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哪国法律更严厉?大国

谈起中日法律哪国更严厉,似乎是一个很大的学术问题,不是一篇小文能够涵盖得了的,因此在这里只能很感性地说一个大概,美其名曰“借一斑以窥全豹”。

我觉得大概来看法律的严厉与不严厉,一个是看其量刑的轻重,一个是看刑罚和约束的范围的广度。从中日最重的刑罚死刑来看,显然是中国的法律严厉。2011年5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八),减少13个死刑罪名、保留55个死刑罪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刑法1979年颁布以来,第一次减少死刑罪名。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又取消了9个死刑罪名,当时中国媒体援引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郎胜的话称,严格控制死刑、逐步减少死刑是中国刑法的方向。中国现有46种死刑罪名。

至于执行死刑的人数,找不到权威统计,据2014年10月28日的新华社所属的《参考消息》网报道,“根据美国对话基金会的报告,去年(2013年),中国对2400名罪犯处以死刑。”(1)这怎么说也比日本多得多。日本适合死刑的罪名在刑法上大致有16种,但是在战后没有夺走他人生命的犯罪几乎没有被处以死刑的(当然夺去他人生命的犯罪不一定亲手而为,也包括组织犯罪),从1993年至今,日本一共执行了105人的死刑。

中国没有《轻犯罪法》,但是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201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是没有像日本的《轻犯罪法》那样严细到具体的生活细节,没有把没工作到处闲逛、单纯做乞丐(对于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或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人有罚则)、进入他人田地等并没有被列为犯罪,虽然对“扰乱公共秩序”有罚则,但是没有具体到吐吐沫、吐痰、排队加塞、露大腿等细节,而从中国通常的社会观念来看,日本《轻犯罪法》中所规定的一些犯罪,在中国仅是一个是否讲文明、礼貌的问题。

文中指出:“日本与中国,虽是近邻,但实则国情迥异。尤其是初来日本的中国人若按照传统的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则往往容易陷入被动。为了提醒来日的中国公民“入乡随俗”,我们将日本的《轻犯罪法》介绍于后,以供参考。

日本有一种法律叫作《轻犯罪法》,由于轻犯罪法中许多小细节是一般人不太会注意的,因此一般人其实很有可能在无意中违反轻犯罪法。而对于日本事情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当然更有可能在无意中违反轻犯罪法。例如随身携带一把瑞士刀在本国可能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在日本就是犯罪(如果刀刃长度超过6公分即违反了《銃炮刀剑累所持等取缔法》,不足6公分的则是违反了《轻犯罪法》)”(2)

从日本的法律上看,严格控制极刑的判决和执行人数,当然是好的,正像我们前面所引用的那样,当时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郎胜也说,“严格控制死刑、逐步减少死刑是中国刑法的方向”,这也是世界刑法发展的方向,在世界的194个国家中,已有97个国家全面废除了死刑。

而法网撒得非常广泛,像日本这样些许小事也是犯罪的状况好不好呢我个人认为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社会秩序更加严整,生活也会更有安全感,但是不好的一面就是过于严细的法律会制约人们的个性与活力,合法空间越来越狭窄,如果在这样的延长线上走下去,容易发展成警察国家,使人们正当的权利受到侵害,每天为检讨自己犯没犯法很竭尽全力,窒息了开放性的心理和创造性。比如我在乘电车的时候,看到一位黑人,下车后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喊了一声:“I'msohappy!”,我当时觉得他很潇洒,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日本听到如此直率,如此豪放的抒发自己情感的声音,觉得十分爽快,但是他有违法之虞,因为日本《轻犯罪法》中其中的第十四条犯罪就是“不听公务员的制止,发出异常大的声音,或把乐器、收音机的声音放得异常之大,有损静稳,给邻人添麻烦的人”。

从经济生活上讲,日本的规制和法律过于严细,使合法的经营空间狭窄。我遇到很多日本和外国的企业家都对我说过,在日本经营很难,动辄得咎。日本原首相小泉提倡构造改革,实行“行政管制与法令松绑”,就是因为日本的行政、经济上的法律和规则过于严细,不仅束缚日本经济的发展,也成为日本很难招来外国的企业和投资的原因之一。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对日投资部部长前田茂树指出:“外资对日本内部的直接投资余额对GDP之比只有3.8%,这在世界199个国家中为196位,197位以下为尼泊尔、安哥拉、布隆迪(UNCTAD),不用说超过60%的英国和接近40%的法国等欧洲各国及接近30%的美国,就是中国和韩国也是10%以上,这是日本接受海外投资低迷的令人震惊的数字。尽管我们身边活跃着许多外资企业,但是日本处于比朝鲜还低的196位让人难以相信。”(3)

“要扩大对日直接投资,第一是要求商业环境的进一步的改善,安倍总理宣称‘把日本变成世界上最容易做生意的国家’,并举出了行政管制与法令松绑、法人税减税、参加TPP加盟谈判、强化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4)按照前田茂树的说法,安倍也知道,行政管制与法令过严、过细,是日本招不来外资和外国企业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强调“行政管制与法令松绑”的“成绩”,其实这也是日本法律过严、过细的体现,是国家不相信民众,事无巨细都要由它来管的“大政府志向”。

