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文化双子星座的2021年度好书北京大学出版社X商务印书馆著作世界历史

大家好啊!今天是小北和朋友的联合荐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02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编书处,开创中国大学设立出版社之先河。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出版部,出版大学教科书和学术著作。从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中孕育而出、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生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将紧随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致力于成为“教材出版重镇、学术出版高地”,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创于1897年,一个多世纪以来,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竭力继承中华文化,积极传播海外新知,历经劫难,又不断重生,创造了中国文化出版事业的辉煌。125年以来,商务出版图书5万余种,在读者中有良好影响和声誉,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一起,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双子星座。

商务印书馆2021年度好书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特别致敬图书

1.《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红色印迹手绘本》(第一卷):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仍需风雨兼程。本书以极具表现力与亲切感的手绘美术表现形式,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轨迹和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

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一个个故事,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轨迹和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

识别二维码一键购买

2.《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

回溯中国共产党风雨砥砺之路,讲述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本书图文并茂,以3个历史时期、29个理论专题、80余幅珍贵史料图片再现党在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和经典瞬间。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1924年在法国正式入党,其一生同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的历程紧紧相连。他对党和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商务印书馆学术类·十大好书

1.《伏尔泰文集》(全10卷):

凝集“法兰西思想之父”伏尔泰的思想精华,体现了启蒙思想最核心的部分;正如雨果所言:“让我们向这个人讨教,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

伏尔泰文集(全十卷):

第1卷.哲学书简闫素伟译

第2卷.哲学辞典王燕生译

5.《万国天津:全球化历史的另类视角》:

从“万国天津”到“中国天津”经历了什么?1900年的天津既是全球化的参与者,也是全球化的产品。

6.《魏玛共和国史》:

一部纪念失败政治的历史,关于魏玛共和国史的权威之作;与其分析纳粹为什么会诞生,不如检讨魏玛共和国为什么会失败。

7.《视觉艺术中的意义》:

20世纪艺术史中的关键性著作,欧美艺术史学生读物,收录潘诺夫斯基三十多年来的若干名篇,深刻讨论了视觉艺术中涉及作品内容的图像志与图像学问题。

8.《炼狱的诞生》:炼狱并非折磨,是救赎和希望的所在,是西方的精神与社会史的重要一环;中世纪的“神奇”想象,观念史的经典之作。

9.《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

辛亥革命被称为是“五千年之大变局”,为什么积极的改革反而酝酿了大革命?“旧制度”因何解体,“大革命”如何酝酿?一场带有自毁意味的新政,一次悄然催生革命的改革,著名历史学家罗志田教授重磅新著重释“辛亥巨变”。

10.《欧洲历史地理》:

中文世界首次引进欧洲历史地理重磅著作,论述欧洲过去2500年历史中不断变化的人类活动空间模式。

商务印书馆大众类·十大好书

1.《混凝土:一部文化史》:

混凝土被认为是现代性的最终标志,反思混凝土,开启看待现代景观的全新视角。混凝土不仅仅是个技术性问题、物质性问题,它还是文化的和精神的问题,有对现代性、现代化的反思。

2.《丝路风云:刘衍淮西北考察日记(1927-1930)》:

1077天从未间断的西北考察日记,200余幅珍贵图片,详细记录丝绸之路考察研究的发轫者——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西行之旅。

3.《李劼人往事:1925—1952》:

马悦然把他与鲁迅并列,说他是足以登上世界文坛的中国作家。为何长久以来他却被低估甚至遗忘?被忽视的现代文学中的大家,李劼人重要人生阶段的解密之书,寻访李劼人先生人生中重要的二十七年,讲述变革时代的因缘际会,回归历史的端穆和真容。

4.《吉尔伽美什史诗》:

闻名世界的长篇叙事诗,4000多年前,书写在十二块泥版上的一部不朽的传奇诗篇;北京大学西亚系教授拱玉书根据楔形文字原文翻译。

5.《哲学是什么(第11版)》:

一部哲学通识入门书,问世30多年来已被再版十余次,被译为多种语言版本,强调哲学在当下的应用,一本深入浅出的经典哲学教科书。

6.“远方译丛”:

“远方译丛”2021年书目:

《到马丘比丘右转:一步一步重新发现失落之城》

《走过兴都库什山:深入阿富汗内陆》

《彻悟:印度朝圣之旅》

《龙舌兰油:迷失墨西哥》

《行走的柠檬:意大利的柑橘园之旅》

7.《<洛神赋>九章》:

一本读懂《洛神赋》的文学地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戴燕老师十余年精心结撰,你想知道的关于《洛神赋》的一切,都在这里,探究洛神及曹植写作《洛神赋》的真寓意。

