业健康检查年度计划,依照原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以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235)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10、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是应规定本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的类别、项目、周期以及档案管理等管理要求,还应包括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职业病劳动者的管理要求,并明确本单位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其管理职责等。

11、用人单位组织安排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时,最易出现哪些问题?

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参检人员范围方面出现漏检,如一名统计员,其办公室设在噪声作业场所内,办公室同为噪声作业场所,但未安排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二是委托检查的类别、项目方面出现漏项,如一名铸造车间劳动者,多会接触粉尘(矽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但只委托了粉尘项目的职业健康检查。

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是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工作依据之一,但如其所委托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不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存在问题,导致了用人单位在组织安排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时,发生上述漏检、漏项问题,甚至因此疏于防范导致劳动者罹患职业病,其后果由谁承担?

由用人单位承担。

至于其所委托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依法予以追究。

13、如所委托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职业健康检查结论存在问题,导致了用人单位的劳动者罹患职业病,其后果由谁承担?

参照上述第12点。由用人单位承担。

14、哪些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同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在开展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

另外,按原规定已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证书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有效期内可以继续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15、用人单位如何查询所在地可以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名单?

可以在所在地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网站查询,也可咨询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16、如何委托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应当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书,由用人单位统一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也可以由劳动者持单位介绍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18、职业健康检查中,应当检查的项目和周期由谁确定?

19、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职业健康检查结束之日起多少个工作日内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包括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书面告知用人单位?

30个工作日。

20、用人单位应当如何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1、确保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身份的真实性,由谁负责?

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由用人单位负责。

22、用人单位应当对哪些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1)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新录用劳动者,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劳动者;

2)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劳动者,如电工作业、高处作业、压力容器作业等。

23、为何要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通过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发现不适宜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的劳动者,避免招收已患有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分清职业健康损害的责任,减少劳资纠纷。

24、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目的是什么?

通过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筛查,可及时发现在岗劳动者中可能存在职业病病人和可疑职业病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早脱岗,防止出现晚期病人。同时,也可以筛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提高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水平,防止因劳动者健康问题诱发工伤或安全生产事故。

25、为什么要开展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26、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可以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吗?

不得解除或终止。

27、对准备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者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离岗前多少日内组织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30日内。

28、劳动者离岗前多少日内的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视为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90日内。

29、对于虽不是直接从事接触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但在工作环境中受到与直接接触人员同样的或几乎同样的接触的劳动者,是否应开展职业健康监护?

应视同职业性接触,需和直接接触人员一样接受健康监护。用人单位在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时,应对这些岗位或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进行识别和检测,在检测机构的指导下,确定是否应将上述人员纳入职业健康监护范围。

30、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务派遣员工,由用人单位还是实际用工单位安排职业健康检查?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31、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吗?

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移交保管。

32、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取哪些措施?

1)对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4)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5)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立即改善劳动条件,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33、对于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的结论中要求复查或进一步检查的人员,是否必须要安排复查?

同时,如果未按要求及时完成复査,将不能及时发现劳动者职业健康方面的可能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和普遍性问题,易延误用人单位职业病预控工作。

34、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1)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

2)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资料;

5)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35、哪些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人员、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劳动者委托的代理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6、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用人单位必须提供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原件吗?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根据国家档案局发布第10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属于“劳动保护、职业安全、医疗卫生、涉及职工权益的其他重要文件材料”,保存期限为永久。

38、职业健康监护中出现新发生职业病(职业中毒)或者几例以上疑似职业病(职业中毒)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健康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2例以上。

根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49号令)第十八条:职业健康监护中出现新发生职业病(职业中毒)或者两例以上疑似职业病(职业中毒)的,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9、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禁忌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时,除了及时通知用人单位,还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同时向所在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吗?

是的,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同时向所在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用人单位应做好配合工作。

40、发生职业健康方面的纠纷或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时,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吗?

需要接到通知之日起在10日内提供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资料。

41、卫生健康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用人单位落实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应重点监督检查哪些内容?

1)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建立情况;

2)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制定和专项经费落实情况;

3)如实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所需资料情况;

4)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5)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建议,向劳动者履行告知义务情况;

6)针对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取措施情况;

7)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情况;

8)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及管理情况;

9)为离开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如实、无偿提供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情况;

10)依法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况。

42、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的,或未按照规定在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依法应如何处理?

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44、用人单位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或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或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的,或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的,依法应如何处理?

责令限期治理,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45、用人单位未建立或者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制度的,或未如实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所需要的文件、资料的,或未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依法如何处理?

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46、用人单位未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依法如何处理?

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弄虚作假的,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47、用人单位除了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国家还有哪些禁止性规定?