安倍虽然知道日本的这一弱点,但是乐此不疲。最近又不顾在野党、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反对,利用议会中的多数席位在众议院通过了“合谋罪”(《有组织犯罪处罚法》)法案。该法案作为“共谋罪”的犯罪条项多达227条,其中包含许多和恐怖主义活动无关的犯罪,甚至“违规采蘑菇”也成了该法处罚的对象。这项法律的通过,使以往原则上仅在犯罪实施后进行处罚的日本刑法体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必将使原本过严过细的日本法律变本加厉。联合国特别报告人约色夫克那达奇5月18日围绕《有组织犯罪处罚法》修正案指出:“有不当限制个人隐私和表现的自由之虞”,“成为该法犯罪对象的范围非常广,可能包含与恐怖主义及有组织犯罪无关的内容”,“法案中有关‘计划’和‘准备行为’的定义暧昧,有恣意运用的可能性”,并直接给安倍晋三首相发出书简,日本政府为此通过外务省向联合国报告人提出抗议,5月22日,克那达奇发文反驳日本政府的抗议,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笔者认为,“合谋罪”(《罪法犯罪处罚法》)的法案通过后,会进一步强化日本的“大政府志向”,有在更深、更广的层面进一步限制人民的自由、权利、开放性和创造性之虞。

THE END
1.宪法宣传周点击查看宪法强大的“保护力”来源| 静安检察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本身不是高高在上的法律文本它的一字一句都与百姓市井寻常生活息息相关与其他每部法律密不可分12月1日至12月7日是第七个“宪法宣传周”让我们通过一张宪法地图让它走出白纸黑字的文本共同感受宪法的强大“保护力”看看你能找出几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74070
2.凝菡习近平同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会谈中国共产党愿同柬埔寨人民党加强战略沟通和干部培训合作、不会因柬领导层代际交接发生任何变化、助力柬埔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方将继续支持柬埔寨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发展利益“中方愿同柬方坚定道不改”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人文交流,马卓言,工业发展走廊,完全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深化政治互信https://bbs.9you.com/thread-1529100-1-1.html?a=lists&wapid=641679
3.宪法到底有多重要?,2024-12-05https://www.spp.gov.cn/spp/dlhyxfjstdjybqmshgg/202412/t20241205_675894.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它神圣不可侵犯,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在宪法保护之下! ?https://m.gmw.cn/2024-12/04/content_1303913506.htm
5.最高检:宽严相济的首要前提是严格依法,宽不是法外开恩,严不是法外加重原标题:最高检:宽严相济的首要前提是严格依法,宽不是法外开恩,严不是法外加重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5日电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制定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12月5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http://news.iqilu.com/china/gedi/2024/1205/5752486.shtml
6.深度解析我国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表1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法律法规及产业特征比较 三、报废汽车回收行业整体水平低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中国再生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获得拆解资质的企业数量为635家,回收网点总数为2465个,从业人员3万余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中,年拆解能力超过1万辆的仅有40家;年拆解能力100https://www.yoojia.com/ask/16-11941386295637213539.html
7.中国式人情(精选十篇)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仍然未能建立现代法治社会。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现在仍然深受封建因素的惯性――人情观念影响,且其影响仍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极具特色。在“人情”观念影响下,中国人的法律观念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fcjey04.html
8.音乐作品侵权:严惩“洗歌”牟利保护原创作品法治中国澎湃新闻多措并举严加惩处,营造良好创作环境 “虽然‘洗歌’行为已经屡见不鲜,我们也都习惯了,但还是希望有更多原创作品。哪怕创作出来的歌曲没有那么好,也不能去抄袭。不管是抄袭国内歌曲还是国外歌曲,都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真正的音乐人都看不起这样的人。”孟三认为,杜绝“洗歌”固然离不开法律手段,但还有一项有效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975566/
9.张志坤:中国的法律为什么越来越做不到严惩“法律党”中据说多有异见人士,不知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是不是也会有什么别于常人的“异见”或者人未可知的“高见”,这真还不大好说。 总之,现在已到了需对中国法律严惩功能之实效做出总体性评估判断的时候了,如果发现这方面确实存在不合时宜、不合民意之宽,则需认真查找缘由加以整改。须知,一个社会法治功能是不http://www.wyzxwk.com/e/m/show.php?classid=27&cpage=0&id=428569
10.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如何协调和衔接但是, 毕竟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概念、制定主体、调整范围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二者在体系建设上不可能完全同步, 而且在制定、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协调、不衔接的地方, 实现二者的衔接和协调就成为保障二者在中国特色法治体系下发挥各自优势和积极作用的前提基础。当前,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全面推进, 无论是https://www.360doc.cn/article/39547964_804493955.html
11.建材公司销售管理制度(精选11篇)目前我国建筑市场比较混乱,工程质量管理极不规范,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已势在必行。立法上应该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并确保落实“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逐步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市场。同时,行业内部应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健全行业法规http://m.yueduku.com/work/guizhang/608/608987.html
12.科学不端范文9篇(全文)近年来,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不端行为频发, 甚至有学者称, 在中国所有高校均有学术不端行为发生。文章拟围绕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不端行为法律规制展开论述, 尝试整合当前国内能涉及到该主题的各个法律法规, 从立法和司法实践层面找寻规制高校该类学术不端行为的途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pju4qte.html
13.严格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切实做好中国法学会新闻舆论工作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部署,通过组织专栏、专题等,加大中国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宣传推广力度,报道各级法学会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扩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的影响力和知晓度,积极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http://fxh.yingkou.net.cn/011/20231201/9a4a8375-fd5b-45ef-b9c8-1c3e2a74a8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