8.《无缘得见的年代——我的祖父母与战争创伤》:

获法兰西学院基佐奖等多个奖项,通过一对犹太人夫妇在“二战”中的悲剧人生来反思20世纪历史。

9.戏剧教育丛书|《275个戏剧游戏:关联》《青少年戏剧直通车》《戏剧教师实用手册》《学校教育的戏剧性》:

以戏剧赋能教育,“戏剧教育”不是教授戏剧那么简单,而是将戏剧的思维、方法融入教育,去搭建和塑造完整的人格。

“戏剧教育丛书”(全4种)扫码下单

10.《北方有棵树:追随大自然的四季》:

2021年1月中国好书,一本久居北京而写就的自然观察和城市物候笔记,写给大自然的情书,不管你有多么孤寂,有风景能抚慰心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度好书

01

年度主题出版好书

1.《信仰的力量》

主编:邱水平

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在北大学习、工作过的老同志,无论是取得过重大成就,或者有着不寻常的经历,还是平凡普通的一员,都以感人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党的深沉情感。本书传递了信仰之力,散发出信仰之美,是独具北大特色与魅力的党史学习读物。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

作者:刘伟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突出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分配制度、宏观增长、长期发展、对外开放等五个基本方面的特殊性,并紧紧围绕这种特殊性展开分析,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行文逻辑严密、思维辩证、理论丰实,不论是从时代性、创新性的角度看,还是从理论性、系统性的角度看,都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

3.《为了人民的利益》

作者:赵凌云等

经济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工作史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基础和关键。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100年》,以十个历史阶段的划分为基础,阐述各个阶段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思想、发展战略与策略、工作组织方法、工作成就、历史经验,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与贡献,以丰富的史料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经济工作中,“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的辉煌画卷,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本书既是一部从经济视角研究党史的佳作,也是一部从党史角度洞察经济的力作。

02

2021年度好书

1.《双重叙事进程研究》

作者:申丹

“世界范围内首部探讨‘双重叙事进程’的著作。”

本书是世界范围内首部探讨“双重叙事进程”的著作。它突破了古往今来聚焦于情节发展的叙事传统,将视野拓展到与情节发展并行的“隐性进程”,并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本书上篇系统建构了独创的理论体系,不仅对叙事理论而且对文体学和翻译学进行了“双重性”拓展和重构;下篇具体分析西方经典作品中的双重叙事进程。

作者首创的“双重叙事进程”理论,对于中外半个世纪以来流行的西方叙事学和传统的文学研究均是重大突破,是我国学者对当代叙事研究做出的突出贡献。

2.《奇妙的粒子世界》

作者:黄涛、曹俊

“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并举的优秀科普读物。”

难得的是,书中介绍的中外科学家不断探索粒子世界的过程,以及探求真理修正错误的思想方法,有助于读者树立求真创新、严谨求实和合作共赢的科学精神,是一部开卷有益的优秀科普作品。

3.《海洋变局5000年:一部新全球史》

作者:张炜

“400余幅高清、精美彩图,一部宏观视角的通史性著作。”

本书以罗荣渠教授的现代化理论为灵魂,以船舰的技术发展特征断代,围绕海权如何塑造世界历史、国家命运和全球秩序展开。通过展示这两条线索的交叉影响,揭示海洋完全不同于陆地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揭示为什么船舰与海权能够对大国兴衰及世界性海洋变局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

4.《海昏简牍初论》

主编:朱凤瀚

“多数竹简、木牍等材料在本书中首次发布。”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所长朱凤瀚主编的《海昏简牍初论》,对这些简牍进行了释读与研究,多数竹简、木牍等材料为首次发布,内容涉及《诗经》《礼记》《论语》《孝经》等儒家经传类典籍,少量的诸子类、诗赋类、术数类、方技类典籍及一些文书,对于了解儒家学说及其经典的流布、西汉昭宣时期的思想学术图景、西汉列侯制度等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5.《理性主义的政治学》

作者:唐士其

“一本视野宏阔,纵贯古今、横跨中西的政治学著作。”

本书从比较政治思想的视角,对西方理性主义及其影响下的政治学的基本特质进行历史性的分析与评价,探讨理性主义政治学的缘起、流变、困境与超越,是一本难得的优秀政治学著作。它串联起从古希腊到现代的政治哲学的源起、流变;通过对西方理性主义“本质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两个根本特征的细密分析,讨论其面临的困境;将中国传统思想作为理性主义政治学的参照,通过对各自特质、困境的批判性对比、分析,寻求对海德格尔西方危机根源问题的回答,探求结合中西思想传统的优长并超越它们局限的可能。