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按现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听力测试应在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48小时后进行,目的是为了排除噪声引起的暂时听力位移。

新GBZ188的征求意见稿中,将初次检查改为在脱离噪声环境14小时后进行,即工人经过一夜的休息后,就可以进行听力检查了,当然小夜班或大夜班的工人是不能参加当天的听力检查。

49、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异常,以后就不会发生职业病了吗?

不是,比如潜伏期长、隐匿性强、迟发性特征明显的职业病尘肺、职业性肿瘤、锰中毒等,在离岗后即便不再接触相应的危害因素,一些劳动者仍会在离岗后数年甚至数十年发病。

50、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求劳动者认真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职业史”;

2)不要随意委托项目,比如无苯岗位委托“苯”项目体检,也不要漏检,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要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指导下进行;

3)对于不在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体检项目由医疗卫生机构确定;

4)高温职业健康检查周期为1年,应在每年的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进行,一般5-6月份组织体检较为合适;

5)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认真阅读年度职业健康检查汇总报告,及时向单位负责人书面报告情况,落实医疗卫生机构意见和建议。

6)如某一种情况多发,比如肝功能、血常规、胸片“小阴影”,应引起重视,在技术机构的指导下,进行风险评估;

7)对一些异常情况即便是非职业健康损害问题,比如高血压、血糖指标异常、心电图异常等,用人单位也应引起重视,加强健康教育和引导。(健康临汾官微)

THE END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重点总结6篇(全文)(4)劳动关系兼具有法律上的平等性与实现这种关系的隶属性;(5)劳动关系兼具人身性与财产性。 4.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主体不同;(2)主体的法律地位不同;(3)受国家干预程度不同;(4)法律适用不同;(5)救济手段不同。 三、我国劳动法适用的范围:1.用人单位: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社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ub295fn.html
2.农民工就业政策及解读22、农民工患职业病后是否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23、我国法定的职业病的种类有哪些? 2004年颁布的《职业病目录》规定了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又10大类115种。10大类包括: (1)尘肺(如硅肺、煤尘尘肺) (2)职业性放射性病(如外照射性急性放射病) https://www.puan.gov.cn/zwgk/zdlygk/jycy/202104/t20210415_67825658.html
3.职业病及职业病防治常识(9) 享受赔偿权,对职业危害造成的健康损害有依法要求赔偿的权利。 (10) 享受特殊保障权,未成年工、女工、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劳动者依法享有特殊职业卫生保护。 劳动者发现自己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受到侵害,应当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也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其职业卫生权利,https://www.wannengye.com/pages/yU792BeZ/
4.劳动合同实用13.哪些情况下劳动合同不能终止? 哪些情况下劳动合同虽然出现约定的终止条件,但仍然不能终止?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有下列情形用人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疑似职业病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 https://www.liuxue86.com/a/5054367.html
5.工作中出现的职业病有哪些种类(工作期间得了职业病怎么办)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工作中出现的职业病有哪些种类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工作期间得了职业病怎么办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15种还是132种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https://www.kstnjscl.com/flcs/340633.html
6.职业病的种类有哪些律师普法职业病的种类有哪些 2022-07-02941 普法内容 职业病的种类有: 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尘肺病,如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等; 2、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光接触性皮炎、痤疮等; 3、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白内障; 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如噪声聋、铬鼻病、https://www.110ask.com/tuwen/13039507402264854631.html
7.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种类?天津劳动纠纷律师法律咨询天津中百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12年,资深律师申爱军发起设立。现主要业务方向为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工伤赔偿、人身损害纠纷、公司法律事务、项目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事务、经济纠纷、刑事辩护、企业改制及公司重组并购业务、银行及相关延伸业务、企事业专业法律事务讲座等。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G1GYWE2A/
8.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行政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行政执法依据 一、行政执法机关 单位名称: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单位类别:法定行政机关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一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八条 http://www.110.com/fagui/law_121251.html
9.职业病有哪些种类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放射病;尘肺;职业中毒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查看完整题目https://www.shuashuati.com/ti/2c6c624ec87846b9bc2a753dd52430de.html
10.职业病分类有哪些5、铍病 6、铊及 浏览全文 2、 职业病有哪些种类 职业病包括十大类,分别是: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肿瘤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https://www.lawtime.cn/zs_68919/
11.职业降安全技术(精选5篇)3.增强做好职业健康工作的责任感。年10月,中央编办印发的《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104号),调整了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明确了职业卫生监管“防、治、保”(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诊断治疗、职业病人社会保障)三个环节分别由一个部门为主负责的原则,确立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预防环节https://www.1mishu.com/haowen/5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