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法五星级考点法律渊源,一篇文章带你搞定!法考

②正式渊源是法律人必须予以考虑的。

(2)非正式渊源:

②非正式渊源的主要价值在于辅助正式渊源的运用或者弥补正式渊源的漏洞。

2.当代中国正式法律渊源

在中国并未司法化,无法单独、直接作为案件裁判的依据。

(1)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方面的规范性文件。

(2)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规范性文件。

(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决定、规定、办法等,也属于法律。

(1)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2)行政规章:

①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

②省级、地级市级别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1)地方性法规

(2)民族自治法规

(3)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由特别行政区根据《特区基本法》所制定的在特区生效的地方法律性文件。

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以中国批准、加入、承认为前提。

3.当代中国的非正式法律渊源

(1)社会习惯;

(2)判例;

(3)党和国家的政策。

4.法律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

(1)不同位阶:

原则上,不同位阶的法律渊源之间的冲突要遵照下位法不得违反上位法的基本原则来决定其适用顺序,但存在两个例外:

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与上位法矛盾并不必然丧失法律效力;

②经济特区的法律与法律矛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2)同一位阶:

原则上,同一位阶的法律渊源之间的冲突的解决方法有三:

①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②新法优于旧法;

③若新法为一般法,旧法为特别法,则由制定机关裁决。

但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不一致时,要交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a.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则直接适用地方性法规;

b.如果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还需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部门规章与部门规章或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矛盾,由国务院裁决。

【学霸笔记】

1.法律渊源主要解决法官裁判案件的依据从哪里来的问题,其中法官必须考虑、必须适用的称之为正式法律渊源;法官可以考虑、可以适用的称之为非正式法律渊源。

2.正式法律渊源与非正式法律渊源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

3.非正式法律渊源除了包括习惯、判例和政策外,还包括法学理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其他类型。

4.非正式法律渊源在实际的司法裁判中主要发挥辅助正式法律渊源理解和填补正式法律渊源漏洞的作用。

以上知识点同学们都学会了吗?如果还有不理解的,来听听杨帆老师的免费视频课吧>>>

无论世界怎样喧嚣,只希望你可以不被打扰。静下来练练真题,再坚持一会儿,成功的花儿很快就要绽放了↓↓↓

【典型真题】

1、特别法优先原则是解决同位阶的法的渊源冲突时所依凭的一项原则。关于该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多选题)

A.同一机关制定的特别规定相对于同时施行或在前施行的一般规定优先适用

B.同一法律内部的规则规定相对于原则规定优先适用

C.同一法律内部的分则规定相对于总则规定优先适用

D.同一法律内部的具体规定相对于一般规定优先适用

参考解析:

特别法优先原则的适用条件为:必须是同一主体制定的法。

“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之间的形式关系包括:

(1)指同一法文件中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在同一法中,规定一般适用情形为普通条款,在一般适用情形之外适用特别条款;

(2)指特别法中的特别规定与一般法中的一般规定。

A选项正确。同一机关的特别规定相对于一般规定优先适用,满足同一主体制定的法的前提。

B选项正确。规则具有确定性,同一法律内部的规则规定优先于原则适用。

C选项正确。同一法律内部的总则与分则,是一般性与特殊性、一般与具体的关系。

D选项符合上述的(1)。所以,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2、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多选题)