本书视野宏阔,所述内容纵贯古今,横跨中西;对概念的辨析十分精妙细微;材料运用扎实而不觉滞重,仿佛信手拈来般挥洒自如;论证逻辑严密,勾勒出理性主义政治学的筋骨、逻辑与困境,令人信服;文字背后饱含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大关怀。

6.《阅读的力量》

作者:弗兰克·富里迪

译者:徐弢、李思凡

“和读者一起探索阅读的意义与艺术。”

本书全面梳理了自苏格拉底以来西方思想家有关阅读的经典论述,系统考察了阅读人群的历史变迁、阅读对不同文化中的读者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不同时代的主流文化观念和技术变革对阅读的影响等。

本书融社会文化史与社会思想史于一体,为我们呈现了阅读活动的丰富性;充满历史感,极具现实关切,为深度阅读日渐式微的时代号脉,呼吁重建“健康的阅读文化”。本书思深旨远,文笔流畅,有助于读者深思阅读的意义和探索阅读的艺术。

7.《植物的“智慧”》

作者:马炜梁、寿海洋

“引导博物爱好者‘像植物学家一样思考’。”

8.《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作者:鲁西奇

“堪称一部乡里制度‘通史’。”

作者利用多种类型的史料,在乡里制度的基本结构、从户口原则向村落田亩原则的演变、乡里制度的地方性差异、其作为“下县的皇权”的性质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理清了两条脉络:一是纵贯整个中国古代,从上古到清末,乡里制度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脉络;一是乡里制度本身的结构脉络。本书是专史研究,但从它广阔的研究视野、全面的研究内容和丰富的研究材料看,也完全称得上是一部乡里制度“通史”。

9.《艺术史导论》

作者:汉斯·贝尔廷、

海因里希·迪利、沃尔夫冈·肯普等

译者:贺询

“代表德国艺术史学科顶尖水平的著作。”

这是一部艺术史学科导论性质的著作,也是一本艺术史学习经典指南。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史最早于19世纪在德语国家兴起,加上德语艺术资料浩如烟海、艺术传统源远流长,因此向来有“艺术史的母语是德语”的说法。

这本著作由15位德国艺术史分支各领域重量级学者合作完成,包括汉斯·贝尔廷(HansBelting)、海因里希·迪利(HeinrichDilly)、沃尔夫冈·肯普(WolfgangKemp)等,代表了德国艺术史学科的顶尖水平,内容精练,引证繁富,具有教科书般的严谨和简明,对各个议题的剖析无不展现出写作者的学养、视野和智慧。畅销30余年,是德国艺术史院系中使用最广泛的专业读物。最新的德文第7版(中文首版)补充了诸多前沿议题。

10.《美国法律史》

作者:劳伦斯·弗里德曼

译者:周大伟

“一本让我们了解‘美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美国’的著作。”

11.《常微分方程》

作者:柳彬

“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展现常微分方程的知识与运用。”

北京大学数学教学系列丛书记录了北大数十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记载了教学实践的足迹,反映了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理念,表达了新时期数学教学的水平。本书系丛书中的一种。

书作者总结了二十多年从事本课程教学的经验,以简洁凝练的语言,系统介绍了常微分方程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最新发展,穿插于其中的数学发展史和中外数学家的思考和贡献,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学习方法,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一部适用性很强的优秀教科书。

12.《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

作者:徐英瑾

“能让人读懂人工智能的哲学逻辑及发展经验的佳作。”

这是一部能让人读懂人工智能的哲学逻辑及发展经验的佳作。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强烈冲击并深刻变革了人类既有的生活模式。复旦大学徐英瑾教授从人工智能的逻辑架构和历史经验出发,揭示出当前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机制的所谓“人工智能”的种种弊端,直面人工智能在现实路径上的诸多争议性问题,展望了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相应的社会和伦理影响。

作者在专业上训练有素,知识广博,语言幽默风趣,使得本书视野宏阔,例证饱满扎实,论证生动活泼,既有学术深度,又贴近人工智能发展实际,充分体现出当前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深刻思考。

