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主持制定中国第一部《森林法》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人类保护森林就是保护自己。因此,有效保护森林必须有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1914年11月3日,中国第一部关于森林的独立法律《森林法》,由时任农林工商总长的张謇主持制定并由《政府公报》颁布。

《森林法》产生的背景

中国林政长期失修,林业采伐无节,苗木培育失宜,致使童山濯濯。民国之初,状况依旧,滥伐滥采,随地可见,私砍盗卖,数不胜数,尤其在中国最大林区东三省,被一些中外合办的采木公司破坏更烈,从鸭绿江流域深入到吉林省南部“地辟道梗”的桦甸、蒙江等县,长此以往,无林可言,无木可伐。为此,挽救之策不能再缓。

《森林法》的制定及内容

在该呈文半年之后,张謇就主持制定并颁布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森林法》。《森林法》总共32条,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总纲,总纲的主要内容将全国林区分为国有、公有、私有三种性质。凡无主山林、关系到江河水源、两省以上和涉及到国际关系的林区,编入国有林;公有、私有森林中对经营国有林有重大影响的,得以相当价值收归国有。第二章为保安林,共6条,是该法的重点。所有林区凡关系到预防水患、涵养水源、公众卫生、航行目标、利便渔业、防蔽风沙者均得编为保安林,因此对受损者给予补偿。保安林委托地方行政长官管理。第三章为奖励,共6条。凡中华民国个人或团体,愿承领官方荒地植树造林者,均无偿提供,但不得超过100方里,同时需要交纳保证金。保证金于5年后,如确有成绩者本息一并发还。第四章为监督,共3条。地方官对公有或私有之森林,禁止或限制其开垦、滥伐或荒废,以及对荒山强制性造林。第五章为罚款,共10条。详细规定窃盗森林犯罪者按情节轻重,罚款、拘役或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放火烧毁森林者、损害他人森林及其苗木、违背规定而开垦者等均有相应的处罚规定。第六章为附则,共2条。规定从公布之日起生效和施行细则另订。

△张謇(左四)参加中国第一个植树节

《森林法》颁布后两个月左右,与之配套的《森林法施行细则》20条和《造林奖励条例》11条分别公布,成为实施的准则。同时颁布《国有森林发放规则》,使国有森林处处有人负责。张謇为民国初年的林业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健全的行政和监督的制度,并训令各地行政部门对以上法规条例切实贯彻执行。

《森林法》确为中国第一部森林法律

然而,历代有关保护森林的法律条文仅在其他法典中涉及到而已,并没有一部独立完整的保护森林法律。即使晚清新政时期,制定了数目众多的法律,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钦定宪法大纲》,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专门刑法典《大清新刑律》,第一部商律《钦定大清商律》,以及《破产法》《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大请民律草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就是没有保护森林的法律条文,仅有保护长白山及承德等地森林的诏令,没有独立的《森林法》可依。由此可见,张謇在1914年11月3日制定并颁布的《森林法》是中国第一部保护森林的法律,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森林法》的历史价值及意义

开创林业立法的新时代。张謇制定并颁布的《森林法》是中国保护森林的第一部法律,加上与它配套的《森林法施行细则》《造林奖励条例》《国有森林发放规则》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林业法律体系,开创了依法保护森林的新时代,为中国森林立法树立了榜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新《森林法》,1945年《森林法》的修正,此外,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先后公布的一些关于森林管理、造林政策的法令,都是在张謇主持制定的《森林法》基础上的延续、补充、完善和发展。因此,张謇主持制定的《森林法》在林业史上是一项重大的贡献。

开创林业管理的新局面。与《森林法》配套的法规条例的及时制定,使林业管理和有关地方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责可问。尽管张謇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早早辞职回乡,从事地方自治事业,后来具体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因政治和社会的种种原因不如人意,但理顺了林业管理的关系,为林业管理工作创造了条件,改变了林业管理的紊乱局面,对森林乱砍滥伐的现象起到了遏制作用,对森林的自然生态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为后代的森林立法提供了经验。

反映张謇可贵的生态观。所谓生态观,即是人与自然环境方面的态度。

张謇在实业救国的实践中,努力追求产业结构生态化,形成资源节约型的产业链,减少因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城市建设中,又追求园林化、生态化。当年的南通城市在人们面前展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无不深刻表现出生态文明的程度。

