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宁思:中国新年为何舞狮子不舞虎卫视频道

内容摘要:我们说说在文化意义上,中国人如何划分虎与狮子的区别,虎在传统上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但这只是中国人的定论。在西方狮子才称为兽中之王,或者是丛林。那么老虎和狮子到底谁厉害呢?新年又为什么舞狮子不舞老虎?

中国新年为何舞狮不舞虎

吕宁思:我们说说在文化意义上,中国人如何划分虎与狮子的区别,虎在传统上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但这只是中国人的定论。在西方狮子才称为兽中之王,或者是丛林之王,我们都看过《狮子王》的电影,印象应该深刻。那么老虎和狮子到底谁厉害呢?用我们小时候的话,谁能打过谁?其实它们都属于猫科动物,这两种大猫都是自然界的王者,不过它们生的环境不同,所以我们成语中有虎狼之争,有刚脱虎口又入狼窝这种形容,难却很少听到有狮虎之争,或者是刚脱狮口又入虎窝吧。

这是因为中国大地以前多见老虎,却鲜有狮子,很少有狮子,狮子原产地不在中国而在非洲、印度、还有南美等地,据说汉武帝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他打通了中国和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才得以进入我们中国。据后汉书《西域传》中这样写到,张帝章和元年,安西遣使献师子、扶拔”,说的就是在西亚的那个安西国,它就是在咱们今天的伊朗一带,派使臣给当时的汉张帝刘桓送来送来罕见的礼品,那就是狮子和扶拔。

扶拔就是一种有鳞,但无脚的动物,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城,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狮子开始走入了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是厚爱有佳,尊称它为瑞兽,抬到了和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中国文化中对于狮虎的看法不同,还在于自古以来人们把老虎视为凶恶之王,而历来却把狮子视为吉祥之物。在中国众多的园林名胜之中,各种造型的石狮是随处可见。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着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直到现在许多建筑物大门前,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未泯,比如香港的汇丰银行的大楼前,就是大狮子。那么在我国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许多寺庙,也多供奉着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像。传说这位专思人间联盟智慧的文殊菩萨则是骑着狮子,首先来到五台山显灵的,五台山也就成了文殊菩萨说法的道场。

石狮子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这种习俗大约是在唐宋之后,据程张先生的《元代石狮趣谈》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都居住于坊中。一个土字旁,家一个方块的方块。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房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民。现在我们经常把坊这个字也说成街道,或者是居民区,比如说坊间流传,这个字是念(Fang三音)这个字念(Fang三音),也念(Fang二音)就是这个土字旁加个方。在每根坊柱的柱角上都加放一块大石块以防风抗震,工匠们于是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既美观又取决于纳福招瑞吉祥寓意,这是用来这些瑞兽来护卫大门的一种雏形。

那么,宋元以来坊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张扬自家的声势,把原来的坊门的样式简化,改造为门楼,仿造原来坊门所用那种加柱石那样子,将石狮等瑞兽雕刻在石柱之上,此风被保留下来,相传承袭。确实正月新年舞龙舞狮,而不是舞龙舞虎,大概也表明了民族文化中狮子是要比老虎更为吉祥了。

旧闻新解

牟宜之的古体诗

吕宁思:昨天我们读了几首唐宋清几代诗人写于春节,或者是春天的格律诗,还感叹说如此美妙的古体诗,已然真正作古不复再来。其实今人之中也有古诗爱好者,然后能如古人般写出天籁之诗者,真是凤毛麟角。所幸,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们真的发现一位20世纪杰出的古体诗人,他叫牟宜之。

我们先看看三首牟宜之在1972年春节的短诗,春节嘛,他写的《春节之一》短诗之一是,“塞外荒村久赋闲,花香鸟语俱杳然。家贫假日无宾客,粗茶当酒度愁年。”。他写的短诗,《春节之二》,“今年春节少风情,锣鼓寂寥静无声,枯坐小楼思往事,感时伤世问平生”。牟宜之的春节诗之三,“大漠寒空冻云痴,北风凛冽雪压枝。仙源景色何处赏,梦向桃花柳绿时。”

