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023-12-0115:37:40
作者|龙泽巨
题记:
数千年来,中外文艺界的理论家对文学艺术分类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但未能形成一致的观点。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界的广大创作家及其领导群体,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对文学艺术分类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观点,即创造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然后又用于艺术创作的实践中,而且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但有些理论家认为这种“约定俗成”的观点没有学术价值。笔者不能认同这种观点,故不揣冒昧撰写此文,企图论述这种文艺界的广大创作家及其领导群体创造的分类法具有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以求教文艺界诸方家。
自古以来,艺术理论家和创作家一直在对艺术种类的划分进行探索。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直到今天的众多理论家和艺术家,仍在孜孜以求,并且形成了艺术学的分支科学——艺术类型学(艺术形态学);但一直没有形成艺术理论界、创作界普遍接受的定论,甚至有人断言,不可能形成艺术理论界、创作界普遍接受的艺术种类划分的定论,因而出现了“艺术分类取消论”,否定艺术分类的必要性。
艺术分类取消论肯定是不可取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分类是认识客观事物、掌握事物运动规律的重要方法,认识和掌握艺术规律也必须分类。著名艺术理论家、美学家彭吉象说:“艺术分类的意义在于通过各门艺术自身的特性和发展规律,以及它们各自不同的物质媒介和艺术语言,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掌握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实质,进一步推动各门艺术的提高和发展。”
一、文献综述与评价
当代国内外学者对艺术种类的研究较多(但专门对中国当代艺术分类的研究较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一)现代中外艺术研究者的五种主要分类方法:
(二)彭吉象的五分法。他提出“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应当将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进而提出了第六种分类方法,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书法)、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和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这个分类法的原则我很赞同,但它同样缺乏实践性和群众性,一是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用“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的名称来称呼艺术作品(文艺工作者偶尔会用这种称呼);二是将文艺界和人民群众中日常生活中的分类习惯打乱了,如绘画、雕塑、建筑、园林、实用工艺、书法都属于“美术”这个大类,但彭吉象先生把这个大家庭中几个兄弟分门到不同的家庭,而且把“美术”概念弄丢了。
(三)李心峰的七分法。他在其专著《元艺术学》中,对中外学术界的艺术种类的划分模式归纳为7种:本体论分类模式、心理学分类模式、符号学分类模式、功能论分类模式、历史—发生学分类模式、自然主义分类模式、复合标准分类模式。这些分类模式除去自然主义分类模式外,也缺乏实践性和群众性。心理学分类模式把一些不属于艺术的烹调术、香料制造术也划入艺术种类大家庭,显然不妥。自然主义分类模式忽略了分类的统一标准,而且混淆了当今中国普遍认可的第一级、第二级品种,如将我国普遍认为属于文学种类第二级的诗、散文并列划为第一级,将我国普遍认为属于美术种类第二级的建筑、雕塑、绘画并列划为第一级。
(四)海天的四分法。在其著作《艺术概论》中,综述了学术界流行的艺术作品种类5种分法,即:以感知方式分类、以存在方式分类、以表现方式分类、以表现情感的强度分类、以媒材分类。前4种就是彭吉象介绍的第1-4种分类法,海天提出第5种分类法,即分为语言艺术、音响艺术、造型艺术、语言音响造型艺术。他的理由是:“以媒材分类,已经成为大众约定俗成的了。”他所谓“语言艺术”指文学,“音响艺术”指音乐,“造型艺术”指舞蹈、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工业艺术设计、摄影,“语言音响造型艺术”指戏剧、电影、电视。我觉得这个分类法有3个问题:一是名称并不通俗,不是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普遍使用的称呼;二是包容不全。音响艺术还应包含广播艺术,工业艺术设计不能包含所有艺术设计门类,语言音响造型艺术还应包含曲艺,另外就是杂技这个第一级种类艺术被遗忘了。三是把“美术”这个概念弄丢了,把第二级分类划入了第一级分类。
(五)李树湘和李立芳的三分法。他们合著的《艺术概论》将艺术分为3个大类,即:展示心灵状态的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波普艺术、摄影艺术)、展示心灵过程的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剧艺术、行为艺术、影视艺术)、展示心灵结构的艺术(文学艺术、装置艺术)。他们的第一级分类名称堪称比较新颖,但是缺陷显明:一是缺乏实践性和群众性,不易传播。二是,展示心灵状态的艺术、展示心灵过程的艺术、展示心灵结构的艺术的界限分得清吗?不能。说装置艺术是“展示心灵结构的艺术”,而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不是“展示心灵结构的艺术”吗?说建筑艺术、园林艺术是“展示心灵状态的艺术”,而装置艺术不是“展示心灵状态的艺术”吗?三是,他们对于有些艺术种类概念的解释,抽象而不具体,读者看了如坠五里雾云,如:“所谓波普艺术,是指艺术家选取最为时尚和易于识别的事与象作为创作载体,并赋予艺术的价值和意蕴,给与观者最为大众化和最普及化的精神享用的艺术形式。”谁能由此理解波普艺术的审美特征呢?
