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科技工作者法治知识精要

如何理解《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

01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02

从名称上看,《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所谓“典”,通常有经典、典范等含义,这表明了《民法典》中的规则具有基础性、典范性的特点。从《民法典》的名称可以看出,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的地位。

03

从《民法典》的内容看,《民法典》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为一整套以原则、概念、规则、构成要件等作为基本组成,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民事法律制度。《民法典》因其内容的完备性、体系的完整性、调整范围的宽泛性、价值的指导性等特点而居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法律的地位。

04

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看,《民法典》也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法律的作用。法治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确保国家权力依法行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民法典》在确认和保护公民各项民事权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国家权力依法行使的作用。换言之,《民法典》通过对民事权利的确定和保护,保障了民事主体民事权利的享有和行使,从而为国家权力的行使划定了边界。在《民法典》规定的范围内,任何机关、组织或个人不能干涉民事主体对其民事权利的享有和行使。

05

这就意味着,在立法层面,不只是私法,涉及行政权、司法权运用的公法,也不能与《民法典》的规定相冲突,不能减损《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权利。在行政执法层面,《民法典》可以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行政执法要尊重和保护《民法典》规定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等。在司法层面,《民法典》明确了解决各类民事纠纷所适用的基本法律规则,保证法官正确审理民事案件、有效维护合法权益。可见,《民法典》不仅在私法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法律的地位,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同样具有基础性法律的地位。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记者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微直播同步进行http://www.china.com.cn/zhibo/zhuanti/2011lianghui/2011-03/10/content_22090747.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知识解读胡锦涛同志指出,现行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2.宪法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既具有一切法律的共同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https://www.ynmh.gov.cn/czj/13260.news.detail.dhtml?news_id=75427
3.建设中国特色法学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光明日报性大学的法律系;第二个阶段是从1957年到“文革”结束,中国的法治处在徘徊期和破坏期,很多法学院和法律系停办;第三个阶段是中国法治的恢复与发展时期,即从1978年到2012年;第四个阶段是从党的十八大之后开始,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我们正处https://news.gmw.cn/2017-12/29/content_27217171.htm
4.中国法律的基本特性中国法律的基本特性 shoco@ 一、自然性 ?(一)社会经济基础:宗法社会与农耕经济 ?(二)思想观念根源:天人合一与宇宙和谐 ?(三)制度实践表现:顺天则时与司法时令 ?(四)历史意义与影响 ?(五)法自然与自然法:一个中西问题的比 较二、伦理性 ?(一)价值追求 ?(二)制度内容 1、引礼入律,礼法https://www.mayiwenku.com/p-11991295.html
5.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决定了其法律文化的包容性,也使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广泛吸收不同民族的法律文化,却能保持其基本特质。这种特质产生的凝聚力,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当然,对它的稳定性特点不宜过分强调,当形势变化时还应遵循"法与时转,制与世宜"的历史观,否则就会像晚清以后那样,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228.html
6::礼治社会中的法(下)(一) 中国传统法律的特征 与同时代其它地区和国家的法律相比,开明是中国传统法律表现出的最大特征。这种开明曾使许多近代西方学者深感迷惑。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家孟德斯鸠在论证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的各自法律特点时,不得不将“中华帝国”单独列出。因为在孟氏的法律理论体系中,专制的中华帝国应属于法律简陋http://iolaw.cssn.cn/zxzp/200401/t20040113_4588346.shtml