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杂志》2021年总目录法律立法

1.新《公司法》的设计理念与框架建议

刘俊海(21)

2.最新刑法修正案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

刘宪权、黄楠(9·1)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阐释】

3.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基础

李林(1·1)

4.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的实践基础

冯玉军(110)

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

周尚君(119)

【企业合规不起诉专题】

6.企业合规案件不起诉比较研究——以腐败案件为视角

杨宇冠(126)

7.由“国家在场”到“社会在场”:合规不起诉实践中的法益结构研究

卫跃宁(1·41)

8.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本土化的可能及限度

刘少军(1·51)

9.刑事合规计划的内在特征及其借鉴思路

赵恒(166)

【航天法治专题】

10.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民航应用的国际法律规制

李寿平(221)

11.论北斗时代的个人位置信息法律保护

杨君琳(234)

12.卫星导航系统信号保护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完善

周长玲、方宇菲(24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专题】

13.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有效法律帮助问题研究

韩旭(31)

14.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修复性逻辑之证成

史立梅(314)

15.“认罪认罚从宽”的内涵厘定与框架完善

孙锐(324)

【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的解释与适用】

16.特殊情形之下保证期间的计算三论

高圣平(41)

17.所有权保留制度定性与体系定位——以统一动产担保为背景

王洪亮(415)

18.民法典时代保证金的双重属性

龙俊(429)

【信息安全保护专题】

19.个人信息的新型侵权形态及其救济

张建文、时诚(439)

20.大数据时代网上银行的信息安全保障义务研究

李晗(453)

【合宪性审查制度专题】

21.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及其文化审视

马岭(5·1)

22.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的双重功能

翟国强(513)

23.环境法体系合宪性审查的原理与机制

张震(523)

【商标保护专题】

24.服务商标之使用和保护的特殊性研究

张今(6·1)

25.商标侵权中“商标使用”的判定规则

刘铁光(611)

26.商标符号利益的法律分配:商标法构造与操作的符号学解释

王太平(6·23)

【商法理论与实践专题】

27.民商合一体制下商法独立的可能性及其实现路径

赵万一(71)

28.决议行为特殊效力规则的民法解释

李建伟(723)

29.公众公司的公司法地位再审视

刘斌(7·40)

【军法纵横】

30.新时代退役军人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思考

李卫海、王金虎(7112)

31.新时代退役军人创业制度法律保障研究

尤东晓(7124)

3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军工企业迁移的法律问题与解决

崔岩(7136)

【民法典适用专题】

33.论第三人代为履行——以《民法典》第524条为中心

王利明(81)

34.《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最新司法适用准则探析

龙翼飞、赫欣(817)

35.论夫妻债务的清偿与执行规则

冉克平(837)

【经济法立法与修订专题】

36.经济法立法评估的制度设计研究

蒋悟真(8·52)

37.政策与法律关系模式下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入法路径思考

倪斐(8·67)

38.论制定经济基本法的路径选择

刘凯(882)

【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的法治路径】

39.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法律制度构建

李爱君(917)

40.数据安全:数据信托目的及其实现机制

席月民(9·29)

41.关键数据处理机构的数据治理结构

周昀、姜程潇(9·42)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全球海洋治理】

42.“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共识性话语到制度性安排——以BBNJ协定的磋商为契机

薛桂芳(953)

43.“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国际海洋技术转让规则审视

张丽娜(9·67)

【各科专论】

44.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构建:理据与路径

时建中、袁晓磊(1·80)

45.建构与宪法相融的经济法——兼论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薛克鹏(189)

46.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权属的配置规则

黄锫(1·99)

47.投资法院机制维护欧盟法律自主性的制度设计及中国应对

秦晓静(1111)

48.《民法典》物权编的守成、进步与缺憾

温世扬(2·56)

49.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的法理思考与制度重构——以合同性与财产性权益保护为中心

丁晓东(270)

50.论跨境电商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构建与完善

朱晓娟(287)

51.人工智能在防范刑事错案中的应用与制度设计

王秀梅、唐玲(2·97)

