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库1、赎刑首次出现在哪个朝代(A夏B商C西周D东周2、魏文王曾命(进行变法改革。
A孔子B叔向C子产D赵鞅11、西周刑罚的主体是(A嘉石之制B圜土之制C五刑D赎、流刑12、西周时期,实行(的婚姻制度。
A一夫多妻制B一夫多妾制C一夫一妻制D嫡长子继承制13、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A.一夫一妻制B.同姓不婚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七出”、“三不去”14、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
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
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A.傅别B.质剂C.券书D.书券15、西周时期用来买卖牛、马、奴隶等有生命物品的契约称为(A.质B.剂C.合同D.傅别16、春秋时,反对晋国将法典铸在鼎上公布的人是(A.李悝B.孔子C.赵鞅D.荀寅17、下列属于西周司法官员法律责任制是(A官刑B五过之疵C茆门之法D五听18、春秋后期,率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的是(A晋国B.郑国C.楚国D.宋国19、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
”关于“不为刑辟”的含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不制定法律B.不规定刑罚种类C.不需要判例法D.不公布成文法20、《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隶臣妾在服刑期间逃亡后又自首,只笞五十,补足期限。
这一规定体现了秦律的哪一刑罚适用原则(A.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原则B.累犯加重原则C.自首减轻处罚原则D.区分公、私罪原则38、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
有一天,该地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乙遂向官府告发系甲所为。
甲遭逮捕并被定为死罪。
不久案犯被捕获,始知甲无辜系被乙诬告。
依据秦律,诬告者乙应获下列哪种刑罚(A.死刑B.迁刑C.城旦舂D.笞一百39、秦律规定,判决后若当事人不服判决,允许其要求重新审判,这一制度称为(A.读鞫B.公室告C.非公室告D.乞鞫40、以身高为标准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王朝是(A.秦B.汉C.晋D.唐41、秦朝将规定工作人员考核标准的法规称为(A.律B.令C.程D.课42、“事皆决于法”,反映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坚持(A.法家的法治思想B.法家的势治思想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D.儒家的人治思想43、在中国古代法律中,“贼罪”是指(A.“害良”B.“窃货”C.强奸D.“诈伪”44、在秦代,知情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的案件,称为(A.公室告B.非公室告C.州告D.诣阙告诉45、以下为汉代有关宫廷警卫的法律规定是(A越官律B朝律C兴律D户律46、汉代最高监察机关为(A延尉B丞相府C御史台D司隶校尉47、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A御史台B丞相府C刑部D廷尉48、汉代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形式是(A律B令C科D比49、以下反映汉代贵族官僚法律特权的制度是(A八辟之法B上计制度C先(上请制度D乞鞫50、汉代官吏违反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罪。
A左官罪B阿党罪C出界罪D酎金罪51、汉代将为起义农民通情报、当向导、供饮食定为(罪。
A首匿罪B通行饮食罪C见知故纵罪D大逆不道罪52、春秋决狱首倡者为(A董仲舒B孔子D汉武帝D汉文帝53、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
下列关于春秋决狱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是仅仅依据汉律审案B.实行“论心定罪”的原则,根据犯罪人主观动机是否符合儒家“忠”、“孝”的精神,来决定犯罪人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C.以《春秋》经义决狱的原则在汉代已经代替了传统的司法和审判D.春秋决狱与司法擅断存在一定的联系54、汉代财产继承实行(A嫡长子继承制B诸子均分制C宗族继承制D嫡子继承制55、汉代的买卖契约称为(A质剂B傅别C.券书D钧金56、汉朝审讯案件称为(A鞫狱B乞鞫C读鞫D断狱57、汉代起诉相当于现代自诉的是(A告B劾C奏报D乞鞫58、在汉代对犯谋反罪的刑犯执行死刑应在(A秋冬行刑B决不待时C春秋行刑D春夏行刑59、西汉末年,某地一男子偷盗他人一头牛并贩卖到外乡,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
其妻隐瞒未向官府举报。
案发后,该男子受到惩处。
