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的规范性,是指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法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包括三种:

1.可为模式:人们可以怎样行为。比如:《民法总则》第二十九条: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所谓可为就是人们可以、有权做某事,这是具有选择性,我们可以选择做,也可以不做)

2.勿为模式:人们不得怎样行为。比如:《民法总则》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所谓的勿为就是法律规定了哪些行为是不准、禁止、严禁做的,具有不可选择性)

3.应为模式:人们应当或者必须怎样行为。比如:《民法总则》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所谓的应为就是法律规定了哪些行为应当做的,具有不可选择性)

二、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体现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

国家的存在是法存在的前提条件。一切法的产生,大体上都是通过制定和认可这两种途径。法的制定,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创制规定性文件的活动。法的认可,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方式承认其他社会规范(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

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它具有特殊的强制性,即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在此意义上,法的国家强制性就是指法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强迫人们遵守的性质。也就是,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人们都必须遵守法,否则机关招致国家强制力的干涉,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国家的强制力是法实施的最后保障手段。

四、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

法的普遍性,也称“法的普遍使用性”“法的概括性”,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具体而言,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法的效力对象的广泛性(行政区域内均有效)

2.法的效力的重复性(统一行为反复适用)

五、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

法是强调程序、规范程序和实施程序的规范。也就是说,法是一个程序制度化体系或者制度化解决问题的程序。程序是社会制度化的最重要的基石。

【小试牛刀】

1.现在我们要求依法治国,其关键是以法治官、依法治权,一切国家机关的行为都必须遵循法定程序,这体现了法的()

THE END
1.法则纷呈剖析法律法规的奥秘一、法则之源:法律法规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公民权利和义务得到平等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可以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事 法以及国际私法等几个主要类别。 二、宪政之基:宪法的重要性与作用 宪法是国家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437678.html
2.法的四个基本特征法的四个特征 法律分析:法具有国家强制力,法具有规范性,法具有可诉性,法具有普遍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第五条中华人民 查看全文 梁华成律师 执业14年 资质认证 2022-04-15 解答律师 肖志强律师 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993479253441218859.html
3.雷磊《法理学》读书笔记(法理学)书评法理论:主要研究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其一般基础;法哲学:要解决哲学三大问题在法学中的投影第二章 法第一节 法的名称第二节 法的特征规范性、普遍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程序性、可诉性(一切法律规范最终都要落实为裁判规范,不可诉的法律规范将失去其适用上的重要性;可诉性=可争讼性+可裁判性;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37860/
4.旅游法律法规基础最新章节梁峰著(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性和程序性 一切社会规范都具有强制性,都有保证其实施的社会力量。道德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以及人们的内心信念等来加以维持;宗教规范的实施主要是通过精神强制的方式,但也必须依靠清规戒律、惩罚制度来保证教徒的遵守。法律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它具有特殊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766419/4.html
5.法的强制力表现在什么方面?爱问知识人法的国家强制性是法的本质属性。法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1https://iask.sina.com.cn/b/gWAWOTQpDY6n.html
6.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六、法律体系:在一个国家里,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所组成的法律部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部门法体系。 七、部门法:(法律部门)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可称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7.规范性文件的几个法律问题研究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其中,宪法相关条款针对备案审查的对象采用了“决议、决定、命令”的表述,如宪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县级以https://www.cqrd.gov.cn/site/article/1211320544034574336/web/content_1211320544034574336.html
8.民法必考知识点之民事法律行为之三:效力体系一直以来,关于效力性强制性规范与管理性强制性规范的认定,在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存在很多的争论,2019年发布的《九民会议纪要》对此问题进行了回应。 《九民会议纪要》第30条规定,合同法施行后,针对一些人民法院动辄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为由认定合同无效,不当扩大无效合同范围的情形,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14https://www.yoojia.com/ask/17-12178079976305454741.html
9.关于建立“现代劳动法学”的一些思考——兼论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就西方国家而言,社会法是“私法公法化”或“法的社会化”,即原来主要使用任意性规范的领域逐渐为强制性规范所替代,形成公法与私法的相互交错,出现了作为中间领域的社会法。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是,在中国,最近二十年的改革历程,经历了从集权控制到市场竞争的过程。这是一个“公法私法化”的过程。正是这种历史https://china.findlaw.cn/laodongfa/laodongfalunwen/73098_9.html
10.法理学重点知识概括15.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它具有四个特征:(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2)全企业的质量管理(3)全员的质量管理(4)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一切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办事。ISO9000系列标准包括两个“指南”和三个“质量保证模式”。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bkm1fv6.html
11.2019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库10. 根据我国的标准化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其中,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用的标准是( B )。 A 强制性标准 B 推荐性标准 C 非推荐性标准 D 技术文件 11. 质量文化内容通常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其中(A )位于最核心,是质量文 化的精髓。 https://www.meipian.cn/357sn38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