THE END
1.以史讲法法律文献——李悝《法经》运城是中国法的起源地,法治人物群星璀璨。蚩尤作刑、皋陶造律,拉开了中国法律起源的大幕。战国时期,魏相李悝编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奠定了中华法系法典编纂的基石。隋朝时,河东闻喜人裴政参与修订的《开皇律》为唐律提供了直接的蓝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ODQzNzEzMg==&mid=2247565928&idx=4&sn=51b139cd87cf7c84e78d24e7370f2572&chksm=ebb17652bf0eebba4682d58667cc796f750b27ab9cb7494eb10e95c60ca3270a24f6f26722c9&scene=27
2.法律专业论文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回顾按照中国法律发展的阶段及风格特色等粗略的标准来划分,中国法律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早期法律、战国以后的古代法律和近现代法律三个大的部分。 (一)中国早期法律 中国早期法律,一般是指夏、商、西周及春秋时期的法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奴求制时代的法律制度,在时间上包括自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这一历史阶段。中国https://zhuanlan.zhihu.com/p/72474177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是()。D.暂行法院编制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点】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 【华图详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是《大理院审判编制法》,故B正确。 知识点:清末法律制度 中国法制史 清末明初的法律制度 考研 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https://v.huatu.com/gktk/1klpm.html
4.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单选题 试题出自试卷《2020年01月11日宪法基本理论第1次练习》 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问题1选项 A.《重大信条十九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查看解析 下载APP畅快刷题 https://www.educity.cn/tiku/21040913.html
5.廉政史海:新中国反腐斗争历史“第一”大盘点1952年4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了政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这一共有十八项条款的惩治贪污法律文件,对贪污罪以及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保障了当时“三反”运动取得彻底胜利,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系统性的反贪法律文件。 http://www.ycjjjc.gov.cn/ycsjwjcw/wy/200908/64db5a52f8b745ed8548188a2171d796.shtml
6.中国农业大学离退休处中国共产党从建立革命根据地时起就重视法制建设,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新型法律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法律制度更趋健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提出把权力关进法律制度的笼子里等等重要论述,法治建设更完善。这里仅谈一点新中国第一部法律颁布与修改有关的事。 http://ltc.cau.edu.cn/art/2021/7/21/art_2232_773091.html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权保障法规——《人权保障条例》联合网1940年11月,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颁布施行的《人权保障条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人权保障法规,也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制定并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关于人权保障的条例。《条例》后被收录于《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影响广泛而深远,直到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1940年11月11日,《人权保障条例》由山东抗日根据地http://read.lhwww.cn/ReadingZone/PaperInfo/bad0f834-be0e-43e7-a721-bc7fd0335f72?aid=35A6331B-FC70-41CA-85C5-2D2B6877F50A
8.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草案“浮出水面”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法制史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法制史之一。早在商朝的法律中,就有关于土地所有权、婚姻家庭制度、继承制度的规定,这是我国最早的民事法律制度。此后,从西周直至明清,民事法律制度始终是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直到1911年8月,我国历史上才有了第一部专门的民法典草案——《https://www.jiaodong.net/2002/12/54447.htm
9.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三)第二次民法编纂·北洋政府1925 第二次民律草案(四)国民政府的民法编纂·1930.12.26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法编纂1.1954组织民法起草,因为反右而中断,继受苏联民法,与《德国民法典》相通;2.1962第二次起草,1964《民法草案(试拟稿)》,企图摆脱苏联和资产阶级民法;(六)改革开放以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10.法学到战国时期,魏国执政李悝在各诸侯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封建社会的法典《法经》。这部《法经》虽早已失传,但在一些历史著作中载有其篇目。《法经》开创了中华法系独树一帜的立法先河,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法典的基本体系,以后的《秦律》、《九章律》、《曹魏律》、《泰始律》、《开皇律》、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
11.公共基础党史知识竞赛(一)29、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是什么?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30、“三大改造”是指对哪三项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31、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什么法,正式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77020289843642
12.法制史复习指导: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三)轻罪重刑:在法律内容上,法家主张用严刑峻法达到以法治国的目的。 (四)法布于众:与“以法治国”等原则的要求相适应,法家主张向全社会公布国家的法律,让全体臣民皆知法又有法可依,从而否定了奴隶制下的法律秘密操纵状态。 二、《法经》 (一)《法经》的主要内容: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作https://www.kaoyan365.cn/jm/7025.html
13.中共历史上第一部反腐法令的诞生和实施中共历史上第一部反腐法令的诞生和实施 翻开中国共产党反腐惩贪那厚重泛黄的档案卷宗,里面记载着: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以下简称“中华苏维埃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和进攻,处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区一方面大力倡导节俭、反对浪费,一方面持续开展反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9/06/id/4117052.shtml
14.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毛泽东主席历来重视宪法,早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就领导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宪法性文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12月24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时提议: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向中央人民政府提议,于1953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15.2018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课真题及参考答案D.历史法学派认为一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制度决定着法的内容和性质 【答案】C 【解析】考察不同法学流派的观点。A法律不外乎主权者的命令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奥斯丁的观点,而不是经济分析法学派,A选项错误。社会法学派强调法律实施的效果,认为法律优劣的主要标准是实施效果,B项错误。历史法学派认为法是民族精https://www.kaoyan.com/zhuanyeke/zhenti/5bffd4464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