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要件分类说基本理论内容及其理论根据

1、法律要件分类说基本理论内容及其理论根据xx班级:法律0841班学号:0155举证责任分配的法则,早在罗马法中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以后在历史的长河中又形成了不同的学派。1.法规分类说。此说认为,在实体法内有原则规定与例外规定的分别,以原则规定或例外规定来适用其举证责任分配的标准。一般来说,实体法中的本文为原则规定,但书为例外规定。因此,它主张:凡要求适用原则规定的当事人,仅应就原则要件事实的存在负举证责任,无须进一部证明例外规定要件事实的不存在,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例外规定要件事实的存在,就应由他负举证责任。2.待证事实分类说。此说主张,依待证事实的性质来确定举证责任的分配标

2、准。它认为:凡主张积极事实、外界事实的当事人,就应当负举证责任;凡主张消极事实,内界事实的当事人,不负担举证责任。3.法律要件分类说。此说主张:凡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就法律关系发生所须具备的要件负担证明责任;主张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的当事人,应就法律关系变更或消灭所须具备的要件负担举证责任。(一)法律要件分类说的基本理论内容法律要件分类说中最具影响力者为规范说理论,由德国学者罗森伯格所提出举证责任分配理论建立在纯粹的实体法规结构的分析之上,主张从法律规范相互之间的关系中去发现分配的原则.他按照法条的措辞、构造以及适用顺序将法律规定分为权利形成规范、权利妨碍规范、权利

3、消灭规范,权力受制规范并以法律规定的分类为依据,以法律规定的原则性与例外性关系及基本规定和相反规定的关系为标准分配举证责任。罗森伯格的规范说从法律规范入手探讨举证责任的分配,将对事实的分析纳入法律要件的范畴之中,他认为,民事实体法的全部法律规范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发生一定的权利的“权利形成规范”,此类法律规范即基本规范,又称为请求权规范。另一类为对立规范,此类法律规范可再分为三种:即权利妨碍规范,权利消灭规范,权利受制规范。凡于权利发生时,妨碍权利的发生效果的规范为权利妨碍规范;消灭既存权利的规范为权利消灭规范;权利发生后,权利人欲行使权利之际,遏制或排除权利行使之不能实现

4、者,为权利受制规范在此分类基础上,其认为,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是:主张权力存在之人,应就权利发生的法律要件存在的事实举证,否认权利之人,应就权利妨碍法律要件、权力消灭法律要件或者权利受制法律要件的存在事实举证。大陆法系国家多数认为法律要件学说为通说。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律要件分类说又受到了一些应用于损害赔偿诉讼的诸如“危险领域说”损“害归属说”盖“然性说”等新学说的挑战。(二)法律要件分类说的理论依据在诉讼中,举证责任究竟由哪一方负担,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到哪一方当事人需要付出更多举证努力和诉讼代价的问题,而且将直接影响到当事人诉讼的成败,影响到当事人对我国诉讼制度的信任度及

5、诉讼的进程,甚至威胁到判决能否顺利进行等,因此,基于诉讼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观和民事诉讼发现真实的目的,应将举证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使当事人双方获得同等的保护。法律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民事活动中的风险当然也必然会体现在法律规定之中。法律以权利义务为主线对社会活动进行调整。而法律对于权利义务的规定是通过法律要件的形式进行具体细化并加以确定的,也就是说法律对这些行为的发生和有效并不是以概括的方式进行规定的,而是通过规定这些行为的具体的、必要的组成部分来确定这些行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法律要件的规定是对民事行为的一种简练的概括,这种简练的概括中就体现了民事活动中的风险。那么既然在民

6、事活动中的风险是由双方当事人承担的,那么法律要件的规定当然也不是完全针对一方当事人进行规定的。而每个当事人承担不同法律要件不能完成的风险,也就是对自然状态下民事活动风险的一种法律体现。在自然状态下,当事人有义务缓和消灭自己承担的风险;那么在法律状态下,当事人自然也有义务完成自身承担的法律要件,而这种对自身承担的法律要件的完成在诉讼过程中就体现为承担不同的举证责任。完整的举证责任的概念包含以下两层含义:1.行为责任亦称主观上的举证责任或形式上的举证责任,指当事人在具体的诉讼中,为了避免败诉的危险,负有向法官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存在的责任。它又包括主张责任与提供证据责任两方面的内

7、容。主张责任是当事人为了有利于自己的裁判,在诉讼中需请求有利于自己的事实和利益;提供证据责任是指在诉讼进行的各个阶段,当事人为避免败诉危险所承担的向法官提出证据的责任,二者具有法律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与因果关系。“谁主张谁举证”是对主观上的举证责任的最典型概括,有诉讼即有请求,而任何请求则必须有一定的证据加以证明,故只要有请求则发生提供证据的责任。履行主观举证责任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避免客观举证责任的后果。2.结果责任亦称客观上的举证责任或实质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是指当诉讼进行到终结而案件主要事实的存在与否仍不能确定即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主张该事实的当事人则要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的一种负担