52.民事诉讼法的实质规范和程序规范

陈刚(2·108)

53.行政法规范衔接瑕疵及整合

张淑芳(335)

54.技术赋能交警非现场执法对行政程序的挑战及完善

谢明睿、余凌云(3·48)

55.法律家长主义与安乐死合法化的范围界限

付子堂、王业平(3·59)

56.我国腐败犯罪刑法立法完善建议

彭新林(368)

57.我国类别股创设的法律路径

赵玲(378)

58.区块链时代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建构: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启示

张婷(3·87)

59.论行政犯立法中的行政前置

赖早兴、董丽君(4·67)

60.数字经济时代股东积极主义的制度创新

王海峰(474)

61.人工智能非主体性前提下侵权责任承担机制研究

付其运(483)

62.我国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的完善

汪全胜、宋琳璘(4·91)

63.大气污染物与二氧化碳协同减排制度机制的建构

田丹宇、常纪文(4·101)

64.法律价值认同的路径选择——以政府“禁摩限电”令为分析视角

喻名峰(534)

65.《民法典》中请求权竞合条款实施研究

王德新(5·43)

66.论我国法院在非涉外案件中直接适用条约的证成与完善

王勇(556)

67.论环境利益的刑法法益化

何佩佩(570)

68.区块链电子数据的证据能力分析——以农业保险欺诈刑事诉讼切入

丁春燕(578)

69.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程序从宽的误释与重述

郭华(588)

70.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反腐败科学要义

吴建雄、夏彩亮(635)

71.破产歧视与反歧视

张钦昱(647)

72.失信联合惩戒的正当性拷问与理论解决方案

门中敬(661)

73.民法典土地经营权的规范构造

郭志京(673)

74.侵犯商业秘密罪刑事门槛的修改问题

刘科(687)

75.Incoterms2020的适用范围与译法选择

高祥(696)

76.论消费税立法改革与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

张富强(751)

77.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行刑衔接理论与实践完善研究

宋歌(774)

78.深海资源开发应急管理的制度完善建议

张国斌(786)

王春业(7102)

80.高质量立法导向下的税收法定重申

刘剑文、赵菁(8·95)

81.作品“宽容使用”引发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孙昊亮、张倩(8113)

82.我国野生动物法律保护的体系、缺陷与完善路径

刘炫麟(8123)

83.信托公司担任慈善信托受托人的不足与完善

周乾(8136)

84.数据主权冲突下的跨境电子数据取证研究

廖斌、刘敏娴(8147)

85.大型数字平台规制的新方向:特别化、前置化、动态化——欧盟《数字市场法(草案)》解析

李世刚、包丁裕睿(977)

86.论捕诉一体

张智辉(9·97)

87.试论道德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惩戒机制

赵旭东、辛海平(9·115)

【司法实践与改革】

88.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诉程序的完善研究——以审执分离背景下法院的角色厘定为前提

王思思(2119)

89.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司法裁判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以刑事司法为侧重

崔永东、宋宝永(398)

90.犯罪记录对社会信用体系的耦合嵌入与功能校正

李怀胜(3109)

91.刑事公诉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问题研究

刘金林(4108)

9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上诉权与抗诉权的关系论

步洋洋(4119)

93.“阶层式”刑事证明思维的司法运用

杜邈(5·99)

94.监察检察主体互涉案件管辖问题检视

林艺芳(5110)

95.经济纠纷背景下的刑事诈骗案件认定

肖中华、朱晓艳(6107)

96.案外人排除执行利益研究

黄忠顺(9132)

97.“三轨制”刑事制裁体系的可行性研究——基于特别没收的独立法律效果

屈舒阳(9146)

【青年法苑】

98.标准必要专利定价困境与出路——“法院—市场主体”二元复合解决模型的构建

刘嘉明(1121)

99.商事领域中反不正当竞争法互联网专条的适用困境及出路

刁云芸(1132)

方安安(2131)

101.《民法典》中质押权利不得转让的目的性限缩

付晓雅(3119)