THE END
1.以史讲法法律文献——李悝《法经》运城是中国法的起源地,法治人物群星璀璨。蚩尤作刑、皋陶造律,拉开了中国法律起源的大幕。战国时期,魏相李悝编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经》,奠定了中华法系法典编纂的基石。隋朝时,河东闻喜人裴政参与修订的《开皇律》为唐律提供了直接的蓝本。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ODQzNzEzMg==&mid=2247565928&idx=4&sn=51b139cd87cf7c84e78d24e7370f2572&chksm=ebb17652bf0eebba4682d58667cc796f750b27ab9cb7494eb10e95c60ca3270a24f6f26722c9&scene=27
2.法律专业论文中国法律发展的历史回顾按照中国法律发展的阶段及风格特色等粗略的标准来划分,中国法律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早期法律、战国以后的古代法律和近现代法律三个大的部分。 (一)中国早期法律 中国早期法律,一般是指夏、商、西周及春秋时期的法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奴求制时代的法律制度,在时间上包括自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这一历史阶段。中国https://zhuanlan.zhihu.com/p/72474177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是()。D.暂行法院编制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点】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 【华图详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是《大理院审判编制法》,故B正确。 知识点:清末法律制度 中国法制史 清末明初的法律制度 考研 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https://v.huatu.com/gktk/1klpm.html
4.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单选题 试题出自试卷《2020年01月11日宪法基本理论第1次练习》 下列哪一个法律文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问题1选项 A.《重大信条十九条》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查看解析 下载APP畅快刷题 https://www.educity.cn/tiku/21040913.html
5.廉政史海:新中国反腐斗争历史“第一”大盘点1952年4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了政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这一共有十八项条款的惩治贪污法律文件,对贪污罪以及量刑标准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保障了当时“三反”运动取得彻底胜利,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系统性的反贪法律文件。 http://www.ycjjjc.gov.cn/ycsjwjcw/wy/200908/64db5a52f8b745ed8548188a2171d796.shtml
6.中国农业大学离退休处中国共产党从建立革命根据地时起就重视法制建设,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新型法律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法律制度更趋健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提出把权力关进法律制度的笼子里等等重要论述,法治建设更完善。这里仅谈一点新中国第一部法律颁布与修改有关的事。 http://ltc.cau.edu.cn/art/2021/7/21/art_2232_773091.html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权保障法规——《人权保障条例》联合网1940年11月,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颁布施行的《人权保障条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人权保障法规,也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制定并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关于人权保障的条例。《条例》后被收录于《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影响广泛而深远,直到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1940年11月11日,《人权保障条例》由山东抗日根据地http://read.lhwww.cn/ReadingZone/PaperInfo/bad0f834-be0e-43e7-a721-bc7fd0335f72?aid=35A6331B-FC70-41CA-85C5-2D2B6877F50A
8.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草案“浮出水面”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法制史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法制史之一。早在商朝的法律中,就有关于土地所有权、婚姻家庭制度、继承制度的规定,这是我国最早的民事法律制度。此后,从西周直至明清,民事法律制度始终是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直到1911年8月,我国历史上才有了第一部专门的民法典草案——《https://www.jiaodong.net/2002/12/54447.htm
9.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三)第二次民法编纂·北洋政府1925 第二次民律草案(四)国民政府的民法编纂·1930.12.26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法编纂1.1954组织民法起草,因为反右而中断,继受苏联民法,与《德国民法典》相通;2.1962第二次起草,1964《民法草案(试拟稿)》,企图摆脱苏联和资产阶级民法;(六)改革开放以来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10.法学到战国时期,魏国执政李悝在各诸侯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封建社会的法典《法经》。这部《法经》虽早已失传,但在一些历史著作中载有其篇目。《法经》开创了中华法系独树一帜的立法先河,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法典的基本体系,以后的《秦律》、《九章律》、《曹魏律》、《泰始律》、《开皇律》、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
11.公共基础党史知识竞赛(一)29、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是什么?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30、“三大改造”是指对哪三项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31、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什么法,正式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77020289843642
12.法制史复习指导: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三)轻罪重刑:在法律内容上,法家主张用严刑峻法达到以法治国的目的。 (四)法布于众:与“以法治国”等原则的要求相适应,法家主张向全社会公布国家的法律,让全体臣民皆知法又有法可依,从而否定了奴隶制下的法律秘密操纵状态。 二、《法经》 (一)《法经》的主要内容: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作https://www.kaoyan365.cn/jm/7025.html
13.中共历史上第一部反腐法令的诞生和实施中共历史上第一部反腐法令的诞生和实施 翻开中国共产党反腐惩贪那厚重泛黄的档案卷宗,里面记载着: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以下简称“中华苏维埃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和进攻,处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央苏区一方面大力倡导节俭、反对浪费,一方面持续开展反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9/06/id/4117052.shtml
14.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毛泽东主席历来重视宪法,早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就领导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宪法性文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12月24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时提议: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向中央人民政府提议,于1953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https://www.xlgy.com/100/133/content_55697.html
15.2018年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课真题及参考答案D.历史法学派认为一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制度决定着法的内容和性质 【答案】C 【解析】考察不同法学流派的观点。A法律不外乎主权者的命令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奥斯丁的观点,而不是经济分析法学派,A选项错误。社会法学派强调法律实施的效果,认为法律优劣的主要标准是实施效果,B项错误。历史法学派认为法是民族精https://www.kaoyan.com/zhuanyeke/zhenti/5bffd4464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