这三首春节短诗,怎么听起来就像是杨白劳过春节呀,没错,这位曾经为了改变杨白劳那样穷苦人的命运,而放弃自己豪门生活投入大革命的中共老党员,却被革命吞噬掉了,他成了被革命吞噬掉的革命儿女。写这几首春节短诗的时候,他的境遇堪与戏剧中的杨白劳相比,而他的精神痛苦犹甚过那些贫苦人民。

牟宜之幼名牟乃是,字去非。1909年诞生于山东省日照市。与那个时代很多的精英一样,牟宜之早年参加革命,192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青团,1932年参加日照暴动,后来为了避难到日本继续又读书。1935年他回国曾任国民政府《山东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1938年任乐陵县的县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然后曾经担任八路军挺进纵队泰山支路的司令员,又奉调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协助周恩来做统战工作。牟宜之在延安的时候,还曾与毛泽东进行长谈,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后来他和邓小平一起,从延安赶赴八路军的太行总部。并且将在任乐陵县县长的时候没收的汉奸的私产,全部捐赠给了刘邓大军。

比如,他作于1971年深秋的三首咏史诗中写道“权贵厮杀如豺虎,百姓躬耕似马牛。千古立废循环事,江河无语任东流”还有“周公王莽事可参,自古由来信史难。”你不要相信历史,还有“天道无邪不容欺,评说还须待后年!”寥寥几笔,道出了何等精辟的真理啊。而牟先生的家系和经历也堪称现代中国史上国共两党水乳交融的证明与传奇。

原来牟宜之虽然是忠诚的共产党人,他的家系却是资深的国民党员了,当年毛泽东做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的时候,中宣部长叫做丁维汾他是牟宜之的姨夫。那么牟宜之写诗,实际上就是跟他的姨夫丁维汾学的。牟宜之参加共产党策划的日照暴动那个时候,他还不是中共党员,出事之后被通缉丁维汾就把他送到日本去避难。后来丁维汾又把自己的小女儿,也就是牟宜之的表妹叫丁玉隽也送到日本去了。这个丁玉隽就是后来黄万里的夫人,丁维汾对他们说我已经没有办法了,我已经当了政客,好像说我已经污染了一样。但你们作晚辈的,谁也不许当政客,男的都要给我去学工程,女的都要去学医。所以牟宜之到了日本就学习工程,而丁玉隽她的表妹就学了医。

所以那位毕生反对三峡工程的著名的水利专家黄万里,他就是牟宜之的表妹夫了,黄万里的诗也写得很美,虽然他因为发表在清华大学学报上的那个《花丛小语》被毛泽东后来批示,这是什么话?而打成了右派。但是1959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也说过,有这么一些中国人,说美国人一切都好,月亮也是外国的好,像黄万里但他总还是,他的东西总还是想读的,我还是要读的。话说黄万里他是谁呢?他又是黄炎培的儿子,大名鼎鼎的黄炎培,46年前,1964年的2月13号,也是春节,毛泽东邀请民主人士座谈的时候,还对黄炎培说,听说你有个儿子在清华大学做教授,他对我们的水利工作提了很多意见,但他填的词我很爱读。

可惜黄万里诗词集也是很难出版,因为现在很多人不读古诗了,古体诗。顺便说一下丁维汾他还有一个侄孙,叫丁观海而这个丁观海他有个儿子,他就是算是丁维汾的重侄孙,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丁肇中,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

再回到牟宜之,建国之后这个牟宜之其实一直被冷落,厄运的出现和他是国民党家系是有关系的。康生就说过,他说就凭牟宜之在国民党内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也是右派。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在牟宜之做山东济南建设局长的时候,城市建设要用地。那么用地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迁坟,于是他发出通告说,有主的坟你们必须要迁,否则我就按无主坟自己给你迁了。就在这个时候你们猜他把谁的坟给迁了呢?他把江青他们家的祖坟给迁了,江青同志她是非常热爱祖先的,据说1948年中共从西柏坡到北平的时候,江青都带了不少卫士,亲自陪着她回老家去拜祭祖坟。江青这么看重她的祖坟,可是这一次江青在北京没有看到济南牟宜之发的通告,于是牟宜之就把江青家的祖坟给迁了。你迁谁的祖坟都没关系啊,但牟宜之你居然迁了第一夫人的祖坟,这还有好吗?