102.税收法定视野下地方税体系之完善——一个地方税立法权的视角

于淼(3131)

103.我国减刑程序诉讼化改造之路径思考

孙颖慧(4131)

104.论我国资本形成制度的规制坐标与自治重构

岳冰(5119)

105.“两规”到留置的演进历程、逻辑及启示

阳平(5129)

106.普遍处罚模式下预备行为的类型建构

王鹏飞(6119)

107.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刘小璇(6128)

108.股东表决权排除的类推适用——兼评宋某祥诉万禹公司除名决议效力案

安晋城(7147)

109.企业数据权利与用户信息权利的冲突与协调——以数据安全保护为背景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它的形成,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中国法律的七大分类中国法律的七大分类:中国法律共分为七大类: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https://m.66law.cn/question/answer/38691008.html
3.当代中国正式法律渊源的类别有哪些?对于一个匝道收费站,是采用集中式还是分散式,以及采用何种立交形式,应根据进出车流量、立交附近地形、相交道路的结构和性质等因素,从土建、设备投资、营运管理和人力成本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多目标决策,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使总成本最小。https://www.shuashuati.com/ti/63e6ebed0aa94a06b43743a210e2d35f.html
4.关于传染病的类别,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https://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5839149
5.法学法学(law science),是关于法律的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1]。 在中国,法学思想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
6.中国法律是否规定保质期小于总保质期三分之一的商品属于临时或其他法律分析:保质期三年什么时候算临期大约是差三天或七天过期算是临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7145804.html
7.中国法律法规数据库app免费下载4. 更新功能后可一键复制有关条款、好几个法律条文、公文,并把中国法律服务项目、实例、法院判决书发给特定手机联系人适宜法律技术专业者(侓师、法律专家学者、法律工作人员)及其法律从业人员(法律专业的学生、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报考)快查法律法规数据库系统法律合集。法律类别一览:国际公法、行政部门及行政诉讼法、https://www.duote.com/android/1067654.html
8.隐私声明有关将您的个人信息从中国传输到其他国家/地区的更多信息,请参阅下面的“中国居民须知”部分。 7. 加利福尼亚州居民须知 本隐私声明的此部分适用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居民。 个人信息的“法律类别” 我们会收集以下“法律类别”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的法律类别; 每个法律类别中包含的个人信息类型的示例; 收集您的个人http://www.axalta.com/powdercoatings_cn/zh_CN/privacy.html
9.民间借贷的类别与法律关系的研究内容提要:现代的民间借贷实践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借贷范畴,研究其类别及法律关系,对于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活动,充分发挥民间借贷的有利作用,更好地调解、仲裁和审理裁判民间借贷纠纷,进一步完善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规范等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以借据形式发生的民间借贷,按照借贷中是否发生现金转移,可把现代民间借贷分为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5/10/id/182286.shtml
10.中国法律法规大全app下载中国法律法规大全app 点此纠错 版本:v9.6.0 大小:40.05M 语言:简体中文 类别:资讯阅读 授权:免费 更新:2024-01-20 权限:查看 厂商:朝朝飞工作室 MD5:539FA3CCAB4261C1BB983FED18E34CBE 包名:com.zhaozhao.zhang.chinalaw 备案:湘ICP备16002884号-14Ahttps://www.32r.com/app/57686.html
11.中国法律资源库(北大法意数据库)中国法律资源库(北大法意数据库) 资源类别:全文数字资源 访问类型:馆藏资源远程资源 中国法律资源库(原北大法意数据库)可提供丰富的法律数据资源,包括法律法规数据库、司法案例数据库两大基础数据库以及合同范本、法学辞典、法律文书等数据库,以及特色的产品功能。http://lib.usx.edu.cn/info/1134/4168.htm
12.中国法律七大类有哪些中国法律体系通常被分为七个基本类别,这七个类别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法律规范。这七个类别包括: 1. 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权等。 2. 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包括行政诉讼法http://www.tuozhanm.com/archives/27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