二、划分中国当代艺术种类的原则与标准
学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种类怎么划分研究甚少,笔者认为,首先要确立划分中国当代艺术种类标的原则或者依据,然后确立划分的具体标准。
划分中国当代艺术种类标准的原则或依据,应是审美性、统一性、包容性、群众性的高度融合。
一是审美性原则。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具有独特的个性,只有弄清了它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个性,才能了解它,才能谈论它内部种类的区分。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略论艺术种类》一文中说:“艺术是人们主要的审美对象,诉诸人们的五官感觉(主要是视、听)。一方面,艺术是作为作品,作为静观的欣赏对象而存在。另一方面,艺术又是人们审美意识(通过作家或艺术家的创作实践)的物态化,是人们这种意识所特有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方面,艺术是作为创作,作为主动的实践过程和产品而存在。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后者而不是前者。……这一方面在把握、规定和显示艺术的美学本质和特性,才是更根本的。它应是艺术分类的原则和依据所在。”艺术作品的独特个性,就是塑造艺术形象,具有审美性,这也是所有艺术种类的共性,也是它与学术著作、议论文、应用文、记叙文相区别的突出个性。学术界有人把艺术的范围划得过于宽泛,把一些没有塑造艺术形象、不具鲜明审美特征的人造物品也划入艺术作品之内,这是不可接受的。另外,提出这个原则的意义,还在于不能把审美性欠缺的记叙文(含新闻作品)纳入艺术作品家族。
二是统一性原则。艺术理论家、上海大学教授蓝凡认为:“艺术分类的两大刚性原则是统一性原则和稳定性原则。……统一性也就是单一性。这就是说,艺术进行分类的时候,运用的分类标准只能是单一的,不能交叉或重叠。”对所有艺术种类的区分,只能有一条标准,否则就容易造成混淆不清的局面。划分标准必须能够对中国当代所有艺术种类进行划分,不能只适应一部分艺术种类,不适应另外一部分艺术种类。几千年来,艺术理论界之所以对艺术种类划分不能形成一致的观点,根本原因就是划分的标准没有统一,各行其是。事实上,在对艺术种类划分时遗漏某些品种,或者把非艺术品种也划分进来,就是没有坚持审美性和统一性的原则所致。
三是包容性原则。划分中国当代艺术种类的标准必须能够包容中国当代的所有艺术种类,不能遗漏;既不能遗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艺术种类,如新中国成立之初确定名称的曲艺艺术和杂技艺术,也不能遗漏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艺术种类,如数字媒体艺术、短视频艺术、游戏软件、服装表演、花样滑冰、沙画。如果有遗漏,则说明这项标准缺乏包容性。另外,又不能把与艺术接近的非艺术品包容进来。
四是群众性原则。划分中国当代艺术种类的标准必须具有群众基础,容易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所接受,符合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约定俗成的分类习惯。艺术作品本来就是提供给人民大众欣赏的,群众性是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之一,哪个艺术家或者艺术创作团队是为着束之高阁或者自我欣赏而创作艺术作品的?传播面或者受众面向来是衡量艺术作品质量高下、影响力大小的重要指标。那么,艺术作品的分类原则也应体现群众性。这是艺术作品和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著作的重要区别。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接受者,不一定是广大人民群众,而是专业人员、知识分子。因此,对艺术作品的种类的划分,理应体现群众性与实践性,尊重社会的约定俗成。
上述四个原则,还必须统一、融合,形成一个总原则。
三、中国当代艺术种类十分法
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艺术家(个体或群体)通过塑造审美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是其典型特征。根据上述划分中国当代艺术种类的原则和标准,本文对中国当代艺术种类的划分进行一次尝试,即分为十个种类: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曲艺、杂技、戏剧、摄影、电影、广电艺术。
这是第一级分类,如果进行第二级划分,我的观点就是——
(一)文学,文学家运用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个艺术种类,为各种艺术种类之母。它的二级分类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
(二)音乐,音乐家运用有组织的乐音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
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种类,它的二级分类为:声乐、器乐、
歌剧、音乐剧。
(三)舞蹈,舞蹈家运用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塑
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种类,它的二级分类为:生活舞蹈、艺术舞蹈、舞蹈剧(戏剧性舞蹈)。
(四)美术,美术家运用物质材料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种类,它的二级分类为: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艺术设计。