8、。客观举证责任是一种法定的风险分配方式。这种风险分配方式实际上在诉讼前就已经隐形存在,其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法院拒绝裁判。只有当案件中的主要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客观意义上的举证责任才出现,才能要求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待证事实真伪不明难以认定”有两种情况:其一,双方证据均不能作为案件待证事实的依据;其二,双方证据证明力势均力敌,没有明显的强弱。无论出现哪种情况,法院裁判所依据的都是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三)法律要件分类说在我国的司法实践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一规定,体现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

9、任一般原则。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应是“有肯定主张者,原则上负责举证”,详言之也就是:1、主张权利义务关系成立的当事人,应就权利义务关系成立的各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对妨碍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事实不负举证责任,由对方当事人承担。2、主张权利义务关系变更或消灭的当事人应就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或消灭的各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对于妨碍权利义务关系变更或消灭的事实不负举证责任,而由对方当事人负担举证责任。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依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对举证责任概念进行了全面而又详尽的界定。对行为责任即主观举证责任的规定:规定第2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

THE END
1.法律可以分为几大类以下是有关“法律可以分为几大类”这个问题的详细内容。我国的法律分类:四大部门,包括:刑事、民事、经济、行政。1、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即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的,犯了什么罪,将要受到怎样的处罚。另一类是……https://www.64365.com/tuwen/gjzoj/
2.安全师安全生产法及法律知识内容:行政许可的一般分类复习资料特许是指直接为相对人设定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特定的权利或者总括性法律关系的行为,又称为设权行为。它是许可机关在特别情况下向申请人发放的含有特别内容的许可,是基于行政、社会或者经济上的需要,将本来属于国家或者某行政机关的某种权利(力)赋予私人的行政行为,是由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向被许可人授予某种特定的权利。https://www.jianshe99.com/anquan/ziliao/zh1507165969.shtml
3.简析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分类特点内容与实施路径/徐凤林最近,笔者就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分类、特点、内容与如何完善劳动法律制度的方法路径进行了法理探析,撰文如下,可商榷与指正。 一、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法理分类 类型一: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制度 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最基础的法律制度。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是劳动者提供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58592
4.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三、法律的分类:1.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角度可分为(5类法): ①国内法和国际法——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划分; ②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划分; ③一般法和特别法——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划分; ④实体法和程序法——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划分;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5.2024年江西专升本法律基础与法律实务科目考试内容与要求说明2024年江西专升本法律基础与法律实务科目考试内容与要求说明如下,江西专升本网提供专升本考试内容资讯,希望对同学们报名报考有所帮助。http://www.jxztc.com/show-745-322410-1.html
6.图书产品第一节国家监察职责的概念及其分类一、国家监察职责的概念及特点二、国家监察职责的分类三、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第二节国家监察的基本职能一、国家监察基本职能的概念二、国家监察基本职能的具体内容第三节国家监察职责的内容一、国家监察职责的具体内容二、国家监察职责与权限的关系第二十章国家监察权限概述第https://www.lawpress.com.cn/index.php?c=book&m=detail&column_id=37&book_id=197399
7.考研法硕法理学知识点法律规则含义和分类对于报考法硕考研的同学来说,法理学是法硕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考研备考法硕的同学,法理学要好好学习掌握,里面有一些重难点,如果想顺利考研,从这里开始好好学习吧。下面上海高顿考研网将给大家分享考研法律硕士法理学的知识点:法律规则含义和分类。 https://www.gaodun.com/kaoyan/sh/1311999.html
8.第2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职业技3、职业分类的内容与结构 4、我国职业分类样式 5% 职业技能标准 1、职业技能标准概述 2、制定职业技能标准的步骤 3、制定职业技能标准的方法 4、本职业的技能标准的主要内容 10% 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1、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概述 2、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主要内容 3、本职业的鉴定规范主要内容 10% 职业技能鉴定命题 1、https://code.fabao365.com/law_223348_2.html
9.民法学笔记汇总整理(重点版)民法学知识点总结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 1、事件: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2、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包括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两种。 第四节:民事权利 一、民事权利概念:是指法律为了保障民事主体的特定利益而提供法律之力的保护。其特征有: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914650
10.?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国际经济法网二、主要违法行为分类及法律适用 1.横向限制竞争(Horizontal Restraints of Trade) 横向限制竞争又称为横向贸易限制,是现有竞争者和潜在竞争者之间协商一致的行为,历来被认为是最严重的反托拉斯法的行为,极有可能受到刑事制裁。根据《谢尔曼法》第1条的规定,构成违法的重要条件之一必须是竞争者之间存在此类限制竞争的协议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9041.htm
11.旅游经济学2Java天堂教学内容: 一、旅游市场的特点及分类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旅游活动变成商品并进入市场交换。而随旅游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旅游市场也随之产生和扩大。旅游市场的广义和狭义概念如下: 1、广义的旅游市场 广义的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有关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各https://www.cnblogs.com/javabluesky/archive/2008/03/27/221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