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部分
1、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怎样做好民族团结?
答: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答: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怎样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
答: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置。对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对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的犯罪分子,不论什么民族出身、信仰哪种宗教,都要坚决依法打击。
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什么?
答: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
5、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什么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
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怎样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答: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7、2017年3月10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的强调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答: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8、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民族团结是什么的基石?
答: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
9、2014年5月28日至29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疆最长远的是什么?
答: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
10、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怎样筑牢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
答:民族分裂势力越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我们越要加强民族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
11、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是生命线?
答: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12、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什么意识?
答: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3、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六个互相是什么?
答: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1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和巩固什么?
答: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答:3次,第一次于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召开,第二次于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第三次于2020年9月25日至26日召开。
16、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总体战略是什么?
答: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17、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总体战略是什么?
答: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18、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以什么为主线?
答: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19、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新疆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20、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什么教育?树立什么?
答: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21、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八个坚持”内容是什么?
答:一、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
二、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
三、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
四、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
六、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
八、坚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
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部分
2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
答: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2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适应新时代发展历史方位,以各族群众为主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24、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蘩荣发展主题,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突出创建主题,把握创建方向,深化创建内涵,丰富创建形式,扩大参与范围,提升创建水平,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25、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
二、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
三、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
四、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
五、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
六、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通过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各族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广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显著提高,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27、什么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答:中华民族各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28、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29、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首先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清楚认识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30、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什么精神?
答: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1、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
答: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什么?
答: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
33、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什么?
答: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
34、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纳入哪些范围进行教育?
答: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范围,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培训计划。
35、各民族怎样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答: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各族群众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逐步由空间嵌入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嵌入,形成密不可共同体。
36、民族团结宣传工作要坚持什么?
答: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引导,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
37、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什么规划中?
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实施,使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体现在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中,体现在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中。
38、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坚持什么和突出什么?
答:坚持分级联创、分级创建,着力提质扩面,突出干部、青少年、知识分子、信教群众等群体,加大重点行业、窗口单位和新经济组织等创建力度。
39、推动各级民族团结示范区率先实现建成什么?
答:率先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
40、坚持将什么做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阵地、主渠道?
答:坚持将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活动场所等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阵地、主渠道。
41、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由谁统筹?谁负责?
答: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由国家民委具体负责。
4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怎样加强领导?
答: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
43、如何深入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答:大力宣传近代以来中国各民族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共同牺牲、共同奋斗的光辉历史;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浴血奋战,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大力宣传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奋斗梦、繁荣发展梦。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部分
4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哪年颁布实施
答:l984年10月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45、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46、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47、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什么?
答: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四、“三个白皮书”部分
48、公民的基本义务是什么?
答: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9、新疆的由来是怎样的?
答: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1884年在新疆地区建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
50、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措施包括那些?
答: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政策。
5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哪一年?
答:1955年10月1日。
52、“维吾尔”的含义是什么?
答:维护你我团结。
53、依法打击恐怖活动,保障各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对什么的最根本保护?
答:人权。
54、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5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56、民族工作主题是什么?
答: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57、民族团结和进步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团结是进步的前提,进步是团结的基础。
58、做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答: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9、维护民族团结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维护民族团结,就是要求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助合作,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0、隋唐时期什么制在西域得到进一步推广?并在什么地方设立了三郡?
答:郡县制。设鄯善(今若羌)、且末、依吾(今哈密境内)三郡?
61、伊斯兰教是什么时期传入新疆的?
答: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
62、民族团结教育月是从哪年哪月开始的?
答:1982年5月喀什地区率先在全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63、新疆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什么特色?
答: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的特色。
64、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1)民族平等政策;(2)民族团结政策;(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4)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和文字的自由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障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自由的政策;(8)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9)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政策。
65、民族团结的“四个人人”指什么?
答: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人人都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
66、四个“不得”内容是什么?
答: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散布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论;不得收集、提供、制作、传播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信息;不得宣扬和传播宗教极端思想;不得实施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分裂、危害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的行为。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部分
6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是什么时候颁布实施的?
答:2015年12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68、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应当坚持和完善什么?
答: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69、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实行什么责任制?
答:领导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绩效考核体系。
70、“三个离开”内容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71、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相结合,做到哪四个统一?
答: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落实、统一检查验收。
7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指什么?
答: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宗教活动场所、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军(警)营、进团场连队、进景区、进窗口单位。
73、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74、新疆精神是什么?
答: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7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妨碍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不得干预什么?
答:不得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文化、婚姻、计划生育和继承等制度。
76、《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对表彰民族团结模范是怎么规定的?
答:自治区至少每(5)年,州、市(地)至少每(3年),县(市、区)至少每(2)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77、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应当坚持什么?
答: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78、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有哪些情形应当追究责任?
答:玩忽职守、弄虚作假、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9、“一反两讲”指?
答:反暴力、讲法治、讲秩序。
80、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应当怎样做?
答:应当讲求实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说服力。
六、《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办法》《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测评指标(试行)》部分
81、《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办法》示范区包括哪些?
答:包括:州(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
82、《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办法》示范单位包括哪些?
答:包括:机关、学校、企业、村(社区)、军(警)营、宗教活动场所、景区、窗口单位、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事业单位等。
83、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评审命名工作遵循哪些原则?
答:遵循注重实效、突出示范、严格标准、动态管理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通过竞争性选拔,择优命名。
84、民族团结示范区示范单位有效期限为几年?
答:示范区示范单位的有效期限为5年,已被命名5年期满的需重新申报。
85、上报民族团结示范单位需提交哪些材料?
答:(一)申请报告;
(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申报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申报表〉;
(三)民族团结进步实施方案、工作总结和创建工作大事迹;
(四)初验报告;
(五)第三方对本示范区、示范单位的评估报告。
86、民族团结示范区、示范单位出现什么情况撤销其命名?
答:发生涉及民族因素重大问题、处置不当造成恶劣影响、严重损害民族团结的,或出现其它被认为应该撤销的情况,应撤销其命名。
87、被撤销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的几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答:2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88、示范区、示范单位回访抽查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答:每年按照一定比例,组织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进行回访抽查,加强日常指导。
89、《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测评指标(试行)》指标是如何设立的
答:《测评指标》包括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3项测评内容,基础分值为100分。同时,设立了奖惩项目并赋予一定加减分值,其中加分事项累计最高可得35分。总分达到90分以上可申报。
七、“民族团结一家亲”和其它部分
90、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紧紧围绕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做好去极端化工作、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五项重点任务”。
91、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六个载体”是什么?
答:结对子、勤走访、相互学、多活动、真帮扶、重激励
92、“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原则是什么?
答:本着民汉结对认亲的原则,汉族同志联系基层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同志联系基层汉族或少数民族群众。
93、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答:通过联谊活动促进各民族来往交流、融洽感情、增进友谊。
94、什么是民族主义?
答: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及其他剥削阶级对于民族的看法和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是鼓吹“民族优劣论”,把其他民族看成“劣等”民族;鼓吹“民族至上”,抹杀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以民族矛盾掩盖阶级矛盾;自称“民族利益代表”,实则共谋求阶级私利。
95、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96、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97、哪些食品上不能标注“清真”字样?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对使用“清真”标识的范围进行了严格规范和界定,明确规定:“不含肉类、乳类及动物油脂成分的食品,不得冠以“清真”字样。
98、“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答: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99、“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什么?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