(五)曲艺,中国独有的艺术种类,曲艺家运用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方法塑造艺术形象从而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种类,它的二级分类为:相声、鼓曲、评书。
(六)杂技:杂技艺术家和演员靠体能和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一种艺术种类,它的二级分类为:普通杂技、杂技剧。
(七)戏剧:戏剧是戏剧艺术家群体创作、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有的还有音乐、舞蹈、木偶等形式),为观众当场表演的一种综合艺术,它综合了人类诞生以来的所有艺术元素。它的二级分类为:戏曲、话剧、木偶皮影剧。
(八)摄影:摄影是摄影艺术家使用照相机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的二级分类为:景物摄影、艺术摄影、画意摄影、商业摄影、水墨摄影、全息摄影。
(九)电影:电影艺术家群体运用流动的、带声音的影像(画面)
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艺术,它综合了人类诞生以来的所有艺术(包括戏剧)元素。它的二级分类为:电影故事片、电影纪录片(不含电影新闻纪录片)、电影美术片。
(十)广播电视艺术:这是广播电视媒体播出的各种文学艺术节目的总称。广播艺术,包括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长篇小说播讲等;电视艺术,包括电视剧、电视纪录片(不含电视新闻专题片)、电视文学、电视文艺演唱会、动画片等,其中的代表性品种是电视剧。电视剧综合了人类诞生以来的所有艺术(包括电影)元素,属于综合性最强的艺术品种。
读者们看到这个中国当代艺术种类划分的结果,可能会发出疑问:“这好像是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划分结果呀?”基本正确,然而,虽然文艺界、高教界、广大欣赏者(接受者)运用这种概念称呼各类艺术作品,但是,没有一个专家、学者提出十分法的观点。本文就是对社会上流行的、约定俗成的中国当代艺术种类划分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探究,企图找出它的合理性和生命力。
四、中国当代艺术种类十分法的实践价值
中国当代艺术种类十分法,看似浅显朴实,未用典雅、生僻、新
奇的概念,但却符合本文提出的划分原则,而且具有显而易见的实践价值。
(一)凸显了所有艺术种类共有的审美性。十类作品均用塑造艺术形象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审美性;而且,这十类艺术作品,既有共同的审美特征,也有独自的审美特征。文学以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与思想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的统一作为主要的审美特征。音乐以节奏性和表现性的统一作为主要的审美特征。舞蹈以直观性、动态性和表现性的统一作为主要的审美特征。美术以造型性和视觉性(直观性)、瞬间性和永固性的统一作为主要的审美特征。曲艺以叙述、摹拟和抒情相结合,文学、音乐和表演相结合作为主要的审美特征。杂技以技巧性(技)、丰富性(杂)、演艺性(艺)的统一作为主要的审美特征。戏剧以戏剧性和剧场性的统一作为主要的审美特征。摄影以纪实性、瞬间性、选择性的统一作为主要的审美特征。电影与广播电视艺术中的电视艺术以综合性与独特性、文学性与表演性的统一作为主要的审美特征,他们的独特性表现在运用带声音的、运动着的画面来叙述、描写和抒情,而电视艺术独特的审美特征就是技术性、生活化和参与性的统一;广播电视艺术中的广播艺术则以声音性与故事性的统一作为主要的审美特征。
(三)包容了所有的艺术种类。这个十分法可以把当代中国的所有艺术种类都包容进去,不会有遗漏,即使是新兴的艺术种类。如网络剧可以划入电视艺术种类,它所呈现的审美特征与方式和广播电视艺术中的电视剧没有标志性的差异,只是播放载体有所不同而已,电视剧在电视机上播放,网络剧在电脑上播放,而电视机屏幕和电脑屏幕没有本质性的差别。实际上,它们都可以在两种屏幕上播放。短视频也可以划入电视艺术种类,因为它与电视艺术作品制作的原理与方法完全相同,只是篇幅短小而已。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国家教育部把它归入设计艺术类,有的高校照此办理,有的高校把它归入电视艺术类。两种归类都有一定理由,如果是一个设计作品,应该划入设计类作品的;如果它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则应划入电视艺术作品之内。服装表演可划入舞蹈种类之生活舞蹈,花样滑冰可划入舞蹈种类之生活舞蹈中的体育舞蹈,杂技剧划入杂技类,音乐剧划入音乐类,沙画划入美术类。今后艺术种类的发展,可能将越来越综合化、交叉化和边缘化,但不论怎么发展,都可归入上述十个种类中去。
(四)张扬了广泛的群众性。中国当代艺术种类十分法,实际上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约定俗成的分类法。中国文联下属各协会,即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曲艺家协会、杂技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电影家协会、电视艺术家协会,基本上就是中国艺术作品的分类展示,只有书法家协会的书法艺术属于美术这个一级种类。各类的艺术家,平时称呼艺术作品,基本上还是这样的习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曲艺、杂技、戏剧、摄影、电影、广电艺术;或者使用第二级分类的名称。高校也是如此,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的教学必定放在文学院,绘画、雕塑、书法、艺术设计、园林艺术、建筑艺术的教学必定放在美术学院。人民群众对各类艺术的称呼,也是这些名称。所以,对中国当代艺术种类的十分法,其实就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分类方法,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