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演进

随着老年教育实践的深入和对老年教育认识的深化,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经历了蕴意萌芽阶段、探索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创新阶段。

作者简介

籍献平,河北高邑人,正高级经济师,曾任高校团委书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区委书记,市人大副主任,现任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

摘要

随着老年教育实践的深入和对老年教育认识的深化,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经历了蕴意萌芽阶段、探索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创新阶段。中国老年教育的政策法规内容也在发展中不断演进,逐步完善。但仍须加快老年教育立法,制定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法规,推动政策法规建设创新。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催生了我国的老年教育。随着20世纪末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和21世纪初学习型社会建设任务的提出,老年教育作为我国老龄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30多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涉及老年教育的政策、法律、法规,推动了我国老年教育在法治的轨道上创新发展。认真梳理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演进,对于依法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提高老年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法制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历程

老年教育政策法规是有关老年教育的政策和法规的总称。它包括了政党和国家为了实现老年教育的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有关老年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是现代国家实施老年教育管理的基础和基本依据。我国老年教育现行的政策法规是在实践中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蕴意萌芽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虽然没有专门的有关老年教育的政策、法律、法规,但“老年教育”蕴意在“公民教育”中。

2.探索起步阶段(1982—1999年)

这一阶段,随着老龄问题日渐显现,老年人教育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为老干部服务的老年大学兴起。“老年教育”一词开始出现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条文之中,老年人教育有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3.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5年)

4.完善创新阶段(2016年至今)

二、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内容的演进

随着中国老年教育实践的深入和对老年教育认识的深化,中国老年教育的政策法规内容也在不断演进,逐步发展和完善。主要体现在:

1.老年教育的概念不断明晰

2.发展老年教育的主要目标逐步明确具体

3.老年教育的管理主体逐步理顺

4.推进老年教育的措施逐步细化具体

30多年来,适应老年教育的发展创新,老年教育的政策法规在推进老年教育的措施方面也越来越细化具体。纵观《七年发展纲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通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十五”至“十三五”规划、《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法规,可以看到老年教育资源供给、高质量老年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老年教育发展路径拓展以及完善经费投入等保障机制、老年教育发展机制创新等措施方面逐步细化和具体化。

三、对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创新的思考

健全与完善的老年教育政策法规是推动老年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30多年来,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虽然在老龄事业发展和老年教育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体系初具雏形,但不论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在适应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实际需要方面,都还亟待进一步完善创新。

1.加快老年教育立法,使老年教育真正有法可依

目前,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大多为政策层面,见诸法律的只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其中只有宏观上的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刚性规定和具体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可操作性。当前急需一部完整的老年教育法律。建议以《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和《教育法》为依据,加快《老年教育法》或《终身教育法》的立法进程,明确规定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重大事项,将老年教育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2.进一步明确教育部门在老年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主导作用

3.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法规

老年教育的政策法规既应有明确方向的总体规划,也应有专门针对某一方面制定的具体规定,加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当前,我国有关老年教育的法律条文较少,而且原则性太强。现行老年教育政策又是纲领性政策居多,在如何具体操作层面虽有所阐述,但实施细则与配套执行措施方面缺乏刚性要求,规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容易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短期性、随意性、烦琐性等问题。在我国老年教育立法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更应注重制定一系列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法规,比如在老年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老年教育资源有效供给、老年教育机构专业化设置的多元发展等方面,急需具体的政策规定。

4.推动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成果能够为修订我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全面的指导。而我国老年教育实践发展是先于理论研究的,老年教育立法研究也相对滞后,这就意味着在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是缺乏理论指导的。这势必影响老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推进。加强法学和成人教育专业研究者加盟的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研究,对于推动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基金项目: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老龄化背景下河北老年教育体系研究》(HB19JY036)

THE END
1.教育法律法规颁布时间总结地位: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http://tj.zgjsks.com/html/2020/zx_0902/34945.html
2.教育法律法规内容概述中国教育法律体系教育法律法规内容概述中国教育法律体系 什么是教育法律法规?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实施受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为学生、教师以及学校提供了基本的权利与义务保障,同时也为整个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对于教育领域的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59209.html
3.西班牙职业教育立法演变对我国职教法完善的启示时值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之际,梳理西班牙职业教育立法的演变历程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特点,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法及法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西班牙职业教育立法的演变历程 西班牙的职业教育是在社会、科学技术、经济和劳动环境的不断现代化和变革https://www.chinazy.org/info/1011/10682.htm
4.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知识应知应会八、“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九、新时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十、公民道德建设的“四德”教育内容是什么? 社会公德,即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https://syxyb.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395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