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史(古代部分)

《中国法律史》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基础法学专业课。是法学专业10门核心必修课之一。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习者系统了解中国法律制度发生发展的历史源流、基本规律及经验教训,提高法学理论素养,完善法学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对于法学理论与各部门法学的理解。

课程内容

由于课时所限,本课程不涉及清末及以后时期的法律制度。授课视频32个,每个10分钟左右,视频突出影响中国法律发展的重要法典、重要制度以及重大事件。观看视频之外,学习者还需要阅读学习资料并完成作业。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2.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与与夏商法制概况

第1节中国法律的起源与特点

第2节夏商法制概况

第一章单元作业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夏商法制概况单元测验

第二章西周法制

第1节“明德慎罚”——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之源

第2节周公制礼作乐

第3节西周的立法活动

第4节西周的婚姻家庭制度

第二章单元作业

第二单元单元测验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

第1节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

第2节中国封建法典之源——《法经》

第三章单元作业

第三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秦朝法制

第1节秦朝的立法思想

第2节秦朝的立法活动和法律形式

第3节秦朝的法律内容

第四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单元作业

第五章汉朝法制

第1节汉朝法律思想的重大转变

第2节汉武帝以后的“德主刑辅”思想

第3节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

第4节汉代的继承制度

第5节春秋决狱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五章单元作业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

第1节“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确立

第2节司法制度之大理寺的沿革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六章单元作业

第七章隋唐法制

第1节“十恶”不赦与隋朝《开皇律》

第2节唐朝的立法思想

第3节中国古代律学的最高成就——《唐律疏议》

第4节唐朝的刑法原则(上)——区分公罪与私罪等

第5节唐朝的刑法原则(中)——“八议”与特权

第6节唐朝的刑法原则(下)——同居相隐不为罪

第7节唐律的主要罪名(上)——“十恶”

第8节唐朝的主要罪名(下)——“六杀”、“六赃”和保辜制度

第9节为什么说唐律是中华法系的代表

第七章单元测验

第七章单元作业

第八章宋朝法制

第1节“阿云之狱”与敕律之争

第2节宋朝的典卖制度与继承制度

第八章单元测验

宋朝法制单元作业

第九章明朝法制

第1节“明刑弼教”的《大明律》

第2节明朝的重典治吏

第九章单元作业

第九章单元测验

第十章清朝法制

第1节中国古代法典集大成者——《大清律例》

第十章单元测验

第十章单元作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第2版。

公法系列教材马志冰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2版。

(选择其中一种即可)

问:为何下载的课件和视频播放的课件不一样?

答:为了呈现更好的观感,视频由制作公司特意加了动画效果,但下载的课件中文字内容更全。课程学习中若有问题,欢迎提问交流。

问:有人在课堂交流区抄袭他人的答案,如何处理?

答:同学们不要抄袭,留言是为了让老师了解你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抄袭别人留言会失去让老师辅导你的机会,还有可能被扣分。

问:只完成单元作业的提交,但是不参加作业互评,会有什么后果?

答:单元作业采取学生互评方式,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50%,只完成部分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80%,只有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才给予所得分数的100%。希望大家在提交作业之后积极完成作业互评,否则会影响自己的作业成绩。

问:有些单元测验里的题视频中没有讲到,还有些课后作业不会做,请问需要准备什么参考资料或是教材吗?

答:在课程介绍页已说明,视频时长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讲解视频“突出影响中国法律发展的重要法典、重要制度以及重大事件。观看视频之外,学习者还需要阅读教材等学习资料”,请大家阅读学习资料后再做单元测验。如果手边没有资料,可以参看在各章节文档中上传的马志冰老师主编的公法系列教材相应内容。

问:慕课的视频和文档能下载到手机里吗?

问:学期末结束之后还能看到视频吗?

答:课程结束后可继续观看。但是新一期课程开课后会关闭上一期课程,需要您参加新一期课程才能观看视频。

THE END
1.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①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创造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道德。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②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恰恰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2.法学考研法制史高频考点:中国法的起源Ⅰ中国法的起源 一、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夏朝 公元前21世纪夏启建立夏王朝时,中国的国家和法律制度即正式形成。中国国家和法起源于夏朝的建立,其主要依据在于: 1.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世袭专制帝王。 2.夏已开始按地域划分统治区域。这是国家产生依据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96145.html
3.中国法律史(ppt课件).pptx中国法律史;第一章;;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321/8066035137005047.shtm
4.獬豸简介獬豸像征什么獬豸外貌形态→MAIGOO百科历史起源 祖先在创构“法”字上,其渊源颇具智慧和神话色彩。“法”字古金文为“灋fǎ”。《字源》(约斋著,上海书店1986年版)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fǎ”字的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灋fǎ,这字从廌去,以代表判断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平如水,省廌写作法”。《说文解字》释为“灋fǎ,解https://www.maigoo.com/citiao/230207.html
5.中国法律史(第六版)曾宪义全套课件.pptx一、中国法起源的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一般理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认为,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与其他的社会现象一样,法律有其产生、发展直到最后消亡的客观历史过程。世界各国法律的起源,有各自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不同形式,但也有共同的原因, 并且可以探寻到其中存在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法学https://www.taodocs.com/p-544637265.html
6.“乡规民约”的法理分析110网律师乡规民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规民约的起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与法律制度既有矛盾之处,又存在着一致性。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发挥乡规民约的重要作用 “乡规民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它一直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373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