幽默小段博君一笑

吕宁思:还是来一段好玩的,过年嘛,应该不算黄段子,这个段子是这样的:某个新领导上任,为了表示亲民,就和下属寒喧,他表示他很体贴,跟群众关系密切,所以他跟下属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然后问秘书说,“你呢”?秘书呢是长在城市的,但是他向领导拍马屁,他谄媚啊,他拍马屁说,他说“我是农民的孙子”。这话领导听了很满意,然后他又问这边刚分来的一个朴实的大学生,他说“那么你呢”?这个大学生不太懂官场,所以他很憨厚就答到,“俺就是农民”。

那么今天的星座小故事,介绍的是双子座,双子座的性格是什么?是激情四溢的语言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短片。

星座小故事之双子座

双子座:今天过节我来送祝福了,谁也不要讲话先听我说完,爸爸要工作顺利,妈妈要健康美丽,爷爷的棋越下越好,奶奶的秧歌越扭越棒。

通话人:我跟你说。

双子座:你先听我说完,其他人都要好,你也好我也好。

通话人:我说那个。

双子座:你先听我说完,牙好胃口好,吃好、玩好,总之都要好。爸爸带代我跟叔叔婶婶好,妈妈代我跟小姨、小姨夫好,不要为我担心,你们要节日快乐啊。

双子座:激情四溢的语言家

思想空间

吕宁思:昨天我们介绍了刘吉林先生对于未来三十年的第一种预测,今天我们介绍他预测的第二种可能性,那就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踟蹰不前,最后“左”派上了台。他写道所谓“左”派是前三十年来一以贯之反对邓小平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反对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是根本对立。他们有时自称不反对改革,而是要实行真正社会主义的改革。但是三十年实践证明:他们除了不断用前苏联和1957年以来,特别是“文革”大批判的观点,批判改革开放的目标和方针政策外,未见一项像样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开放建议。

他们长期利用网络乃至若干传媒攻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指责基本小康下的收入差距是“两极分化”,把中国和平发展前进中的不足,比如医疗、读大学、住房等困难,丑化为“新的三座大山”。一句话,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复辟。他们还呼应海外右派不时刮起攻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什么“旋风”。直到前不久,他们的头面人物甚至公开要求为“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平反,号召进行“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说现在不再是毛主席教导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而是要在资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了”。要“深入群众,从办读书会开始,创建新的真正的共产党”,其能量之大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

那么刘吉说当代“左派”有哪些基本特征呢?第一,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善于引经据典,背诵经典文献词句,就是不与当代世界和中国实际结合,不能也不想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议中实际的问题。

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贯彻者。

三,坚决全面地反对资本主义。但是他们不是从社会主义理想出发,而是站在封建主义立场上反对,虽然十分坚决,也只是维护封建主义失去的天堂。从而无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变化。

四,主张“阶级斗争为纲”到底,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争取和谐世界。

刘吉说,这样的“左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在清算,为什么三十年还没有绝种,反而有时十分张扬呢?原因多方面。

第一,“左派”的迷惑性。他们打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号,颇能迷惑一些善良的人们,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了

解不多的年轻人。他们制造出“草根”、“弱势群体”的理念,以代言人自居,宣扬小生产意识,颇能迷惑一些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他们挑剔改革开放中的某些不足,惯用攻击一点不及其余的手法,颇能迷惑一些不明事理的群众。

二,共产党内宁“左”勿右的传统影响。某些建党理论始终认为“左”是认识问题,右是立场问题;“左”是教育问题,右是殊死斗争问题。这个传统影响至今尚未彻底。

三,小农经济的社会基础。今日中国仍有62%的农业人口。许多城市工人乃至知识分子,刚从农民阶转化而来。党和国家干部许多是农民出身或农民子弟。如此巨大的社会基础正是产生“左”派的温床,也是“左”派观点传播的市场。