A.它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B.它可以弥补正式法源的漏洞

C.它没有正式的法律效力,司法机关不能以它作为裁判案件的理由

THE END
1.经济法的体系地位与其他部门法关系及基本原则法律规制行政法5.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经济法就没有民(商)法的意思自治。 三、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1.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经济法的功能是在民商法的基础上对权利和利益的一种再分配,民商法是关于市场和人的法律,经济法则是关于市场与国家结合的法律,民商法注重形式平等,而经济法注重实质平等。2.经济法与行https://www.163.com/dy/article/IRDK0B560553S8MX.html
2.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由哪些法律部门构成?当代中国法律部门包括: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法、立法法、国籍法等。2.行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理等(一般行政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出发条理(特别行政法)。3.民法: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krEhyWoP2dK.html
3.法理学试题库9、当代中国法律体现了(D) A.统治阶级得意志B.中国人得意志C.全国人得意志D.全国人民得意志10、狭义得法律就是由什么机关制定得(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 C.地方权力机关D.国务院各部门 11、中国古代将“律”字解释为“均布”,其含义就是(A) A.准则B.刑罚C.公平D.正义 12、中国自汉代https://www.360docs.net/doc/0d751265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4.html
4.构成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主要有宪法及其相关法行政法构成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主要有宪法及其相关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环境法、社会法、军事法、刑法和程序法九个法律部门。下列法律文件中不属于程序法部门的是 A : 民事诉讼法 B : 公证法 C : 法官法 D : 律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https://jixun.iqihang.com/zixun/shiti/2024478094.html
5.2004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综合课试题及其1、 最早依法建立和维护代议制民主制度的法律是( )。 A、奴隶制法 B、封建制法 C、资本主义法 D、社会主义法 2、 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 ) A、立法体系 B、法律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系 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是( ) https://www.kaoyan.com/kaoyan/2004-09/03-343/
6.当代中国法律体系包括以下法律部门:测定油品运动黏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何谓油品的黏度?通常黏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何谓油品的添加剂?电力用油的添加剂主要有哪几种?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油品的酸值在生产上有何意义?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何谓油品的氧化?影响油品氧化有哪些因素?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何https://www.shuashuati.com/ti/2ed43c42dea84a35818bd333990064a3.html?fm=bd70ee1527864addc8a52bb33913c2b119
7.最新!全国人大公布我国现行有效法律目录(303件)现行有效法律目录 (303件) (截至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闭幕 按法律部门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M1OTcwNQ==&mid=2247516157&idx=4&sn=fefcdc4336bcee148d588a518169e20a&chksm=eb492790e6420d55db94bb7392f2ab8152d3e26d7a573b9dc413f2011e27de24fba79874cc46&scene=27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https://sizheng.jyc.edu.cn/info/1008/1525.htm
9.2001年4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理学》(一)试题自学考试13、构成法律部门的最基本细胞是() A、法律制度 B、法律体系 C、规范性法律文件 D、法律规范 14、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属性是() A、法的国家强制性 B、法的规范性 C、法的公平性 D、法的人民法 15、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 https://www.exam8.com/xueli/zikao/zhenti/200505/12357.html
10.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基本概念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形式,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一般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一)法的渊源 1.宪法 作为法的形式,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由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31/09/49061297_699648023.shtml
11.2020考研政治:思修重要考点背诵整理(一)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5.培养法治思维 6.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注意事项:本章难度较大,内容多,将之前三章内容合并为现在的一章内容,都是法律基础的内容,每年都是考章节,考生需要对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实体法律部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法治思维,法律权威,权利和义务的内容理解记忆。 https://www.kaoyan365.cn/zhengzhi/sifa/175442.html
12.2024暨南大学公共政策专业717公共管理学考研大纲公布!检测考生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含义、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理解;检测考生对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估程序、评估结果运用等相关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检测考生对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法和经验的理解,检测考生对当代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存在问题及推进途径的理解;检测考生运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有关知识分析、解决公共管理https://www.gaodun.com/kaoyan/1508715.html
13.2006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综合课试题(1)8.分法律部门时,首先应考虑和坚持的原则是 a客观原则 b目的原则 c平衡原则 d发展原则 9.就国家与法的关系而言,能影响以至于决定法的形式的最主要因素是 a国家所赖以存在的经注基础 b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政策 c国家的中心任务 d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10.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 a是否https://www.diyifanwen.com/kaoshizhuanti/falvshuoshimonishiti/0761604561869406_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