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法治的发展历程 − 今日说法 − 十八届四中全会 − 全会专题 − 重大会议专题 − 专题 − 宣讲家网

摘要: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在1999年修订《宪法》时得到了采纳,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由法制到法治,完成了国家发展理念和模式的第一次飞跃。

1978年3月,我国修订了《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奠定了国家环境保护的宪法基础。同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1979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则通过《环境保护法(试行)》,从法律层面上首次确立了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基本环境权利和义务,在法律的层次上确立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方针,建立了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构建了环保法制的基本框架,明确了环境保护的原则和制度。这些措施,标志中国环境保护法制化工作全面启动,朝着专门化、开放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在1999年修订《宪法》时得到了采纳,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由法制到法治,完成了国家发展理念和模式的第一次飞跃。

2013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布《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取代了1990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并发布党内法规5年制定规划和其他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文件。这表明,党要管党,并且想通过规范化的程序和方式,对国家予以领导。这是党内规则之治和国家法之治即法治衔接、协调与互助的重要转折。在环境保护方面,由于很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地方党委领导不力的结果,因此,也需要制定规范和约束党内决策的党内法规和制度。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按照什么规则建设国家治理体系以保障体系的运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自此,由以依法治国为核心的法治国家,演变为包括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在内的法治中国,演变为由党内法规、国家立法和社会自治规则支撑的治国规则体系,无论是主体、内容和方式,还是制度化方面来看,都是治国理念和模式的第二次飞跃。

目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利益诉求日益多样,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人们政治参与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普遍增强,对法治的期待越来越强烈,法治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广阔。在这个背景下,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通过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和公报是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充分解读,即用法治的理念、思维和方式来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运转。社会普遍认为,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升级版,是对我国治国理念和模式第二次飞跃的深入阐述和发展。

THE END
1.简述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移植工作的法治发展历程简述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移植工作的法治发展历程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手术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由欧美发达国家引入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由于我国立法尤其是医学科学立法的落后以及思想上的认识偏差,导致人体器官捐献移植的法治进程十分缓慢,这与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移植的工作实际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差距。正确认识我国的人体器官捐赠移植http://zsfxj.zbnc.edu.cn/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13&wbnewsid=1258
2.中国控烟法治发展报告(2021)民主与法制杂志电子版(三)中国地方控烟法治发展历程 囿于世界控烟形势的发展及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中国各地方自行探索地方控烟立法与控烟法治建设。通过全面、系统梳理27个省区(除台湾省,下同)、4个直辖市、27个省会(首府)城市、18个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4个经济特区的控烟地方立法文本,以2005年批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界,发现除吉http://e.mzyfz.com/mag/paper_48555_25146.html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pptx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pptx 23页内容提供方:187***7859 大小:3.27 MB 字数:约2.25千字 发布时间:2024-06-18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4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国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610/6224125135010143.shtm
4.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特点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回顾与分析这75年间我国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特点,可以更好地推动商事法治的发展,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事法治的发展历程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9/id/8134041.shtml
5.《中国法治(1978~2018)》小说在线阅读本书围绕改革开放与法治发展这条主线,从中国宪法发展、立法改革、法治政府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法治宣传教育,以及民事和刑事、经济和社会、知识产权、人权和国际等多个法治维度,回顾40年来中国从形成法律体系到建设法治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和法治演进模式,探讨40年来改革与法治的互动变迁,总结https://www.qidian.com/book/1016321519/
6.中国法学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法学思想的萌芽期,诸子百家对于法律、道德、人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中国法学的雏形。二、中国法学的发展历程1.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法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严格的法律制度,强调“以法治国”,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基础。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法律制度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3245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