四,利用党实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宽容,与党进行合法“斗争”。在“左”派似是而非的理论和宣传的干扰下,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可能踌躇不前。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踌躇不前,又为“左”派理论与宣传扩大了市场。那么,如果“左”派上台,中中国将是什么局面呢?重搞阶级斗争,推动世界革命。刘吉写道,首先,他们重操熟练的“文革”式宣传,大规模揭露改革开放中大规模揭露改革开放中某些不足和阴暗事实,比如官员腐败、富人荒淫。抓住一点,上纲上线,是血泪控诉,顿时搞乱社会舆论和价值理念。于是在“纠正市场经济错误”的口号下,恢复计划经济体制;在“公平”、“共用”的名义下实行“大锅饭铁饭碗”的平均主义分配等,引起某些“草根”、“弱势群众”狂热欢呼。由于当今中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人民生活已基本小康,外汇储备两万多美元。一句话,改革开放聚集了相当的社会财富,足够“左”派折腾几年。

但是,刘吉指出,左派上台寿命绝不会长的,在社会混乱下,外资必将迅速撤离,广大企业主和社会精英不断大规模地外迁,最后邓小平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成果败光,中国人又回到共同的贫穷。

微言大义

邓小平对后人的十点警告

吕宁思:那么邓他平对于中国如何改革开放呢?他实际上是有一些微言大义的警句的,我们看一看,邓小平的十项警告。

警告一,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小平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这是1986年说的。

警告二,如果搞两极分化,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小平说,我们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的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的。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这是1990年说的,

警告三,如果改革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小平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这是1985年说。

警告四,20世纪末了,就应突出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小平说,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好好地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这是1992年说的。

警告五,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小平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这是1984年说的。

警告六,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小平说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这时1983年到1985年说的的。

警告七如果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误大事,应要负历史责任。小平说忽视教育的领导,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这也是1985年说的。

警告八,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这是1992年说的。

警告九,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要决定政治体制的改革。小平说,不搞政体制改革不能顺应形势。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并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的推进的一个标志。只搞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搞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也搞不好,因为首先就要遇到人的障碍。刚才那段话是1986年说的。

警告十,第十项警告,政治体制改革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小平说,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主要是涉及广大干部,不仅是我们一批老人。这是1987年说的。