依照汉代法律,其妻的行为应如何处理(A.完全不负刑事责任B.按包庇罪论处C.与其丈夫同罪D.按其丈夫之罪减一等处罚60、汉代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情:齐太仓令获罪当处墨刑,其女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为官奴,替父赎罪。
这一事件导致了下列哪一项法律制度改革(A.汉高祖规定“上请”制度B.汉文帝废除肉刑C.汉文帝确立“官当”制度D.汉景帝规定“八议”制度61、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
有人认为丙“殴父也,当枭首。
”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根据唐律关于“化外人”犯罪适用法律的原则,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适用当时甲国的法律B.适用当时乙国的法律C.当时甲国或乙国的法律任选其一D.适用唐朝的法律91、下列不属于唐律拷讯规定的是(A必须用常行杖B总数不得超过二百C只适用于徒刑以上犯人D拷囚不得超过三次92、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93、隋律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为(A.八议B.官当C.十恶D.五刑94、在唐律十二篇中,规定制裁破坏户籍、土地、赋税管理和婚姻家庭方面犯罪的主要篇章是(A.《卫禁律》B.《户婚律》C.《职制律》D.《厩库律》95、《唐律疏议》的根本精神在于(A.崇尚轻刑B.良贱异法C.崇尚重刑D.礼法结合96、解释唐律律文的“疏”始作于(A.唐太宗时B.唐高宗时C.唐玄宗时D.唐敬宗时97、唐太宗时期制定的“律”,称为(A.《武德律》B.《开皇律》C.《开元律》D.《贞观律》98、唐律中相当于现代刑法典总则的是(A.名例律B.卫禁律C.户婚律D.断狱律99、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在唐代称为(A.律B.令C.格D.式100、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
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府逮捕,受尽拷掠,只得招认“杀妻事实”。
但在该案提交本路(路为宋代设置的地位高于州县的地方行政区域提刑司审核时,甲推翻原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
提刑司对本案可能做出的下列处置中,哪一种做法符合当时“翻异别勘”制度的规定(A.发回原审州府重审B.指定本路管辖的另一州级官府重审C.直接上报中央刑部审理D.直接上报中央御史台审理101、宋开国以来第一部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朝廷刊版印行、发行全国的封建大典。
以上所描述的是哪一部法典(A《宋刑统》B《元丰断例》C《元丰敕令格式》D《元丰条法事类》102、宋朝的最高监察机关是(A台院B谏院C御史台D察院103、宋朝时,该机构不是一级审判机构,而是中央派出的、代表中央监督州县司法审判活动的机构,负责复查地方审断的案件。
下列哪一司法机构符合上列描述(A州的官府B县的官府C大理寺D提点刑狱司104、宋朝创制的用来代替笞杖徒流四刑的刑罚是(A刺配刑B折杖法C死刑D凌迟105、(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医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A《折狱龟鉴》B《棠阴比事》C《洗冤集录》D《庆元条法事类》106、宋代在宫中设置了(,代表皇帝控制司法,以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
A审刑院B枢密院C台院D察院107、宋代史籍中称“律”者,多指(A.《宋刑统》B.《崇宁断例》C.《庆元条法事类》D.《名公书判清明集》108、宋代法律规定,农忙时停止民事诉讼,这一法律称为(A.鞫谳分司制B.翻异别勘制C.务限法D.理雪制度109、南宋中后期立法活动的新特点是出现了(A.编敕B.编例C.断例D.条法事类110、下列为成吉思汗时颁布的法律是(A《大札撒》B《至元新格》C《元典章》D《至正条格》111、元代笞刑尾数是(A七B八C九D五112、明朝的基本法典是(A《大诰》B《问刑条例》C《明会典》D《大明律》113、明朝的行政法典是(A《大诰》B《问刑条例》C《明会典》D《大明律》114、明太祖废除了下列哪项官职(A刑部尚书B大理寺卿C都御史D丞相115、明代在《大明律》中所增设的汉唐宋元刑法中所没有的罪名是(A“奸党”罪B谋反罪C“不义”罪D“不敬”罪116、(是明朝皇帝处罚大臣的一种刑罚,但是明律中却没规定这种刑罚。
2、试述唐律的特点、地位和影响。
3、简述宋朝的编敕活动。
4、简述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引发争议和公布法律的意义。
5、简述西周的契约制度。
6、简述明朝刑事法律的变化。
四、论述1、试述汉代的法律儒家化及其影响。
2、试述明朝司法制度的变化。
3、试述唐朝法律有关贵族官吏特权的规定。
4、试述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之异同。
单选答案:CCADABADCBCCDBABBBDDDDBDCBCCCDABADDACADADAAAACDACABACBCAABABCBCABBBACDCCCBCDCACABCCCABBBCDCCCBDBDABBACDBCCACDAADCDACBACDCB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