所有的以上的言论都摘自于《邓小平文选》。那么今天的星座小故事介绍的是是巨蟹座,巨蟹座的性格是把爱藏在心底,一起来看看以下的短片。

THE END
1.中国古代法律故事之执法如山为何还在判决书上写下 “南山可移,此判无动”八个大字? 第十六期 《执法如山》 为你揭开隐藏其中的奥秘 监制:余飞 策划:刘青 张运恒 指导:何雪梦 刘宇轩 王刚 朱乾乾 讲述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教授 罗冠男 统筹:童悦敏 刘琳 拍摄:李全一 方芳 张雨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content/2024-12/08/content_9097821.html
2.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约法三章”的古韵新潮法治典故品读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不忘本来 品读古代法律故事 传承经典 书写新时代法治答卷 2024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期间 法治网《跟着总书记读“典”学法》栏目 推出三期微视频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约法三章”的典故 第二期微视频重温这一典故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IHKQ0F0514R9L4.html
3.中国古代法律小故事中国古代法律小故事上传人:h*** IP属地:天津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7KB 积分:18 举报 版权申诉 全文预览已结束 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文档简介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95941976.html
4.古代法制小故事(通用8篇)篇3:古代法制小故事 关键词:理性,礼法,制度 《中华帝国的法律》一书由美国著名汉学家德克·布迪与法律学者莫里斯所著,根据其1960年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的“中国法律史”课程材料的加工整理而成。布迪并非专事研究中国法律史,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的中国法律史课程是研究古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系列和门类,也因此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psha84e.html
5.十大古代经典法治故事中国古代法治典故古代关于法治的小故事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生动形象的经典法治故事。如约法三章、奉公守法、徙木立信、秉公执法、克己奉公、公私分明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法律经典故事。这些法制小故事通常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出了不少大道理,可以说是对法治精神的最好昭示。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法治典故?下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十大https://www.maigoo.com/top/423713.html
6.法律溯源中国古代讼师从职业品德来看,古代讼师之中有害群之马,他们对于社会的确无所益处。但这并不能作为评价或否定讼师群体社会益处的依据。客观公正评价中国古代的讼师,要从辩护事业与法律程序历史发展的视野来审视。由此清晰可见,中国古代讼师是中国辩护事业与法律程序发展史上的“先烈”,尽管为当政者所不容,也屡遭立法层面地打压,但是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12/19/6459131_558580205.shtml
7.中国古代法律故事之依律断刑中国古代法律故事之依律断刑 皇子屡次触犯法律 皇帝如何不徇私情严厉处罚?第十一期 《依律断刑》为你揭开隐藏其中的奥秘 监制:余飞 策划:刘青 张运恒 指导:何雪梦 刘宇轩 王刚 朱乾乾 讲述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教授 罗冠男 统筹:童悦敏 刘琳 拍摄:李全一 方芳 张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66056996984764&wfr=spider&for=pc
8.《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精装版)》小说在线阅读本书是一本法律文化类读物,通俗说法,通俗说史。本书针对当下热点法律问题,回溯考究古代法律如何处理此类问题,从生动有趣的法律故事中,解读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以兹当下借鉴。本书涉及的主题有官司、上访、巡视、举报、公款消费、律师职业、考场舞弊、扫黄禁娼、性骚扰、计划生育、滴血认亲、拆迁、城管、房产税、货币战https://www.qdmm.com/book/1013567414/
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要学术贡献:王水照教授从事古典文学研究50余年,在苏轼研究、宋词研究、宋型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1、中国法律史叙事中的“判例” 王志强 复旦大学 2、新多极伙伴世界中的中欧关系 15、小农经济、惯性治理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 赵红军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16、中国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发展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218
10.《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精装图文版)[精品]》最新章节本书是一本法律文化类读物,通俗说法,通俗说史。本书针对当下热点法律问题,回溯考究古代法律如何处理此类问题,从生动有趣的法律故事中,解读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以资当下借鉴。本书涉及的主题有官司、上访、巡视、举报、公款消费、律师职业、考场舞弊、扫黄禁娼、性骚扰https://m.zhangyue.com/detail/11543575/
11.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优秀9篇了解历史的作用:了解历史,能够让青年更加了解国家的文化传承、人文风情,以及各个阶段发生的事情对国家命运的扭转,历史的重要功能还有一个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优秀9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http://www.paomian.net/fanwen/all/558565.html
12.犀利生动笔触讲述古代法律中的故事,故事中的智慧。)》(刘峰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涉及扫黄禁娼、官司、上访、举报、律师、拆迁、房产税、货币战争、等多个主题。明朝那些事儿般的写作风格,犀利、生动笔触讲述古代法律中的故事,故事中的智慧。)》,作者:刘峰,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最新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04773.html
13.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小故事十则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2.共和国三位总理的廉洁小故事 据《光明日报》2005年1月29日报道文章介绍,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https://www.gxtznn.com/tyjjglx/info/1009/2567.htm
14.国学网——国学文库——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君子之争——弥漫着儒雅风度的古代射箭运动 中国古代体育主体邮票图案,六艺之一——射 “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古书有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 http://www.guoxue.com/wk/000192.htm
15.有意义的100个小故事有意义的100个小故事 1. 黄金台招贤 如何将企业治理好,一直是管理者的一个“研究课题”。有的研究有素,也就治理有方;有的研究无得,也就治理失败。要治理好企业,必须网罗人才,古代燕昭王黄金台招贤,便是最著名的例子。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https://blog.csdn.net/yrryyff/article/details/8736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